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念頭在腦海裡很久了,但是一直都只有疑問,沒有定論。大約一年多以前我就在問自己一個問題:我的一生,我用在生活裡,可以傳下去,讓他人活出有價值的人生的那是什麼?
換句話說,我的一生當中,讓我奉行不悖、相信的價值觀、值得傳承給人的是什麼?這樣的價值觀可能是一句話,可能是一個觀點,可能是一句座右銘,也可能是中國人家庭文化裡曾經有存在的家訓。
我這一年來的思索和探討發現,我的家庭裡沒有這樣的東西。我從身邊最親近的人整理到的是:懷疑才不會吃虧(祖母來的)、朋友很重要(過去老爸的)、為孩子可以犧牲一切(親身母親的)、要做到別人沒話說(繼母身上看到的)。原來,我的家庭並沒有一個這樣的東西教給我。
這一件事實,和我的家族背景有關。從我曾祖父母開始,他們的生活都必須每一天都為明天想辦法,一直到了我國中以後,情況才有改善。一個在低教育、求存中的家族,尋求一個值得傳承的家訓是一種不存在的奢侈。
今天,我接受了高教育,從事的是金字塔的工作,心裡開始想這一個問題。
會想這一個問題,應該是開始於去年,在看一部美國電視影集的時候,劇裡頭有一幕,而且是在西方電視或電影裡常常會出現,只是在去年當時我突然看到,然後開始問我自己的。這一幕是一個人和另一個朋友談到,一句祖母教他的關於人生的,影響他很深的話,類似是:不管你失去了什麼,絕對不能失去你人生的尊嚴。這樣的一句話。
後來,我開始注意美國的電視或是電影,這樣的對話常常出現。我也開始在想,美國在上一個世紀能夠這麼深的影響世界和居於領導者的位置,是不是和幾乎每一個曾經經歷奮鬥的家庭都有著這樣一句值得傳承的話有關。
我的印象中,中國人裡頭有所謂的家訓的,卻都是所謂的書香門第。這和美國的情況恰好成為強烈的對比。是不是這和過去中國人很會認命有關呢?認命的英文單字是resign,裡頭有放棄的意思。在西方文化裡,特別是美國,認命絕對不會是被認同接受的價值觀。
也許是因為這背景差異,美國最吸引移民的是可以大膽的做美國夢這一個迷人的可能性;中國人則是要依照一定的規則去追逐所謂的榮華富貴。這兩個方向的目的地其實也有很大的不同。美國夢要的是成就感,中國人生目標要的是安逸。但是彼此也有共同的地方,就是也要所謂的高人一等。西方人的高人一等是可以享受到所謂的尊寵或是特權生活(priviledges);對中國人而言則有一個傳神的說法:要成為人上人,因為此後的子孫們就不用再辛苦的過日子,或是被人瞧不起。
另一個不同我們可以發現,西方的這一些代代相傳的寶藏,都和人面對這一個世界有關,中國人的家訓,如果有的話卻都是關於修身的多。
我已經不用再經歷我的祖父母們、我的父母們以前的有一天沒一天,天天要活在奮鬥裡的苦日子了。我只是在想,這也該是時候為我找到這一件值得傳承的寶藏的時候。
翻閱我自己過去的人生,想找出一些這樣的話,竟然都是用來保護自己、防衛他人的多。也許,這和我的人生焦點都在怎樣會被認同有關。當然,我不應該驚訝,因為我的家庭也並沒有意識的要用這一脈相傳的價值觀在運作、互動。是的,我知道可以為我的家庭做出的一個可能的貢獻,就是去找到這樣的一個可以傳承的價值觀。
前幾個星期,翻譯了大學同學女兒給爸爸的祭文裡頭提到,她爸爸留給她最珍貴的禮物是如何待人:懂得回報。我可以看到這一句話的價值和力量在於,這一個十五歲的女孩,遵照父親的這一句話去過人生,我可以看的到將來她會成為一位甚麼樣的女人,有這什麼樣的朋友,甚至過著什麼樣的生活。甚至,我還可以看到,當這一個價值觀代代傳承下去,我看到一個大的家族是什麼樣的呈現。
這一個看見,其實就是一種vision,願景。原來這樣的一句話,它的影響力和價值是如此的龐大!
所以,我將這一個念頭、疑問放在我心裡好一陣子了。事實上,我準備再放一段時間,因為我要找到的這一句話,值得傳承的一句話,會是來自我生命過程有價值的累積的精隨。我知道,當我每一次想到這一件事,而且還是沒答案的時候,它是在告訴我,是一面鏡子給我,我還沒找到,值得繼續找下去。
這一件事我急不來,但是,找尋到這一句話卻已經讓我未來的人生值得去經營、值得去創造,值得去經歷。
你值得傳給你的孩子的、公司的、人際關係的,來自你一生的經歷的這一句話是什麼呢?如果你有,恭喜你,請開始分享出去,好嗎?如果沒有,也邀請你從今天起開始和我ㄧ起尋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