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9/2010

4月29日:人生是一場感召的遊戲

今天和我身邊一位對我一直很支持的朋友打了個電話。這位朋友是十四年前上課的同學,對我來說她是我的“明鏡公主”。在我有疑問的時候,和她說話,她總是會專心的聆聽,在我自己說話的過程中,我就會找到釐清,然後她都會對我說:你好棒!明鏡公主W小姐,我知道你都會看我的部落格,謝謝你今天又再次幫我看清問題。3Q!

昨天鄭州的中心和我確認了我五月份的基本課程訓練。今天中午,上次做了第一次課程的杭州中心也來邀請我回去做第二班。剛好,兩個中心的時間都在同一週,我只能選一個。

今天的疑問是來自我的選擇。鄭州是個掙扎的很厲害的公司,這一班課程只剩下兩星期不到就要開課,但是目前學員人數只有12人,如果學員人數不到30,訓練就達不到給學員最大價值的成果(實際上是25人,但是我給他們多一點的挑戰),我就不會去做課程,這是我的原則。如果課開不成,我就失去了一次做訓練的機會。

杭州的公司剛起步,課程好做很多,他們現在應該有超過四十個學員。

我的掙扎是來自腦與心的不協調。對於鄭州的公司,我支持他們找到為什麼要成立這一家公司和做訓練課程的熱情和意義價值,同時,我也想支持他們九月份到北京時已經先在鄭州創造出課程價值的對話。他們這一班課程改為基本課程,也是因為我感召的結果。

和我和“明鏡公主”的電話中,我看到了我的選擇疑問是基於現實收入的風險考量,同時我也要決定,這一個選擇的關鍵是什麼?

毫無疑問,我要選擇鄭州,因為我的體驗裡,他們的人真的想贏,我其實已經決定和他們長期合作。我不能答應杭州,因為哪怕鄭州這一班做到三十人的目標不高,只要有一點機會,我願意把時間排下來等著支持他們。更何況我已經感召到他們往對的方向,我選擇在他們這一個當下支持他們。在現實中,我選擇用高的高度來看當下。

我退掉了杭州的邀請,但是請他們下一次課程開始前至少一個月前要和我確認時間,很意外也不意外,他們沒回復我這一件事。我想,他們的下一班讓其他的講師來做,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中午過後,電話裡和另一位十年前曾經一起成立訓練公司的朋友打了個電話,感召他將來和我一起到大陸支持他們的營運。目前因為他仍是那一家公司的股東,他們在北京也有中心,看來這一個機會不高。但是,我們在電話有很好的互動,他也沒拒絕。這一個合作,即使他有他的顧慮,並不代表沒有可能。他現在其實是面臨和這一家訓練公司合夥有一些尷尬的狀況,所以他已經沒有在這一家公司工作。可能性在哪裡,我等他自己看到,為他自己做決定。我能做的是,讓他知道,我會等他到五月底。

晚上,鄭州和我通了Skype,我先支持中心經理對接下來的行動找到熱情和急迫性。之後,也給了中心經理關於現狀的釐清和讓她對接下來要創造出的結果做出一份計畫書。這一位中心經理的悟性很高、聰明,但是沒什麼耐心。但是,在支持她找到創造這一班的價值,經由她口中毫無保留的分享出來的時候,我也被感動到。她讓我知道這是她人生第一次清楚感召是什麼:是毫無保留的把自己分享出去,讓人基於體驗到的價值或是沒價值做選擇,然後彼此會做決定,走不走在一起都沒有關係。因為帶著價值感召的人是不會停在原地的。

人生是一場感召的遊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