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2/2010

4月2日:完美與完整

電視影集“整形春秋Nip/Tuck”今年在播出七年後終於落幕了。我不在這裡透露結局,但是看了七年,隨著這一部戲親情、友情、愛情伴隨整形價值的非常人物性格,最後它還是以“愛”來劃下句點。朋友間最偉大的愛是願意放手,讓他去走出一條他內心最終可以自我實現的路。

另一部新戲“為人父母Parenthood”原本的推出讓我以為是和“家族風雲Brothers & Sisters”類似的電視劇。原來,雖然它的架構也是以一家人,四個兄弟姐妹為主軸,但是它的焦點是放在這四個兄弟姐妹撫養未成年孩子上,和家族風雲放在兄弟姐妹的感情上不同。我沒有孩子,但是,看了兩集後開始欣賞這一齣戲的緊湊和細膩的情結。

昨天,看著另一齣電視劇,有一句話打入我的心裡:完美不會使你的人生完整。這一句話來自上星期的“醜女貝蒂Ugly Betty”第十七集的“百萬笑容Million Dollar Smile”。這一齣影集,演了四年後,今年也要正式結束。離最後一集只剩下六集左右了。這一集裡頭女主角Betty將要把她戴了四年的牙套拿掉。我很佩服編劇構思Betty拿掉牙套這一件大事所呈現發揮的創意。

這一個創意的構想來源是1940年代的黑白電影“風雲人物It’s A Wonderful Life”。原來的這一部舊片,講的是1930年代經濟大恐慌時,一名叫George的男人,一夕之間失去了所有,回家的路上準備跳河自盡,但是他被一名叫Clement的天使,讓他重新看到這一個世界有沒有他的存在是很不同的,而幫助他重新找到面對人生困難的勇氣和力量。這一部經典老片,每一年的聖誕節都會在電視上播出。

醜女貝蒂這一集掌握了相同的故事精神,不著痕跡的描述了Betty戴牙套的心裡歷程。”完美不會使你的人生完整”這一句話就是在當中被說出來。\

我的人生如果可以分成兩個階段,前半段是關於創造一個完美的人生,後半段是關於包容不完美的。追求完美的人生曾經讓我不快樂,沒有一刻願意讓自己喘息,我擁有了我想要的物質世界,但是我失去掉了我的真誠和熱情。後來,我開始了另外一段旅程,從那裡開始,我開始學習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神奇的是,我開始體驗到我的完整。

這一個世界是在教人拿不屬於自己的標準過人生。而鞭策這一種標準追求的最佳策略就是和人做比較和讓人覺得自己永遠都不夠。這一套策略,讓很多人失敗過一次後,眼睛便開始不能和人直視,甚至不能好好看一看鏡子裡自己的眼睛。更多人在照鏡子的時候,是用他人的眼光在看著自己:看自己的頭髮整不整齊、衣服體不體面,常常在和自己眼神交會的一瞬間,就剛好轉身離開。

我相信人們必須追求一個好的物質生活來照顧好身體和心靈。這一份追求,我漸漸的體會到,不光是外在的積極和進取。把自己的心照顧好,有了一份利他的善念,加上對發生的事投降,這一份追求能呈現出來的機會能更不費力,能更長久。

今天看到一則新聞,是一位在美國的小留學生,受了完整的教育後,五年前回台灣,現在成為一位游民、街友的報導。看正面的是,他把游民的素質提昇了。新聞報導的角度說他是因為走不出父親過世的傷痛所以成為一位游民。這一個理由我想很容易獲得看到新聞的人的憐憫心。只是,我相信他應該有可以奉獻給人類的天賦。他的成為游民是不是無聲的對已經過世的父親的某種叛逆行為,還是對自己沒能達到某種完美產生的愧疚感的一種抗議呢?

不完美的人生其實是一種比較下才有的狀態。其實,每一個人都可以擁有完整的人生,完美的一生。畢竟,是不是這樣,只有在最後一口氣的那一刻才會知道。只是,我們每一天也可停下來一次,問問自己今天自己完整嗎,然後為新的另一天定下方向。

“整形春秋Nip/Tuck”最後一集,用了一首關於描述“愛”,我最最愛的歌。是Art Garfunkel的“All I Know”。你要是真的愛過一個人,聽這一首歌應該會讓你淚流滿面,至少我是這樣。

這一首歌Art Garfunkel唱過兩個版本,“整形春秋”上播的是他1973年和Paul Simon拆夥後第一張單飛專輯“Angel Clare”錄音的原始版本,我個人則是比較偏愛他第二次灌錄的版本。這一個新的版本收錄在二十年後1993年出版的專輯“Up ‘Til Now”裡。這一張專輯沒有很好的銷售成績,但是,這是Art Garfunkel獻給他女兒的專輯,裡頭收錄的是他唱給女兒的老歌,是一張沒有商業考量,愛的專輯。

推薦音樂:
All I Know – Art Garfunkel (連接YouTube)
(選自“Up ‘Til Now”專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