活在這一個數位的時代,讓我開始懷念現在的行為。比如說,當人們知道我還在買CD,我收到的反應是:你還在買啊?iPad的盛行應該可能會是趨勢,也許很快的,有一天我會收到人們驚訝的對我說:你還在買書啊!雖然我還在買音樂買書,但我已經在懷念我最愛做的事了!
我的一生的很多滿足都是建構在擁有這一些習慣上。如果真的有那麼一天,當我可以將兩萬多張CD和將近上萬的書籍以及DVD都放在小小的硬碟裡,我的家會不會變得我住起來都不溫暖了呢?
每一次到誠品的音樂館,看到它的面積越來越小,似乎也感覺到隨時要準備和它說再見的時候越來越近。我從來沒想過有一天會面對這一個常常滿足我心裡的購買行為,它可能會成為一種回憶。所以我已經開始在懷念。
我這杞人憂天的個性啊!
今天到信義誠品主要是和一位過去的工作同事約了想聊一聊為中國大陸的訓練中心做專業管理訓練的這個可能性。談話過程中,她提醒我,要放掉我們過去知道的。這一句話聽起來很有道理,也很沒道理。沒道理的部分我明白,因為要教他們的專業,是沒辦法這麼做的,因為專業如果打折了,就不叫專業了,所以我必須在知道大陸的中心願意付錢才會去做這一個訓練,然後百分之百的把這一套專業教給他們。有道理的部份呢?很有意思的是,我從這一位過去的同事身上,看到了自己曾經杞人憂天的過去。
過去幾年,我面對的是我現在回頭看才明白它是我人生最不自信的人生階段。那一段時間,做起事來,開始會調整自己去配合他人,但是那底層的目的還是讓人達成我要的目的。這一種“配合人來配合自己”就像是讓自己先扭曲再讓人跳進自己的模子,注定要失敗。這一段喪失自信的過程,讓我對人想太多,當然,該做的事也沒做對。這一段常常杞人憂天的過程,是我人生當中很珍貴的一段歷程。
這一位前同事其實和我有一樣卓越的做事能力,只是,我們人生不同的過程讓我們表面上成了兩個極端的人:她在意人,我只在意事。我們兩人一年多沒見了,我期望我想做的這一件事能讓我們好好的發揮過去幾年累積的經驗貢獻給中國的訓練中心。我心有期望,但我也不勉強她,也不勉強我自己去勉強這一件事。
昨天開始,我終於把買了一陣子的一本書“一點小信仰Have A Little Faith”拿來看。這一本書的作者是“星期二的十四堂課”作者米奇.艾爾邦Mitch Albom。這一本書是用作者為他成長過程中的猶太教拉比寫祭文的經過寫的一本關於信仰的書。讀了幾頁,竟被他簡單的幾個筆觸觸動到我的內心。也許,這一本書買到現在才讀它會對我今年的人生有著重要的影響。
記得十多年前剛剛開始接觸成長訓練時,來自一位之前廣告公司,同時也上了這個課程,現在也成為一位講師的前同事一句話它徹底的改變了我對人生的看法。這一句話是這樣的:人的一生是關於愛與被愛。我們每一天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語言、肢體表達,有溝通、沒溝通的都是在和對方問這兩個問題:我可以愛妳嗎?你可以愛我嗎?這兩個問題,我們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沒能簡單的回答。
我們沒能簡單的回答,原因也很單純,因為我們怕自己受傷,所以我們開始學會讓生命中充滿多一點的戲劇化。
昨天看了一部英國電影“名媛教育An Education”。這一部電影講的是一位生長在1961年英國的17歲高中少女成長的讓人驚艷的故事。演員Carey Mulligan飾演的女主角讓她拿到了今年英國的影獎影后。這一部電影對我來說讓我認識了一位我們這一個年代已經沒有再出現的具有個性、為自己人生負責,且具備所有優人一等條件的時代人物。她成長享受到的果實很甜美,付的代價也很大。這一部電影我體驗到的是過去英國曾有的優越,還有讓人看到一位讓生命活的有價值的榜樣。
今天一天,腦子跑出來了很多的想法,所以讓今天的紀錄看起來找不到一個主軸。這一些想法還包括“夾腳拖鞋是怎麼讓西方的宗教面臨自由化的考驗”、“該寫一本用孩子的眼光敘述祖母一生的書”、“我的部落格的內容真的可以影響人什麼?”等等的屬於我自己看法和觀察的東西和疑問。
總之,今天也一直有一個人生是值得慶祝的一個想法。這一個想法並不是基於某一個正在特別發生的事件。事實上,我家門口的修水溝工程已經嚴重影響這一條街的人的出入,還有每一天挖地發出的噪音也讓人耳朵不堪其擾。但是,這一個值得慶祝的念頭卻一直在心理熱熱的跳著。我想,也許我正處在一個不知未知的階段。如果,眼睛看到的是弄水溝的亂,耳朵聽到的是鑿地的吵,心裡還覺得值得慶祝,也許這本身就是一種值得的慶祝了!
4/06/2010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