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潛水教練老大打了電話給我,一方面問我五月份一個潛水的行程我能不能參加,另一方面問我一個關於一家“成長訓練公司”的問題。
這個教練老大,認識他很久了,是個粗壯小個子、性行豪放的直腸子,可是當他用一個諷刺的口氣問我這一個問題得時候,我一下子沒反應過來他在說什麼。他的問題是:我有沒有聽過ㄧ家叫做“心橋”做成長訓練的公司?他還說這一家公司是一個叫做陳海倫開的,接著就是這一位教練的諷刺加獨特的幽默了:這一公司開很大是不是,阿姑(一位曾經一起去潛水的潛伴)的兒子上了這一個課,結了婚,沒讓家人參加,然後現在人到美國去了。老大後來補充,這一個二十三歲的兒子一個月的薪水兩萬多,怎樣也沒能力跑到美國去啊?
後來我總算搞清楚了老大打電話給我的目的。因為我也是從事這一方面的工作,他想也許我會知道這一家公司,以便幫他和阿姑了解到底阿姑的兒子發生什麼事了?
我從沒聽說過這一家公司,也不認識陳海倫是誰。直覺告訴我,這一個年輕人應該不是參加我所知道的這樣體系的成長課程。如果是,那我想,這個課程可就真的有些過頭了:人生重要的決定沒讓家人參與和知道,這我的確有些不解。
於是,我掛了電話之後開始google了這一家公司和負責人。在讀了相關資料後,大概明白了這一個年輕人其實是加入了“山達基Scientology”這一個宗教組織,而遵循教義做出了這一些人生決定,同時也製造出了身邊的人不解、疑慮和不舒服。
因為這一個事件,讓我有機會稍微初步暸解了山達基這一個曾經聽過,但是從沒接觸了解的宗教。看完一些平面媒體曾有的報導,雖都偏向負面,但是我保持中立,並不想對我只有表面認知的資訊做出判斷。
從網路有限的訊息去了解這一個宗教的同時,發現,原來七、八年前我也曾有機會差一點深入的接觸。因為,我曾經有一次參加“奇蹟”這一本書的相關聚會時,在現場拿到了一份問卷,只是我看了以後,即使發現這一份問卷真是很豐富,但是當時的直覺是忽略,但是問卷我記得我還是留著,還把它帶回家。但是,最後還是把它給丟了。所以,這一份錯過,今天突然了解,原來,山達基已經在台灣耕耘了一段時間。
今天我把這一個發現簡單、中立的打了個電話告知老大。我做這一個動作的目的很簡單;除了和他溝通這個孩子應該是加入了山達基這一個宗教,同時,我也讓老大不把這一件事和成長課程連在一起。雖然台灣有幾家的成長課程公司做的不盡理想,但是,我看待自己有個責任,就是讓所謂的成長課程雖然可能無法讓所有人都正面看待,但至少不被誤解。
在了解山達基教的過程中,我問自己是什麼樣的背景和出發點,以及基本價值讓這一個宗教的信者有著一些決定和行為是不被這一個社會所接受的。當然,這是一個疑問,並沒有批評的意思。我想這一個宗教的推廣和感召應該充滿很多的挑戰和困難。面對這一些困難和挑戰,是什麼動力讓這一些推動者努力不懈的呢?在了解過程中,我也記得有一些名人是這一個宗教的信奉者,比如影星湯姆克魯斯。
有以上的看問題角度其實是我的一項特質和資產。在這一個同時,我也正在思索成長訓練在中國發展了十多年,現在他們面臨一家公司成立了不到一年就會關閉,但是一家公司關閉卻又會創造出兩家以上的新公司,到底這樣的惡性複製循環的真正問題在哪裡?想成立這樣公司的人到底在想什麼?我能不能找到最根本的原因去支持他們重新檢視他們的運作出發點,做一個新的選擇和決定,讓這一個行業在大陸能夠健全的發展?
思索了兩三個月,在問自己山達基教的問題時,似乎有一點眉目浮現上來。
也許最大的癥結在於,現在應該幾乎所有中國大陸的成長訓練公司都不知道這一個訓練給人的價值在哪裡。說白了,就是他們不知道他們在從事的是提供一項怎樣的產品。他們不了解產品的價值,所以他們也就沒有一套相對經營管理和服務客戶的專業。當然,他們也搞錯了這樣的產品對什麼樣的人(消費者)的價值利益在哪裡。
用句專業的話來說,就是行銷的五個P都錯掉了。從不了解產品Product開始,其他接下來的策略就全部跟著錯下去:Price定價、Promotion促銷、Place通路和People人。我從事了這一個行業這麼多年,加上我尋求深入了解的特別角度和特質,我想我找到的原因應該離核心問題不遠。接下來挑戰是找到和中國從事這一個行業的人能簡單的溝通讓他們了解的方式。
後天又要到鄭州做一個週末的訓練。過去,所有的訓練中心都只用結果看待一個講師好不好。我上一次到這一個中心做的周末成果可能是全中國這十多年來最糟的一次,但是我並沒有妥協我的專業,去扭曲一個周末訓練來討好他們要的東西。我做出的有質感的訓練,不怕寂寞,是我的原則。這一家公司找我回去,我想他們已經開始被我影響。也許,我的堅持開始有人願意跟隨。
事實上,這一家公司的老闆,在我上一次和他談過以後,他決定要跳下來親自參與訓練和運作,做出這一個不同的選擇,與幾乎所有其他公司出資老闆只在背後,而不親自參與的模式完全不同。聽他電話裡很熱情的口氣,他告訴我到了鄭州他有很重要的事要和我談。所以,我還挺期待這一次的周末訓練。
自從到了中國,我是做了一個簡單的決定:我對中國這一個產業的價值是在讓中國有心做一個事業的人贏。如果最後沒機會,但我也不會去討好。我是個可以和寂寞相處的人,也許這一份立場是來自看到了一個值得去全力以付的願景,和我的一份熱情和自信。
今天早上起床前,還沒完全清醒,腦子跑出了一句話:我真的好棒!然後看到一個自己站在鏡子前面對著自己說這一句話的畫面。能有看待自己是這樣的人生真的是有價值!
4/20/2010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