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有記憶以來,我就喜歡兩個東西,一個是數字遊戲:任何和數字有關的遊戲;另一個則是找出兩張圖片的不同,所以在我讀高中的時候,除了音樂之外,最喜歡看懸疑小說。數字方面,幾年前,不知道哪一個聰明的人發明了數獨遊戲(聽說是法國人發明了最初的版本,後來日本人訂下了現在的玩法規則),我一直愛玩到現在。
所以後來接觸了訓練之後,基於想要對自己更多的了解,便對生命數字開始著迷,也開始鑽營生命數字和生命的關係。那一段期間,對眼前的數字都很敏感,甚至連自己的門牌號碼、電話號碼、銀行帳戶,所以和自己的相關的數字都開始在意、耿耿於懷。那一些代表不好意義的數字、號碼能改的都改了。現在回想,這樣活在追求完美數字的生活裡好些年其實挺辛苦的。
數字、算命能夠蓬勃發展,都是基於人的天性:要更多、更好,抗拒不好的事發生,想要掌握生命狀況。這一些東西會流行,也和人們對未知的恐懼有關,而引發恐懼是一項很好的可以操控人的工具。
其實,誰不想擁有一個好的人生,誰不想追求成功?但是想想,人的問題所在不都是因為不了解改變的真諦,或是不知道怎樣的改變才是有效的?我們有一天也許會了解,我們真正能控制的到的、決定的了的改變其實只有自己。
這麼多年來,我經歷讓自己有所不同的這一條路,應該說其中相當有價值的發現是,自己的改變有很多方向,其中最重要、但是也最難的改變是關於自己怎麼看待自己。當我自己走出這一個泥沼,開始支持人也能看到這一點的時候,發現真是挑戰重重;因為人們太容易自動化、太容易喜歡看待自己不足了。當然,我知道和對方拔這一個河,我註定是會輸的,所以,我也學會,讓對方對吧,時機到了,當對方真的想跳出泥沼的時候,這一個人自然會走上這一條路。
所以,一個人要改變,即使知道能改變的只有自己,也必須了解,真正去底層的接觸自己是一個已經足夠的人,這中間的過程真的需要一個大大的毅力和決心。因為腦子知道這一點,人還是不會改變。
今天和一個朋友見面聊到中國做營運管理訓練和顧問的事。認識這一個朋友挺久了,她和我不一樣,是個群體性的人。今天談這一個未來的合作計畫很有溝通。聊完後,無意中談到她的兩個孩子。這兩個孩子是完全不同的人,一個是感情豐富,情緒導向的,做事是比較需要人支持的。另一個則是做事會面面俱到,自己很多事都可以搞定。聊天的過程,她談到第一個孩子最近的進步,也談到第二個孩子很卓越的搞定自己申請到好的研究所的事。在過程中,我體驗到一點,就是她認為第一個孩子像她,第二個孩子像她先生。我聽了以後,回應給她,這兩個孩子都像她啊,為什麼她會認為還有進步空間的孩子像她,而那一個聽起來完美的孩子和她無關呢?
這一個回應幫她看到了很重要的一個觀點,她只看自己有問題的一面,而她人生當中發生的好的事,她都認為和自己無關。
這一個人的這樣一個對自己的看法,其實都在我們自己的身上常常發生。但這很正常,因為我們成長的過程其實得到明顯的負面訊息多過正面太多太多。我們這樣的一個看待自己負面的習慣,讓我們人生會常常重蹈覆轍、摔重複的跤,甚至複製到了我們下一代人的身上。
後來開車回家的路上,心裡冒起了一個想法,就是自己有能力開一個課程,是給為人父母的,課程名稱就是“為人父母”。這一個課程可以在一個週末,星期五的晚上開始到星期天下午完成。我這一個訓練課程的目的是讓夫妻一起來參加,在星期天離開的時候帶著正面的醒覺力量離開,帶回到他們的家庭。至於,這一個課程會不會開的成,我就留給機緣了。
現在生命數字對我來說已經不會讓我忐忑了。我也不再去在意我生活上碰到的、得到的數字是什麼,更不會想去改變它。每一個數字的出現都是完美的。當我想要改變一個我認為不完美的數字的時候,我已經開始了一個不夠、不好的人生。即使數字改成了,但是那一個不足的狀態反而每一次都反映在這一個完美的數字上,這樣的人生,肯定很辛苦。
數字,人生好壞,結合在一起,讓人開始只尋找好的數字,會使生活變得辛苦。現在我讓我重新回到了玩數字遊戲的簡單享受過程裡。數字,遊戲,這兩樣東西結合在一起,真的可以帶給我不少的生活樂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