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1/2010

4月1日:讓愛的人展現光芒

昨天很晚的時候,應該說是今天凌晨,我準備睡覺前,接到了一通電話。這個孩子今年大學終於要畢業了,他現在正在申請國內的企管研究所,邀請我幫他推薦給學校。他給了我他先寫好的推荐信準備給三所學校的,我看了,做了修改,簽了名,掃描成電子檔以後email給了他。

今天在看電視節目美國偶像American Idol節目現在進行到前十名的決賽,看到了一位參賽的選手叫做Lee DeWyze,想到了這一個孩子。

這一個孩子,今年二十五、六歲了,比起一般的大學畢業生大了三、四歲。他在十五歲左右的時候我就認識了他。那時,我正在台灣第一所由國內音樂界專業人成立的音樂藝人培訓中心擔任總經理的職位。當時她的母親帶著他來上歌唱訓練班。他的母親我之前就認識,是和我一起上過成長課程的同學。當時見到她這一個兒子驚為天人,心裡想,對的培養加上這一個孩子自己有積極的企圖心的話,他有機會成名、成功。

後來,我離開了這一家公司,也也一段時間沒見到這一個孩子。再見到他的時候,他二十歲,因為他母親的關係,來到我當時成立的成長訓練中心上課。那時起,我對於他才開始有了更深的認識。

這一個孩子,他是天生吃娛樂事業這一行飯的。在我沒和他接觸的那幾年當中,他也曾是偶像團體5566第一代的其中一員。沒多久,他離開了那一個團體,但是因為經紀約的限制,他也沒任何新的發展。等約到期了,他也已經二十二歲。

當我和他有更進一步的接觸之後,才發現,他想走演藝事業,母親支持,但是父親是反對的。所以,看來他離開偶像團的表面理由是不喜歡經紀人的安排,但是父親的不支持,他想得到父親的接受才是真正的原因。事實上,這種想做自己有熱情的事和達到父親期望的矛盾,讓這一個孩子在人生當中兜了好多的圈子。他也有一種模式,就是,凡是他自己愛的東西,他都一定會去接觸,然後證明自己失敗,然後說服自己放棄。

他的成長課程上到第三次才完成。大一唸了三次。這當中我也了解到,他一方面想達成父親的期望,同時在這當中的選項也展現出叛逆的個性。比如,他的父親希望他唸商學系,他則是先唸了哲學系,被當了,後來又重考唸日文系,唸的很痛苦。最後才唸英文系從這裡畢業。他的英文程度是相當好的,但是,這當中他去唸了一些自己並沒興趣的系所,也不按照他父親的期望唸商,他給自己的理由是:這樣比較有挑戰。

事實是,他沒讓自己去執著去追求他真正的夢想,每每到最後退一步盡量讓自己去滿足他父親的期望。這一個決定,父子之間的關係常常緊繃,他也過的不開心。

當我多解之後,發現他的父親本身有一個壓力,那就是他自己的其他兄弟是醫生。他的工作是一名工程師。他這一些兄弟生的孩子唸的也都是國立知名的公立大學。當然也有唸台大醫學院的。在這一個父親的心裡,因為他的父母會拿他的兄弟和他做比較,他也會做這樣的比較,所以反映在他自己下一代身上的是,他並不能接受自己姪子從事醫師的行業的同時,自己的孩子卻是在娛樂圈發展。

過去三年多,這一個孩子後來到了高雄,今年終於要完成他的大學學業了。我知道他的心裡一定很開心。這一個畢業對於他和父親的關係算是一個折衷之後的結果。但是他為什麼要唸管理研究所?我沒問他。也許下星期他回台北找我吃飯的時候可以多聊一點。

其實不只在這一季的美國偶像節目讓我想到這一個孩子;前年的American Idol冠軍David Cook在比賽的過程中也讓我常常想到他。今年的這一位Lee DeWyze是一位很有實力的人,但是在他身上我總感到缺少了一點什麼。在我看來,他只願意呈現出他的“好” - The “Good”,而一直無意識的抗拒自己呈現出他的“棒” - The “Great”。在過去幾週的比賽,裁判們一直給他一個訊息,要他在他的表演中創造出那一個屬於他的“時刻The Moment”。這一星期的比賽,他的表現很接近了。

在他的表現之後,因為裁判之ㄧ的Simon Cowell說的一些話,我知道關鍵在哪裡了。他說:從你參加比賽開始,我就認為你的聲音是所有男性參賽者當中最棒的一個,但是,我發現你對於和人的目光接觸一直很不自在。今天晚上如果你回去重看你今天的表演的錄影帶子,你會知道今天是你扭轉了你自己未來的重要的一天。

當我再回想今天看這一個節目的時候,今天所有的參賽者這一星期比賽前都接受了節目製作單位請來的特別來賓,在音樂界成功的藝人的指導。這一星期的指導藝人,是被期望接替Michael Jackson的Usher。我對這一位藝人的音樂沒特別的熱情,但是今天看過這一個節目後,我對他的評價非常高。他應該是這一個節目我看了多年以來,最棒的指導藝人。你體驗的到他指導每一個人的犀利,更重要的是他真的要每一位參賽者贏的那一份投入。

當Usher指導Lee DeWyze的時候,聽完他的表演,對他說:你要放下你對自己嚴格的批判與要求。這一句話讓Lee當下無意識的說出了影響他這星期表現出色的自我面對的話:我一直很會鞭打我自己beat myself up。當Lee離開Usher做指導的房間,我看的出,他開始找到他的答案。我相信我會在今年比賽結束前看到他的時刻his moment。

我認識的這一個孩子,他和Lee是一樣的。其實我想告訴他,認識他的這幾年我看不到他可以成為一名在工作上樂在其中的所謂“管理者”。他的光芒在商場上不會展現。他還年輕,我知道和他見面時會和他有的對話是什麼了。

我昨天也看到一則讓我替這一位主角高興的新聞。藝人Ricky Martin在他三十八歲的時候終於公開他的性向。他兩年前用人工方式成為一對雙胞胎的父親,今天他決定公開他是gay,他會這麼做是因為他的兒子。他的決定在今天的美國對他的演藝事業影響會有多大不得而知,但是,他勇敢的決定,是對他的孩子最誠實的身教。

這一個世界,曾經“恐懼”是一個主宰人們每一天生活上做種種決定的背後力量。恐懼於和身邊的人比較後,不被接受、被排斥、甚至被瞧不起。所以,人和人之間沒有平等。因為沒有人喜歡“被比下去”。但是,我們和所愛的人之間的關係是可以有另一種選擇的:愛,而且是無條件的愛。

要做到這一點,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踏出去的第一步是:看到自己對自己的批判、指責是怎樣的每一天、每一刻在進行。然後做一個不同的選擇:在那一個當下去包容自己、原諒。有了這一份自我包容的能量,恐懼就不會在我們的關係上主宰,去奪走我們所愛的人的真正光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