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看好的電視劇,總會激發我渴望想成為一名編劇。但是再檢視自己的文筆,還是算了。國中時唸國文,夏丏尊的一句話影響我很大:如果不能成為一個好的作家,就當一個好的讀者吧!這一句話,三十多年來我奉行無遺,在音樂、文學,甚至看電視、電影、設計、服飾,我都聽從了夏老師的話,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可以懂得欣賞的人。但是,每看到這一些領域的極品時,心裡總是會癢起來。不過,這一種癢,我只好把它解釋成因為我太會欣賞了,才能讓自己白日夢不要做的太用力。
今天看了“慈善家Philanthropist”這一部電視影集,裡頭有一句讓人深省的話:人有時就像一隻追逐骨頭的狗,只把焦點放在骨頭上,卻從不去看是誰在丟骨頭。寫的出這一段內容的人,對人生一定有相對深入的體驗,和富有哲學的涵養。
我不去衍譯這一句話,因為這一句話是可以有畫面去自我解讀的。我很認同這一句話是因為,當懂的這樣比喻人生的時候,生命很多的當下就出現了可以衍譯的選擇題而不是對錯的是非題。
今天去參加了過去帶過的學員的聚會,很開心的看到了他們之外,還有他們帶來的七個小朋友,一歲多到五歲都有。我稱讚這一些小朋友的質都很好,因為有他們這一些在成長路上持續互相支持的父母親。這七個孩子也很特別,可能因為習慣了和這麼多叔叔阿姨在一起,很開放、很真,我知道我如果再待久一點,心又要被他們給揪去了!我和他們在一起的時間大概兩個小時,即使我和他們大概已經六七年沒見了,聚在一起沒多久,感覺好像從來沒有離開過。
這一群人讓我看見,當中國大陸有一天能有這樣的團體在某一個訓練中心出現的時候,這樣的訓練才能算的上是做的成功了。事實上,現在中國正在興起,追求成功、擁有要不同渴望的人很多,但是,訓練中心眼光大都只放在骨頭上。我期許有一天,他們願意多受一點專業訓練、和願意做不同的選擇,那時也許可以真正的在這一個行業成功。
這兩天因為google一些東西,無意間連到了一個部落格,裡頭我終於看到了之前媒體傳的關於這一位從台南隻身飛了兩天到南美洲為女兒做月子的台灣阿嬤的故事。她的故事真的很感人,值得我在這裡轉連結。記得吳念真曾有一篇文章提到台灣女人在過去怎樣在男人只會出一張嘴的時候,實務的扛下最重要的下田工作,維持一家人的生計。在我的心目中,台灣的女人永遠是最偉大的:韌性、堅持、付出。同時,這位也是中年人的部落格主人的文筆實在是既簡單又充滿感情和幽默,我祝福他能更受歡迎!
http://www.gmiddle.net/myhome/space.php?uid=284&do=blog&id=11649
所有的台灣人其實都很能體會到這個阿嬤的傻勁和對女兒的愛,因為這樣的特質普遍的存在台灣的女性身上,特別是我生命中的阿嬤、母親、姐姐和弟妹們!讓我用這一首歌向台灣偉大的母親們致上最高的感謝和敬意!
I Look To You你是我仰望的人
As I lay me down 當我走的時候
Heaven hear me now 天堂聽到了我的聲音
I’m lost without a cause 付出了所有以後
After giving it my all 沒有原由, 我迷失了
Winter storms have come 冬天的風雪襲來
And darkened my sun 遮住了我的太陽
After all that I've been through 風風雨雨過後
Who on earth can I turn to 在這個世上, 我可以依靠的人是誰呢
I look to you 你是我仰望的人
I look to you 你是我仰望的人
After all my strength is gone 在我失去力氣的時候
In you I can be strong 和你一起, 我變得有力量
I look to you 你是我仰望的人
I look to you 你是我仰望的人
Yeah
And when melodies are gone 當旋律消失無蹤
In you I hear a song 和你一起, 我又聽見美妙的樂音
I look to you 你是我仰望的人
After losing my breath 當我沒有了氣息
There's no more fighting left 沒有任何東西需要再去爭了
Sinking to rise no more 不用再浮浮沉沉
Searching for that open door 為的只是找到那一扇可以開啟的門
And every road that I've taken 我走過的每一條路
Lead to my regret 帶給我的是無盡的悔意
And I don't know if Im gonna make it 讓我不知道我是不是還能繼續下去
Nothing to do but lift my head 走到絕境時 我只能把頭抬起來
I look to you 你是我仰望的人
I look to you 你是我仰望的人
Yeah 是的
After all my strength is gone 在我失去力氣的時候
In you I can be strong 和你一起, 我變得有力量
I look to you 你是我仰望的人
(My levee's have broken, my walls have come 我築起來的壩堤毀了, 心牆倒了)
Coming down on me 壓在我身上
(Crumbling down on me 壓在我身上)
All the rain is falling 雨一直下著
(The rain is falling, defeat is calling 雨一直下著, 失敗呼喚著我)
Set me free 讓我自由
(I need you to set me free 我需要你幫我自由)
Take me far away from the battle 遠遠的將我帶離這一個戰場
I need you 我需要你
Shine on me 照亮我
I look to you 你是我仰望的人
I look to you 你是我仰望的人
推薦音樂:
I Look To You – Whitney Houston (連接YouTube)
(選自“I Look To You”專輯)
2/28/2010
2/27/2010
2月27日:說一套也做同一套
這兩天開始和大陸的訓練中心聯繫,發現從事這一行的人,很簡單、很熱心、很有禮數,還有,他們真的不知道如何專業的運作。這對我的挑戰真不小。我從事這一個行業十多年了,接觸大陸的中心以我的經驗來看,大陸的訓練市場被想走捷徑的講師、經營投資者重新建了他們的玩法。因為這樣,大陸的訓練中心很多都撐不過一年就結束了。當然,這當中我也看到機會。
今天基本上花很多時間在為下星期的訓練做準備。由於要去做的訓練中心和我的朋友E是好朋友,我也答應E和這一個中心的負責人會準備一些幫助她經營中心的資料帶過去。整理的過程,發現,自己這幾年成長不少,很多的資料以現在的角度看,可以更宏觀、也更簡單了。
明天有一個聚會是昨天臨時答應的。一位將近十年前我當訓練頭頭帶過的學員邀請我參加他們的聚會。我很驚訝他打電話給我,因為我已經很久都不參加學員的聚會活動了。這一班對我來說意義很特別,他們應該可以算是我這十多年來看過最有承諾、最體貼溫馨的訓練課程畢業生。這一次我答應是因為我這一次選擇看待自己是影響他們有今天成就的那一個人。過去,我做了這樣的事,常常對接受嘉許很不自在,甚至會逃避。也許,這一位學員無意識之中在支持我keep shining,keep receiving!
同時,今天也許是全心投入了整個下午,發覺有點累。也許體驗到疲憊的另一個原因是昨天的部落格寫完後,既放鬆,又緊張。今天我很有意識的去觀察我自己的小聲音、反應。我注意到今天會特地三不五時的上自己無名的部落格,看看閱讀人次。當我看到是4的時候,我的反應告訴我對於昨天的內容我一方面希望很多人能看到,又希望沒有人看到。這是因為我知道這一篇文章很有意義,另一方面又擔心家人看了會不會讓他們困擾。這反覆的矛盾,我也許得經歷一陣子。
總之,我做了一件心裡覺得很棒的事,同時怕的是被自己在意的人否定、拒絕。我讓我處在這樣的狀況裡是出自於醒覺的選擇,同時也印證我自己在部落格裡、訓練裡告訴自己、他人的值得為自己做的事。在這一個行業這麼多年,我有個值得自己稱讚的地方,就是我不是說一套做一套的人,這個原因讓我有機會在中國開始我的未來。
但是,這一個特質曾經讓我非常懷疑它到底對不對。在我自己中心的最後一年,我甚至聽到我的員工告訴我,這樣只會讓人不舒服。後來,賣掉了中心,休息了一年,我比較懂這個員工真正告訴我的是:我是這樣的人,但是不需要讓它成為一個對待人的標準,當我忘了同理心的時候,這個也許人們渴望有的特質,反而成為我理直氣壯讓他人覺得錯的功夫而已。
這一個學習如今在和中國的訓練中心互動的時候,幫我開始可以自在從容的去找出他們的優點,和整理我自己的專業、找到未來可以貢獻給中國這一個訓練產業的機會。
在我做的基本課程裡,有一點算是這個訓練可以給人的價值之ㄧ,就是大家已經聽到耳朵長繭的“活在當下”(要活出這樣的人生,真的是需要透過學習的,透過課程當然會更快些)。我努力的實踐了十多年,也有了具體的實際生活心得。
今天也有一個發現,就是,我的小聲音能在我成長的過程讓我的真實聲音不見,那麼我一定也有一樣的能力可以開始讓我的小聲音消失。因為真的,當我仔細聽我的小聲音的時候,發現它是拿走我自信、讓我忌惡如仇,常常在人際關係上跌跤的大功臣。今天在整理基本課程(3月18日要到大陸先看另一位講師的訓練,所以也先做準備)的時候,也讓我清楚了這一點。
這次去大陸,朋友帶我到深圳東門的賣場買了一個號稱有120G的隨身碟。它做的很精美,當然印在上面的是山寨的Sony Vasio。在賣場當場,售貨小姐還將這一個碟插到電腦上,果真出現的是這麼大的容量。我回到了朋友家後,把它插上我的電腦,還真的可以將檔案複製過去。回台灣之後,真正的用它才發現,影音檔案是複製了,但是打不開。我很佩服製造這一個隨身碟的中國人把聰明用在欺騙上,它只騙了我120元人民幣,但是,同時,也賠上了我或是像我一樣經歷過類似事件的人對中國的信任。我沒有生氣,只是在思索著,我可以影響中國人的程度可不可以有一天,讓中國人懂得這樣的行為有多不划算!
紀錄,而不是光說出來,對我很多的釐清幫助真的是挺大的!
英國有一位女歌手,聲音不怎麼樣,可是從去年一直紅到現在。她叫Cheryl Cole,原來是女子樂團Girls Aloud的一員。她長的真的很美很美,最近聽到關於她的消息是和收入比較差、又偷腥的球員丈夫要離婚了。我分析她的紅原因很簡單,因為她的專輯找了對的製作人,是黑眼豆豆的will.i.am。這一首“三個字3 Words”的專輯標題單曲很正點。當然,更要聽一聽這一首歌Steve Angello的混音版本。對了,這一張專輯我是從英國網站買的,奇怪的是,台灣竟然還沒有發行!
推薦音樂:
3 Words – Cheryl Cole (連接YouTube)
(選自“3 Wrods”專輯)
今天基本上花很多時間在為下星期的訓練做準備。由於要去做的訓練中心和我的朋友E是好朋友,我也答應E和這一個中心的負責人會準備一些幫助她經營中心的資料帶過去。整理的過程,發現,自己這幾年成長不少,很多的資料以現在的角度看,可以更宏觀、也更簡單了。
明天有一個聚會是昨天臨時答應的。一位將近十年前我當訓練頭頭帶過的學員邀請我參加他們的聚會。我很驚訝他打電話給我,因為我已經很久都不參加學員的聚會活動了。這一班對我來說意義很特別,他們應該可以算是我這十多年來看過最有承諾、最體貼溫馨的訓練課程畢業生。這一次我答應是因為我這一次選擇看待自己是影響他們有今天成就的那一個人。過去,我做了這樣的事,常常對接受嘉許很不自在,甚至會逃避。也許,這一位學員無意識之中在支持我keep shining,keep receiving!
同時,今天也許是全心投入了整個下午,發覺有點累。也許體驗到疲憊的另一個原因是昨天的部落格寫完後,既放鬆,又緊張。今天我很有意識的去觀察我自己的小聲音、反應。我注意到今天會特地三不五時的上自己無名的部落格,看看閱讀人次。當我看到是4的時候,我的反應告訴我對於昨天的內容我一方面希望很多人能看到,又希望沒有人看到。這是因為我知道這一篇文章很有意義,另一方面又擔心家人看了會不會讓他們困擾。這反覆的矛盾,我也許得經歷一陣子。
總之,我做了一件心裡覺得很棒的事,同時怕的是被自己在意的人否定、拒絕。我讓我處在這樣的狀況裡是出自於醒覺的選擇,同時也印證我自己在部落格裡、訓練裡告訴自己、他人的值得為自己做的事。在這一個行業這麼多年,我有個值得自己稱讚的地方,就是我不是說一套做一套的人,這個原因讓我有機會在中國開始我的未來。
但是,這一個特質曾經讓我非常懷疑它到底對不對。在我自己中心的最後一年,我甚至聽到我的員工告訴我,這樣只會讓人不舒服。後來,賣掉了中心,休息了一年,我比較懂這個員工真正告訴我的是:我是這樣的人,但是不需要讓它成為一個對待人的標準,當我忘了同理心的時候,這個也許人們渴望有的特質,反而成為我理直氣壯讓他人覺得錯的功夫而已。
這一個學習如今在和中國的訓練中心互動的時候,幫我開始可以自在從容的去找出他們的優點,和整理我自己的專業、找到未來可以貢獻給中國這一個訓練產業的機會。
在我做的基本課程裡,有一點算是這個訓練可以給人的價值之ㄧ,就是大家已經聽到耳朵長繭的“活在當下”(要活出這樣的人生,真的是需要透過學習的,透過課程當然會更快些)。我努力的實踐了十多年,也有了具體的實際生活心得。
今天也有一個發現,就是,我的小聲音能在我成長的過程讓我的真實聲音不見,那麼我一定也有一樣的能力可以開始讓我的小聲音消失。因為真的,當我仔細聽我的小聲音的時候,發現它是拿走我自信、讓我忌惡如仇,常常在人際關係上跌跤的大功臣。今天在整理基本課程(3月18日要到大陸先看另一位講師的訓練,所以也先做準備)的時候,也讓我清楚了這一點。
這次去大陸,朋友帶我到深圳東門的賣場買了一個號稱有120G的隨身碟。它做的很精美,當然印在上面的是山寨的Sony Vasio。在賣場當場,售貨小姐還將這一個碟插到電腦上,果真出現的是這麼大的容量。我回到了朋友家後,把它插上我的電腦,還真的可以將檔案複製過去。回台灣之後,真正的用它才發現,影音檔案是複製了,但是打不開。我很佩服製造這一個隨身碟的中國人把聰明用在欺騙上,它只騙了我120元人民幣,但是,同時,也賠上了我或是像我一樣經歷過類似事件的人對中國的信任。我沒有生氣,只是在思索著,我可以影響中國人的程度可不可以有一天,讓中國人懂得這樣的行為有多不划算!
紀錄,而不是光說出來,對我很多的釐清幫助真的是挺大的!
英國有一位女歌手,聲音不怎麼樣,可是從去年一直紅到現在。她叫Cheryl Cole,原來是女子樂團Girls Aloud的一員。她長的真的很美很美,最近聽到關於她的消息是和收入比較差、又偷腥的球員丈夫要離婚了。我分析她的紅原因很簡單,因為她的專輯找了對的製作人,是黑眼豆豆的will.i.am。這一首“三個字3 Words”的專輯標題單曲很正點。當然,更要聽一聽這一首歌Steve Angello的混音版本。對了,這一張專輯我是從英國網站買的,奇怪的是,台灣竟然還沒有發行!
推薦音樂:
3 Words – Cheryl Cole (連接YouTube)
(選自“3 Wrods”專輯)
2/26/2010
2月26日:The Making Of Me
在美國的好朋友看了昨天的部落格,很有感受的分享了她的人生裡頭來自父母和社會教育下的信念:不打不成器、沒有不對的父母、乾杯敬酒等等這一些勉強的信念。為了要讓自己做的對,我們成長的過程常常讓自己在這一個社會共通的信念裡活的喘不過氣來,甚至很辛苦。
只不過,我們其實可以想一想,難道我們真的沒有選擇嗎?當然不是,只是,若要做出不活在這框架裡的生活選擇,我們一定不可避免的要先面對身邊的人是不是願意和可不可以接受你要做的這一個選擇。我好朋友的分享,其實也點出了一種生活上無奈或是挑戰:當我做這樣的選擇的時候,我要不要讓身邊的家人、朋友和我一起經歷這一個過程。他們懂嗎?接受嗎?願意支持我一起嗎?
這當然會有兩種結果:一個是家人朋友願意、支持,另一個是家人朋友抗拒、反對。對於第一個可能的結果,它比較可能導致正面的情況發生,但不保證,因為它也是一條大家都陌生不知道怎麼走的路。第二個結果,通常我們也比較常看到,它會讓自己和家人朋友間產生一種緊張的關係,甚至讓有心不同的當事人最後會選擇回到讓自己過的不快樂勉強框架裡。第二種結果為什麼會是比較常見的,那是因為人們習慣過去的模式,而不喜歡改變,而且這背後有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當事人的家人朋友其實也是因為不知道怎麼去支持這一個改變,乾脆拒絕。
所以我們看看週遭的人,當一個人的生命方向發生重大改變的時候,特別是當一個人決定結束一段表面、不真誠的人生,而過去這一種模式卻是週遭的人習慣的;所以,當改變開始的時候,當事人第一個要面對的是週遭親友的舒不舒服,因為他們必須要面對的是自己的那一些被教導的信念是不是和你的真誠選擇有所衝突。如果他們真的願意接受你、支持你,那麼他們才願意接下來去做一件事:面對自己的舊有觀點,因為支持你而必須重新建立起可以支持你的新信念。
這一個狀況,在我做了十多年的訓練裡,一直看到學員必須有這樣的經歷。如果你要問我學員可以持續改變的成功率有多少,我的經驗是差不多一半。這個持續的關鍵在於,改變對一個人的價值有多大,可以支持他持續的動力有多少?還有最重要的是當事人和親友溝通的能力,和願意接受身邊的人可以選擇不支持他,而他也能持續他的決心。簡單的說,他是不是可以去創造一個讓自己可以持續改變的環境。
今天看了一部下載的片子,叫“The Making Of Me”,是英國BBC拍的關於英國演員兼歌手John Barrowman的故事。我原本以為這是他的自傳,因為他在英國算是挺紅的,主演了兩部當地很受歡迎的電視科幻影集“Doctor Who”和“Torchwood”,同時他也是一位歌手。他出版的兩張CD都唱英國和百老匯的歌劇。他出生於1967年,比我小兩歲。我是因為看了“Torchwood”喜歡上他,同時也買了他的CD。另外一點是,他在英國很紅,同時他也公開自己是gay的身分,所以,BBC的這一個節目,我蠻期待藉由它去多了解這一位我喜歡的演員和歌手。
出乎我意料之外的,這不是他的自傳。內容比他的自傳更深入。這是John Barrowman和BBC為一個主題的探索而做的節目:gay可不可以被選擇?可不可以用醫學和科學的觀點來了解這是怎麼一回事?所以這一部片子的片名叫做“The Making Of Me”,我把它翻成:我的由來。這一部片子裡企圖為John他自己和所有的觀眾找到答案。在他尋訪的過程,有很深入的對曾遭受歧視而不得不把自己當成有病,卻接受殘忍治療的人做的訪問,同時,也有John自己面對一些答案時的誠實情緒。身為gay的我,看完後很渴望所有人,特別是我身邊的人都能觀看這一部片子,因為它能對我身邊的人說的、解釋的,實在太多太多了。
我看完這一部片子,對John Barrowman只有更喜愛和更尊敬。他用他身為公眾人物的影響力,為他自己和這世界上一直背負著羞恥、被歧視的gay做了一件很有價值的事。當然,今天英國有這樣的一個環境可以讓這樣的節目發生,是因為過去幾十年來,有那一些為了讓世界可以重新看待和接納gay的前人的努力和堅持,一個一個無名英雄的付出。
以下是在youtube上找的到的這部片子的三個片段。
http://www.youtube.com/user/stopkillingsuzie#p/u/32/m27Awmlgi38
http://www.youtube.com/user/stopkillingsuzie#p/u/30/YTluaVblioQ
http://www.youtube.com/user/stopkillingsuzie#p/u/27/pfLcmSp3p8Q
或是要看完整的片子,可以到以下網站自行下載這一個包含簡體字字幕的檔案: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9783517/
(根據我的經驗,在這裡下載是安全的,不會有木馬程式和病毒,只不過它的下載是用rayfile)
今天寫的內容是為我自己,那是因為剛好看了“The Making Of Me”給我的啟發。在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當中,其實都有像是身為gay這樣的讓人覺得自己不好、不對,為真實的自己感到羞愧的事。我覺得一個人在40歲以前,因為這樣而讓自己的人生過的不開心,可以說是社會的問題、家庭的問題。但是,就如同我記憶中好像林肯說過的吧:一個人的面像長的不好,40歲以後要為自己負責。所以,我認為要擁有一個怎樣的人生,40歲以後,應該勇敢的為自己創造,如果有不如意的人生,要為自己負責。畢竟,每一個人在離開這一個世界的時候,並不會去想到底擁有了多少的物質,而是在意過了怎樣的一生,還有留下來的是什麼?
這是我要誠實的過我的人生必須面對的挑戰,同時,我當然在乎家人和朋友的反應。過去十多年,我已經讓我的朋友都知道了這一個事實,讓我一步一步的開始過我想要的人生。我很幸運的是,我的好朋友們知道後並沒有用批判的眼光看我,對我反而是用接受和支持的態度和我在一起,讓我能不斷的成長。其實,沒有一個人願意因為自己原來的樣子去傷害任何人,更何況是自己的親人。有一本書的一段關於為什麼有些人這一輩子會是gay的說法,對我是很大的鼓勵。這一本書是由Esther & Jerry Hicks寫的 “情緒的驚人力量The Astonishing Power of Emotions”。
它是這樣說的:你從宏觀的無形界來到人世,目的就是要與眾不同。你的獨特性將不為世人理解。你非但不順應世俗,也不受他人改變。也就是說,你的使命即是要幫助他人體認多元性的價值,並且明白要求別人改變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務。倘若你任自己配合他人的觀感而改變自己,你等於在幫倒忙。因為這樣一來,他們永遠不會領悟到,唯有掌握思維的力量,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
我期望自己也能像John Barrowman一樣,有一天能為華人做一樣的事,創造一個沒有歧視、平等的世界。
聽說John Barrowman會在三、四月新的“慾望師奶The Desperate Housewives”電視影集裡開始有幾集的演出,挺期待的。在他出版的CD專輯裡,有一首是由接招Take That的主唱Gary Barlow特別為他寫的一首新歌,在他大多都是翻唱舞台劇歌曲的專輯裡頭顯得很突出。這也是我最喜歡的John Barrowman的歌。
推薦音樂:
What About Us - John Barrowman (連接YouTube)
(選自“Music Music Music”專輯)
只不過,我們其實可以想一想,難道我們真的沒有選擇嗎?當然不是,只是,若要做出不活在這框架裡的生活選擇,我們一定不可避免的要先面對身邊的人是不是願意和可不可以接受你要做的這一個選擇。我好朋友的分享,其實也點出了一種生活上無奈或是挑戰:當我做這樣的選擇的時候,我要不要讓身邊的家人、朋友和我一起經歷這一個過程。他們懂嗎?接受嗎?願意支持我一起嗎?
這當然會有兩種結果:一個是家人朋友願意、支持,另一個是家人朋友抗拒、反對。對於第一個可能的結果,它比較可能導致正面的情況發生,但不保證,因為它也是一條大家都陌生不知道怎麼走的路。第二個結果,通常我們也比較常看到,它會讓自己和家人朋友間產生一種緊張的關係,甚至讓有心不同的當事人最後會選擇回到讓自己過的不快樂勉強框架裡。第二種結果為什麼會是比較常見的,那是因為人們習慣過去的模式,而不喜歡改變,而且這背後有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當事人的家人朋友其實也是因為不知道怎麼去支持這一個改變,乾脆拒絕。
所以我們看看週遭的人,當一個人的生命方向發生重大改變的時候,特別是當一個人決定結束一段表面、不真誠的人生,而過去這一種模式卻是週遭的人習慣的;所以,當改變開始的時候,當事人第一個要面對的是週遭親友的舒不舒服,因為他們必須要面對的是自己的那一些被教導的信念是不是和你的真誠選擇有所衝突。如果他們真的願意接受你、支持你,那麼他們才願意接下來去做一件事:面對自己的舊有觀點,因為支持你而必須重新建立起可以支持你的新信念。
這一個狀況,在我做了十多年的訓練裡,一直看到學員必須有這樣的經歷。如果你要問我學員可以持續改變的成功率有多少,我的經驗是差不多一半。這個持續的關鍵在於,改變對一個人的價值有多大,可以支持他持續的動力有多少?還有最重要的是當事人和親友溝通的能力,和願意接受身邊的人可以選擇不支持他,而他也能持續他的決心。簡單的說,他是不是可以去創造一個讓自己可以持續改變的環境。
今天看了一部下載的片子,叫“The Making Of Me”,是英國BBC拍的關於英國演員兼歌手John Barrowman的故事。我原本以為這是他的自傳,因為他在英國算是挺紅的,主演了兩部當地很受歡迎的電視科幻影集“Doctor Who”和“Torchwood”,同時他也是一位歌手。他出版的兩張CD都唱英國和百老匯的歌劇。他出生於1967年,比我小兩歲。我是因為看了“Torchwood”喜歡上他,同時也買了他的CD。另外一點是,他在英國很紅,同時他也公開自己是gay的身分,所以,BBC的這一個節目,我蠻期待藉由它去多了解這一位我喜歡的演員和歌手。
出乎我意料之外的,這不是他的自傳。內容比他的自傳更深入。這是John Barrowman和BBC為一個主題的探索而做的節目:gay可不可以被選擇?可不可以用醫學和科學的觀點來了解這是怎麼一回事?所以這一部片子的片名叫做“The Making Of Me”,我把它翻成:我的由來。這一部片子裡企圖為John他自己和所有的觀眾找到答案。在他尋訪的過程,有很深入的對曾遭受歧視而不得不把自己當成有病,卻接受殘忍治療的人做的訪問,同時,也有John自己面對一些答案時的誠實情緒。身為gay的我,看完後很渴望所有人,特別是我身邊的人都能觀看這一部片子,因為它能對我身邊的人說的、解釋的,實在太多太多了。
我看完這一部片子,對John Barrowman只有更喜愛和更尊敬。他用他身為公眾人物的影響力,為他自己和這世界上一直背負著羞恥、被歧視的gay做了一件很有價值的事。當然,今天英國有這樣的一個環境可以讓這樣的節目發生,是因為過去幾十年來,有那一些為了讓世界可以重新看待和接納gay的前人的努力和堅持,一個一個無名英雄的付出。
以下是在youtube上找的到的這部片子的三個片段。
http://www.youtube.com/user/stopkillingsuzie#p/u/32/m27Awmlgi38
http://www.youtube.com/user/stopkillingsuzie#p/u/30/YTluaVblioQ
http://www.youtube.com/user/stopkillingsuzie#p/u/27/pfLcmSp3p8Q
或是要看完整的片子,可以到以下網站自行下載這一個包含簡體字字幕的檔案: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9783517/
(根據我的經驗,在這裡下載是安全的,不會有木馬程式和病毒,只不過它的下載是用rayfile)
今天寫的內容是為我自己,那是因為剛好看了“The Making Of Me”給我的啟發。在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當中,其實都有像是身為gay這樣的讓人覺得自己不好、不對,為真實的自己感到羞愧的事。我覺得一個人在40歲以前,因為這樣而讓自己的人生過的不開心,可以說是社會的問題、家庭的問題。但是,就如同我記憶中好像林肯說過的吧:一個人的面像長的不好,40歲以後要為自己負責。所以,我認為要擁有一個怎樣的人生,40歲以後,應該勇敢的為自己創造,如果有不如意的人生,要為自己負責。畢竟,每一個人在離開這一個世界的時候,並不會去想到底擁有了多少的物質,而是在意過了怎樣的一生,還有留下來的是什麼?
這是我要誠實的過我的人生必須面對的挑戰,同時,我當然在乎家人和朋友的反應。過去十多年,我已經讓我的朋友都知道了這一個事實,讓我一步一步的開始過我想要的人生。我很幸運的是,我的好朋友們知道後並沒有用批判的眼光看我,對我反而是用接受和支持的態度和我在一起,讓我能不斷的成長。其實,沒有一個人願意因為自己原來的樣子去傷害任何人,更何況是自己的親人。有一本書的一段關於為什麼有些人這一輩子會是gay的說法,對我是很大的鼓勵。這一本書是由Esther & Jerry Hicks寫的 “情緒的驚人力量The Astonishing Power of Emotions”。
它是這樣說的:你從宏觀的無形界來到人世,目的就是要與眾不同。你的獨特性將不為世人理解。你非但不順應世俗,也不受他人改變。也就是說,你的使命即是要幫助他人體認多元性的價值,並且明白要求別人改變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務。倘若你任自己配合他人的觀感而改變自己,你等於在幫倒忙。因為這樣一來,他們永遠不會領悟到,唯有掌握思維的力量,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
我期望自己也能像John Barrowman一樣,有一天能為華人做一樣的事,創造一個沒有歧視、平等的世界。
聽說John Barrowman會在三、四月新的“慾望師奶The Desperate Housewives”電視影集裡開始有幾集的演出,挺期待的。在他出版的CD專輯裡,有一首是由接招Take That的主唱Gary Barlow特別為他寫的一首新歌,在他大多都是翻唱舞台劇歌曲的專輯裡頭顯得很突出。這也是我最喜歡的John Barrowman的歌。
推薦音樂:
What About Us - John Barrowman (連接YouTube)
(選自“Music Music Music”專輯)
2月25日:向前衝和踩煞車
離開台灣幾天,回家最想做的不用說就是看看下載的電視劇了。從這一些電視劇裡頭常常可以激發我一些心得。
今天看了兄弟姐妹(Brothers & Sisters),這齣電視劇播了四年,可貴的是每一集都很solid,這一星期的內容也沒有例外。如果說哪一個電視劇對於處理親人的感情、成年人的愛情有深度的貼切描述,又可以有所學習的,就是這一部電視劇了。它的內容永遠不會讓人覺得跳入窠臼,可是卻又可以讓人感覺到當中刻畫的有自己的影子。
這一集A Valued Family我看到了一個很棒的觀點,它可以做為我生活上的一個提醒和學習。這一劇中Walker家裡的大姐Sarah幾集以前開始和一位和她一樣離了婚的單身父親Roy約會。這一集的主軸之ㄧ是關於情人節的。他們兩個人到了一個展示義賣的畫廊,Sarah看到了一幅畫,她非常的喜歡,但是男友Roy完全沒辦法欣賞,認為它和小孩子的塗鴉沒什麼兩樣。同時,Sarah也求助他的弟弟幫她挑一件禮物送給Roy。最後,男朋友Roy私下買了這一幅畫送給Sarah,而Sarah送了Roy自己都沒感覺、帶著性暗示的巧克力。
當他們彼此互贈禮物的時候,發現他們的這一段關係讓他們看到其實彼此都很用力的想去討好對方,可是,他們彼此又是那麼的不同。突然,他們了解到了一點,他們都很努力想要創造這一段關係。用英文說就是work very hard,我想貼切一點的中文說法就是很努力,而且已經到了勉強的地步。忽然,他們了解到,彼此可能成為朋友就好。情人節送完禮物他們就分手了。但是Roy堅持要Sarah收下這一幅畫。附帶提一下這一集精采的地方在於,Sarah決定留下這一幅畫,但是不要讓Roy送,於是她到了畫廊要畫廊主人收她的信用卡,退掉Roy的付款。因為跑這一趟, Sarah無意間發現畫這幅畫的人就是之前和她分手的法國男友,而且因為這一幅畫又把他們帶回在一起。
最近幾年,開始發現,人和人之間維持勉強的關係是要付出代價的。成就事情也是這樣。這個觀點其實和我念大學參加社團、唸研究所和剛在美商做事的時候所被教導要成功的信條很不同。那時,有一句話應該可以代表那一個信條:you have to prove yourself to be successful!意思就是要成功,必須去證明自己。我有時回想,在過往的那一些時候,如果凡事不勉強的人很容易被視為一事無成的人,在那當時充滿競爭的職場,也很難生存。想不到二十年多後,我的人生觀點可以有這麼大的改變。
對我來說,事情是人在做的,所以出現對的人很重要。所謂的對,裡頭有一個因素就是彼此之間不勉強。做事,我也體驗到有時必須等待對的時候。我過去對於要成就的事,不管是為自己,或是為他人,因為過去受影響的觀點是效率,而我又把它解釋成速度,所以,常常得很費力。這一個狀況過去也會在我做的訓練中發生。當然,現在回頭看,做過頭,沒有跟著對方的腳步,常常不經意的也提高了自己對他人學習成果呈現的高期待,最後就容易搞的自己身心俱疲。
從過去的經驗,我學到最寶貴的一課就是,在我做任何事之前,先去了解對方的意願、承諾和位置。然後,意願有了,承諾肯下了,再隨著對方的節奏,去找到最有效率的方法支持自己想要完成的事。這是現在我對“效率”的詮釋和因應的原則。
工作上也是,這一次和E的互動,我發覺我運用了敏感的特質去體驗他的位置、狀態,再決定我要和他合作可以加進去我的想法的程度在哪裡。我看過有些人們這麼做的時候,常常在該踩煞車的時候沒踩,就讓彼此的關係陷入不真誠的開始。在這一點上我會注意的是,把焦點放在我可以滿足對方,同時往我要的終極方向進行。這過程,我會留意的是當“勉強”、”討好”的情形出現的時候,我要我踩煞車。一段合作關係,特別是有上下、高低之分的時候,彼此能有一個最基本的誠實共識,我想這一種關係才能持續、也才行的通。通常當一方願意誠實,新的可能就會出人意外的展開。
今天除了看電視,其實是做了不少的事。當中,我也做了一個決定,就是把我這一個部落格給家裡的姐弟妹們知道。這對我說,算的上是一種冒險。冒的險指的是讓他們了解真正的我是誰,也有機會讓他們藉由接觸屬於我的想法、心得而深入我的內心。我相信台灣很多的家庭成員可能當了一輩子的家人,但是都沒有真的認識彼此、接受彼此。我決定讓自己的家人認識我,這樣的一個舉動,在任何我這一代台灣人的家庭裡發生,它可能對大多數的人來說都是屬於一種需要冒險的行為。但是,仔細想一想,這的確是有點匪夷所思,只是,這個現象或許只特別存在於我們這一輩的人身上,也許是來自我們成長的背景和年代的影響!當然,我希望我的決定姐弟妹們也都能覺得comfortable!
最後,機緣的來到是需要企圖心的醞釀,而不勉強的背後要有積極的企圖心。這是一個平衡的練習。我相信,好人緣不需要犧牲自己的價值。地球上有這麼多的人,也許只有少數人可以創造一個平衡的合作關係,而這少數人我相信是深暗這一個道理的。人生四十,在關係上我找到了一個去開始鍛鍊的方向!
過去一個星期,我發現沒時間去聽新的音樂。今天,做的另一件重要的事就是把現在英國排行榜的流行歌曲彙集成一個播放清單在我的iPod上。
推薦音樂:
Change – Daniel Merriweather (連接YouTube)
(選自“Love & War”專輯)
2/25/2010
2月24日:成為一個自由的人
昨天睡在朋友的沙發上是個很有趣的經驗。因為種種原因,這對朋友現在住的香港的公寓,和以前他們住的地方比起來,小了很多。他們現在住在靠中環的精華地段,房子大概十坪左右。我看到香港人厲害的把這樣大小的房間隔成號稱三房兩廳的公寓。我睡的沙發其實就在朋友兩坪大的臥室的外面。還好沙發夠大,和我家裡的差不多,睡起來也算可以。也許是睡的時候已經累了,並沒發覺甚麼不對,一直到半夜,才因為脖子不舒服醒了過來。睡的枕頭用的是大墊子,頭和身體無法平的躺著。但是,想了一下我在哪哩,反正甚麼也不能做,就又睡過去了。
早上醒來,我整理好了自己,看朋友在忙,就決定先離開到中環將行李先掛到機場,然後再去昨天逛的IFC找個地方喝咖啡、看書,接著搭兩點半的船到Discovery Bay(愉景灣)去探望以前的一位老講師,因為我挺關心他的。
這一個想法,在我離開朋友家沒多久就注定可能不會照著我的計畫走。首先,這位朋友在我離開他家後沒多久,打電話給我說要陪我去中環check in行李。依照我對他的認識,即使是一開始我說要走了,他沒提出陪我,就表示他有其他的事要做。他後來一定掙扎了一下,不忍心我一個人走在不熟的路上,而且他又有超級喜歡照顧人的特質。於是,接到他的電話,我當下做了一個和過去不一樣的決定:如果這對他來說重要的話,那我就等他吧。過去的我會因為我做好了計畫,而會告訴他不用了。這一個決定體驗到,接受有時是關於讓他人可以取代自己的計畫。
等了二十分鐘左右,朋友來了,一路上其實都是聽他在說他的觀點,然後,他也有點強勢的安排了一些行程“問”我的意見。我也算是夠了解他,所以先是有點取笑他的強勢,同時也告訴他我真的只想喝杯Starbucks的咖啡。所以,我買了咖啡和蛋糕當我的brunch。其實我心裡知道IFC有很舒服的戶外桌椅,可以喝咖啡、和抽菸,所以,我沒說我要做甚麼,但是,和朋友走著走著就在我想待的那個舒服的戶外坐著聊了一個多小時。
這一個多小時,朋友繼續聊著他未來的新的事業,我有機會提給了他一些他想知道的關於會計和法律的問題。這當中,我試著給他一些我對他這一個新事業我過來人看到的觀點,但是,我發現他不太聽的時候就開始踩剎車。我不介意他這樣,但是我也可以選擇煞車。之後,我就只是試著當他的聽眾,心態也輕鬆。這當中,我是讓他知道我有幾個人可以介紹給他認識,預定了大概到四月他回台灣再說吧!
朋友走後,我有一個多小時的時間悠閒的逛一逛昨天已經走了一次的IFC。原本要找一家位於三樓的書店,卻意外的走到這一個大樓位於四樓的另一處戶外休息區。一走出到這戶外區,就被眼前的美景震住了。在香港沒想到不用花半毛錢竟然可以欣賞到這一個美景,而且在這裡的人也不多。坐了大概二十分鐘,就前往碼頭準備搭船到愉景灣。
愉景灣是離香港島船程約半個小時的一個住宅區。我在1997年曾經到過那裏。在碼頭等船時,剛開始沒甚麼人,我低頭看書看了十分鐘後抬頭發現,等候區裡突然變得好多人,而且至少有三、四十個小孩子剛放學準備搭船。這一些孩子看起來都是在香港工作的白人的小孩。這一次在香港,有一個鬆了一口氣的感覺,因為在這裡還是看到滿滿西方人在這裡工作。為什麼說鬆了一口氣,我也說不上來。
到了這一位老講師的家裡,聽他告訴我昨天大陸一家和他定了一年做訓練的公司突然取消了他今年所有的訓練。我知道這對他來說影響很大。在愉景灣的下午,我突然想到把他和曾經是亞洲最大的訓練中心的一位舊事朋友連結起來,也許他們有機會可以一起合作。同時我計畫著回台灣,明天就著手聯絡這一件事。今天,我也終於見到了和這一位講師結婚今年滿二十九年的久聞的太太。過去我們電話連絡過,但這是第一次見到她。她是一個很有活力、很有正面能量的人。
走的時候,我想著這一趟香港行有意思的是,看來我有機會幫助朋友G,和幫這一位老講師在他們未來的工作上提供人脈。其實,我幾個月前在想我自己過去的時候,想到的這兩位我想感謝的人。所以,也許我明明不需要來香港的,卻特地只安排了二十四小時的停留和這兩個人在一起,這背後是這一個原因吧。
雖然行動上要幫他們了,但是這一次,我也會懂得適可而止。我已經提供了第一步給他們,接下來我會在他們再開口的時候,才去做接下來我可以做的事。
以上是我在國泰航空香港機場的lounge寫的。在我專心寫的過程中似乎聽到擴音器用英文廣播我的中文名字,因為發音有點奇怪,即使播了兩次,我都沒有理會它。到時間差不多該去登機門的時候,我發現登機證不見了,同時想到也許剛剛廣播的真的是我。於是,不慌不忙,走到了lounge的服務台,就看到了我的登機證躺在那裡。
回程的體驗也很有趣。首先,這一是一架很舊很舊的飛機,而這一組機上服務人員和我出發的那一組人員很不一樣,做事挺趕的。我接受觀察所發生的事,同時看著電視節目。到了台灣,我很快的第一個通了關(今天通關的時候,有不少外籍旅客,大多數應該是來自中國的,所以當我不用排隊走在中華民國籍的通關亭時,覺得當台灣人回國真好!),拿了行李,在等車子來接到停車場時也只等了兩分鐘。拿了車,第一次有種這四天來都不疾不徐的感受,繼續開車回家。
在開車的時候,心裡有一種感恩的情緒湧上來,但它也不像過去很濃烈。這時體驗到,我的人生過去十多年用了我自己課程教人的東西在自己身上,似乎沒有方向。現在我找到了兩點:一個是成為不受他人看法影響的自己(這要靠我的豬的幫忙,因為它發出的聲音都是來自過去在意人看法而培養出來的),另一個則是用當下能做什麼就做什麼的原則行動。我已經從承諾自己成為一個自在的人,轉為成為一個自由的人。
就在快到中和交流道時,一陣閃光,發現超了十公里的速被照了一張相。這一段路我開了那麼多年,一直以為沒有超速照相,所以鬆懈了。但是,我很快的告訴自己,宇宙送給我一個訊息:沒有一件事是自己認為的就是那樣,用新的態度去重新認識舊的世界。
晚上將近十一點回到了家。It’s good to be home! 明天起到下星期四去鄭州,還有好多事呢!
早上醒來,我整理好了自己,看朋友在忙,就決定先離開到中環將行李先掛到機場,然後再去昨天逛的IFC找個地方喝咖啡、看書,接著搭兩點半的船到Discovery Bay(愉景灣)去探望以前的一位老講師,因為我挺關心他的。
這一個想法,在我離開朋友家沒多久就注定可能不會照著我的計畫走。首先,這位朋友在我離開他家後沒多久,打電話給我說要陪我去中環check in行李。依照我對他的認識,即使是一開始我說要走了,他沒提出陪我,就表示他有其他的事要做。他後來一定掙扎了一下,不忍心我一個人走在不熟的路上,而且他又有超級喜歡照顧人的特質。於是,接到他的電話,我當下做了一個和過去不一樣的決定:如果這對他來說重要的話,那我就等他吧。過去的我會因為我做好了計畫,而會告訴他不用了。這一個決定體驗到,接受有時是關於讓他人可以取代自己的計畫。
等了二十分鐘左右,朋友來了,一路上其實都是聽他在說他的觀點,然後,他也有點強勢的安排了一些行程“問”我的意見。我也算是夠了解他,所以先是有點取笑他的強勢,同時也告訴他我真的只想喝杯Starbucks的咖啡。所以,我買了咖啡和蛋糕當我的brunch。其實我心裡知道IFC有很舒服的戶外桌椅,可以喝咖啡、和抽菸,所以,我沒說我要做甚麼,但是,和朋友走著走著就在我想待的那個舒服的戶外坐著聊了一個多小時。
這一個多小時,朋友繼續聊著他未來的新的事業,我有機會提給了他一些他想知道的關於會計和法律的問題。這當中,我試著給他一些我對他這一個新事業我過來人看到的觀點,但是,我發現他不太聽的時候就開始踩剎車。我不介意他這樣,但是我也可以選擇煞車。之後,我就只是試著當他的聽眾,心態也輕鬆。這當中,我是讓他知道我有幾個人可以介紹給他認識,預定了大概到四月他回台灣再說吧!
朋友走後,我有一個多小時的時間悠閒的逛一逛昨天已經走了一次的IFC。原本要找一家位於三樓的書店,卻意外的走到這一個大樓位於四樓的另一處戶外休息區。一走出到這戶外區,就被眼前的美景震住了。在香港沒想到不用花半毛錢竟然可以欣賞到這一個美景,而且在這裡的人也不多。坐了大概二十分鐘,就前往碼頭準備搭船到愉景灣。
愉景灣是離香港島船程約半個小時的一個住宅區。我在1997年曾經到過那裏。在碼頭等船時,剛開始沒甚麼人,我低頭看書看了十分鐘後抬頭發現,等候區裡突然變得好多人,而且至少有三、四十個小孩子剛放學準備搭船。這一些孩子看起來都是在香港工作的白人的小孩。這一次在香港,有一個鬆了一口氣的感覺,因為在這裡還是看到滿滿西方人在這裡工作。為什麼說鬆了一口氣,我也說不上來。
到了這一位老講師的家裡,聽他告訴我昨天大陸一家和他定了一年做訓練的公司突然取消了他今年所有的訓練。我知道這對他來說影響很大。在愉景灣的下午,我突然想到把他和曾經是亞洲最大的訓練中心的一位舊事朋友連結起來,也許他們有機會可以一起合作。同時我計畫著回台灣,明天就著手聯絡這一件事。今天,我也終於見到了和這一位講師結婚今年滿二十九年的久聞的太太。過去我們電話連絡過,但這是第一次見到她。她是一個很有活力、很有正面能量的人。
走的時候,我想著這一趟香港行有意思的是,看來我有機會幫助朋友G,和幫這一位老講師在他們未來的工作上提供人脈。其實,我幾個月前在想我自己過去的時候,想到的這兩位我想感謝的人。所以,也許我明明不需要來香港的,卻特地只安排了二十四小時的停留和這兩個人在一起,這背後是這一個原因吧。
雖然行動上要幫他們了,但是這一次,我也會懂得適可而止。我已經提供了第一步給他們,接下來我會在他們再開口的時候,才去做接下來我可以做的事。
以上是我在國泰航空香港機場的lounge寫的。在我專心寫的過程中似乎聽到擴音器用英文廣播我的中文名字,因為發音有點奇怪,即使播了兩次,我都沒有理會它。到時間差不多該去登機門的時候,我發現登機證不見了,同時想到也許剛剛廣播的真的是我。於是,不慌不忙,走到了lounge的服務台,就看到了我的登機證躺在那裡。
回程的體驗也很有趣。首先,這一是一架很舊很舊的飛機,而這一組機上服務人員和我出發的那一組人員很不一樣,做事挺趕的。我接受觀察所發生的事,同時看著電視節目。到了台灣,我很快的第一個通了關(今天通關的時候,有不少外籍旅客,大多數應該是來自中國的,所以當我不用排隊走在中華民國籍的通關亭時,覺得當台灣人回國真好!),拿了行李,在等車子來接到停車場時也只等了兩分鐘。拿了車,第一次有種這四天來都不疾不徐的感受,繼續開車回家。
在開車的時候,心裡有一種感恩的情緒湧上來,但它也不像過去很濃烈。這時體驗到,我的人生過去十多年用了我自己課程教人的東西在自己身上,似乎沒有方向。現在我找到了兩點:一個是成為不受他人看法影響的自己(這要靠我的豬的幫忙,因為它發出的聲音都是來自過去在意人看法而培養出來的),另一個則是用當下能做什麼就做什麼的原則行動。我已經從承諾自己成為一個自在的人,轉為成為一個自由的人。
就在快到中和交流道時,一陣閃光,發現超了十公里的速被照了一張相。這一段路我開了那麼多年,一直以為沒有超速照相,所以鬆懈了。但是,我很快的告訴自己,宇宙送給我一個訊息:沒有一件事是自己認為的就是那樣,用新的態度去重新認識舊的世界。
晚上將近十一點回到了家。It’s good to be home! 明天起到下星期四去鄭州,還有好多事呢!
2月23日:Keep Shining & Receiving
這一次出門前,收到了Cara給我一封mail。她的訊息,和往常一樣,很簡單,但是切中紅心。它是這樣的:This is going to be a beautiful year for you! Keep shining and receiving. 第一句說出了我心裡的感受。第二句她說出了我的不同。
我的人生,做的事都注定要在人的面前去呈現所做的工作,或是自己。但這也是我抗拒的。以前,你如果告訴我,我很shining!我一定會不自在,然後我的豬會告訴我自己,別人只是客氣而已,或是用一個貶低他人的方式來排除這一個稱讚:他懂甚麼!今年,我決定,做這麼多年的這樣的事,本來就是在shining,現在開始,更要照的光亮、照的有價值、照亮他人的路,也照亮自己的路。
今年,從年初打牌我就看見了一件事,讓人幫我,而且體驗到,接受是可以讓我的步調自然變慢的好習慣。所以,我決定好好培養這一個習慣,這一次出門三天,到了深圳、香港,我已經開始讓接受融入我的生活習慣裡。
原本今天我要從羅湖坐火車到香港。E昨天晚上決定今天他也要到香港銅鑼灣,所以他可以載我。原本和香港的朋友約好大約中午十二點半要在上環和他碰面,因為決定不搭火車,中間的變數也增加了,包括到了銅鑼灣,E知道我很想念好的咖啡,決定請我在時代廣場Times Square的Starbucks喝杯咖啡,順便連絡下星期我要去做訓練的的河南鄭州的訓練中心負責人,讓我和她先聊一聊。我的第一反應是欣然接受,所以,我打了電話給香港朋友做了新的見面時間安排。這一個過程,其實讓我想到了,我小時候一直是這樣的與人互動的。小時候,我很常被邀請,我也從不拒絕,所以人緣算是好的。這一個模式,在母親過世以後就變了。這一個看見,是這一刻我在寫的時候邊寫邊醒覺到的。
下午,和朋友吃下午茶,經過了匯豐銀行很自然的就開了戶頭。辦完之後,銀行也剛好關門了。在開戶的過程,朋友、我和開戶的專員聊得很開心。之後,到了IFC這一個我沒去過的shopping mall逛了一下。朋友的推荐,到了這幾年很紅的Zara逛了台灣沒有的男裝部,也買了幾件簡單的衣服。
晚上,朋友G的男友下了班,一起吃了晚餐,之後會到了他們的住處。現在,他們在看英國電視劇,而我,在睡前完成今天的紀錄。
G說他和男友可能會在五月回台灣定下來,同時開始他們想了好久的新事業。我對他們的新開始,有著很正面的能量和體驗,只是,他們回台灣,我就少了一個理由來香港了。
Keep Shining, Keep Receiving! 我原來早都知道,今年要把它們重新帶回我的生活裡!
我的人生,做的事都注定要在人的面前去呈現所做的工作,或是自己。但這也是我抗拒的。以前,你如果告訴我,我很shining!我一定會不自在,然後我的豬會告訴我自己,別人只是客氣而已,或是用一個貶低他人的方式來排除這一個稱讚:他懂甚麼!今年,我決定,做這麼多年的這樣的事,本來就是在shining,現在開始,更要照的光亮、照的有價值、照亮他人的路,也照亮自己的路。
今年,從年初打牌我就看見了一件事,讓人幫我,而且體驗到,接受是可以讓我的步調自然變慢的好習慣。所以,我決定好好培養這一個習慣,這一次出門三天,到了深圳、香港,我已經開始讓接受融入我的生活習慣裡。
原本今天我要從羅湖坐火車到香港。E昨天晚上決定今天他也要到香港銅鑼灣,所以他可以載我。原本和香港的朋友約好大約中午十二點半要在上環和他碰面,因為決定不搭火車,中間的變數也增加了,包括到了銅鑼灣,E知道我很想念好的咖啡,決定請我在時代廣場Times Square的Starbucks喝杯咖啡,順便連絡下星期我要去做訓練的的河南鄭州的訓練中心負責人,讓我和她先聊一聊。我的第一反應是欣然接受,所以,我打了電話給香港朋友做了新的見面時間安排。這一個過程,其實讓我想到了,我小時候一直是這樣的與人互動的。小時候,我很常被邀請,我也從不拒絕,所以人緣算是好的。這一個模式,在母親過世以後就變了。這一個看見,是這一刻我在寫的時候邊寫邊醒覺到的。
下午,和朋友吃下午茶,經過了匯豐銀行很自然的就開了戶頭。辦完之後,銀行也剛好關門了。在開戶的過程,朋友、我和開戶的專員聊得很開心。之後,到了IFC這一個我沒去過的shopping mall逛了一下。朋友的推荐,到了這幾年很紅的Zara逛了台灣沒有的男裝部,也買了幾件簡單的衣服。
晚上,朋友G的男友下了班,一起吃了晚餐,之後會到了他們的住處。現在,他們在看英國電視劇,而我,在睡前完成今天的紀錄。
G說他和男友可能會在五月回台灣定下來,同時開始他們想了好久的新事業。我對他們的新開始,有著很正面的能量和體驗,只是,他們回台灣,我就少了一個理由來香港了。
Keep Shining, Keep Receiving! 我原來早都知道,今年要把它們重新帶回我的生活裡!
2月22日:價值
昨天決定,學一下上星期讀到的一篇文章,住在朋友家時煮個家鄉菜貢獻給主人。所以今天晚上我掌了廚,做了一頓台灣菜給大夥兒。這一些食材,昨天晚上告知主人先,所以就都先買好了。今晚,的確大夥兒吃得開心又溫暖,文章的建議真的是有它的效用。而且,我的兩道台菜也融入了女主人來自貴州的調味。我笑說,食物真是沒有邊界!
到中國大陸,讓我想回台灣的一大理由,在我每一次上網的過程都會再一次的給我提醒:有人稱它是自由,我則稱它叫資訊的自由獲得。這一次來這裡,想持續每一天記錄部落格,但是發現這雖然很挑戰,但還是可以做得到。但是想要每一天都po上網,就做不到了。因為在這裡我沒辦法連結到無名和google blogspot的網站。這一點,我想只要我在中國都會提醒我這樣的不便和在台灣的不同!
今天和E談到合作的實際條件時,我有很大的自我醒覺和機會去讓自己不同的應對。這也是我有機會將這一年多的學習在今天運用。在大陸,我做基本課程比起美國的講師和E,資歷是淺的。所以,即使我知道我滿腹的價值,在這裡的訓練中心對新的講師對象不了解的情況下,會給的價格也就不高。所以,E既然也從來沒有看過我的訓練課程,他推荐我憑的是對我這一個的人評價而願意冒險介紹我給這裡的中心。另外,在大陸市場推荐講師,E有另外一個的原則,就是聘用新的講師,剛開始他會收比較低的費用,因為大陸的中心傾向看訓練的成果來評斷一個講師的好壞,所以,在領袖課程這個訓練上,即使我的資歷算是深的,而且E對我的訓練完全信任,剛開始他給的費用也不高。
這一些情況雖然我都已經預料到,但是,真的談到這一些細節的時候,我一開始心裡還是會有抗拒不舒服。但是,我學會了接受這一個存在的事實,這個抗拒也很快的讓我知道它就是一個抗拒,我也拿它沒轍。這一次,我也看到過去曾經這樣的事實發生在我身上的時候,我並沒有接受它,我的模式反而會針對這一個人開始有看法。比如,這一次,E和我談的時候,我的豬就開始對E下評斷:他是不是拿走很高的抽成?他是不是覺得我不夠好?等等對現在正在發生的事沒有幫助的對話。同時,我的另一個聲音也在處理這一隻豬了:我根本不在乎他拿多少?如果沒有E,今天不會有這一個實現我想做的事的機會。豬,我告訴你,就算E沒給我半毛錢我也會去做的。還有,他給的錢我覺得不高,是我真的想法,我可以讓他知道。所以,我對E溝通讓他知道我心裡對這一個價錢的看法。因為我的溝通,我有機會讓他告訴我上述大陸市場付一個講師多少錢,怎樣看講師的價值的存在狀況。其實,E做了一個保護我,也保護他的做法。同時,這是他可以讓講師和訓練中心有較好開始的經驗模式。
聊完之後,我很誠懇的謝謝E給了我機會開始。同時,我也謝謝他我三月的訓練都還沒做,就把第一次訓練的講師費先給了我。當然,豬又在叫了:那麼少,誰稀罕!這一隻豬,真是有你的!
當然,和E聊的過程當中,我也了解到大陸有太多的這一類型的訓練中心都把成立一個中心想的太簡單!以至於,大部分的中心都成立幾個月後掙扎著要不要繼續下去。過去一年,我曾想到要把我經歷兩個中心的成立和管理,十年來的心得整理成一套教材,去為想從事這一行業的人,或是做這一行業還在掙扎的人做一個專業的訓練,而且是收費的。我把這一個想法告知了E,要他放輕鬆的想一想我的建議,同時,回台灣後,我也會把這樣的專業訓練大綱整理出來,寄給他。如果他覺得有機會,這也許是我可以貢獻給大陸這一個訓練產業的人的一項我的專業。
總結,其實,我做得很簡單,做好當下能做的事,有看法、直接有技巧的溝通。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的豬的特性和做到管理它的責任。一隻豬,不論說甚麼、做甚麼,都是根據過去發生在自身的經驗而學到用這一些做法、想法來保護自己不重蹈過去失敗的覆轍而已。它沒錯。但是它也限制了自己當新的機會來的時候,還是用過去的能量面對未來,當然也阻擋了新的可能。
今天這一個過程的紀錄和分享是因為每一個人都可能面臨一樣自己的過去阻擋自己的未來這樣的無意識自動化模式。我自己也一樣。我對自我成長的期許是:目標清楚、腦袋清犛、內在清心、障礙清除。生命中很難得會有對的人出現,支持你做對的事。因為這一些難得都是來自自己以上四個狀況難得同時出現。但是,我相信,這四個狀況都是可以藉由自我成長的要求而隨時呈現面前的。
我正以我自己的生命經歷做例子去看到這樣的發生。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在生命裡從小的事件裡學習自我,去完成實踐大我的生命價值。
明天將要到香港一天,挺期待的!
到中國大陸,讓我想回台灣的一大理由,在我每一次上網的過程都會再一次的給我提醒:有人稱它是自由,我則稱它叫資訊的自由獲得。這一次來這裡,想持續每一天記錄部落格,但是發現這雖然很挑戰,但還是可以做得到。但是想要每一天都po上網,就做不到了。因為在這裡我沒辦法連結到無名和google blogspot的網站。這一點,我想只要我在中國都會提醒我這樣的不便和在台灣的不同!
今天和E談到合作的實際條件時,我有很大的自我醒覺和機會去讓自己不同的應對。這也是我有機會將這一年多的學習在今天運用。在大陸,我做基本課程比起美國的講師和E,資歷是淺的。所以,即使我知道我滿腹的價值,在這裡的訓練中心對新的講師對象不了解的情況下,會給的價格也就不高。所以,E既然也從來沒有看過我的訓練課程,他推荐我憑的是對我這一個的人評價而願意冒險介紹我給這裡的中心。另外,在大陸市場推荐講師,E有另外一個的原則,就是聘用新的講師,剛開始他會收比較低的費用,因為大陸的中心傾向看訓練的成果來評斷一個講師的好壞,所以,在領袖課程這個訓練上,即使我的資歷算是深的,而且E對我的訓練完全信任,剛開始他給的費用也不高。
這一些情況雖然我都已經預料到,但是,真的談到這一些細節的時候,我一開始心裡還是會有抗拒不舒服。但是,我學會了接受這一個存在的事實,這個抗拒也很快的讓我知道它就是一個抗拒,我也拿它沒轍。這一次,我也看到過去曾經這樣的事實發生在我身上的時候,我並沒有接受它,我的模式反而會針對這一個人開始有看法。比如,這一次,E和我談的時候,我的豬就開始對E下評斷:他是不是拿走很高的抽成?他是不是覺得我不夠好?等等對現在正在發生的事沒有幫助的對話。同時,我的另一個聲音也在處理這一隻豬了:我根本不在乎他拿多少?如果沒有E,今天不會有這一個實現我想做的事的機會。豬,我告訴你,就算E沒給我半毛錢我也會去做的。還有,他給的錢我覺得不高,是我真的想法,我可以讓他知道。所以,我對E溝通讓他知道我心裡對這一個價錢的看法。因為我的溝通,我有機會讓他告訴我上述大陸市場付一個講師多少錢,怎樣看講師的價值的存在狀況。其實,E做了一個保護我,也保護他的做法。同時,這是他可以讓講師和訓練中心有較好開始的經驗模式。
聊完之後,我很誠懇的謝謝E給了我機會開始。同時,我也謝謝他我三月的訓練都還沒做,就把第一次訓練的講師費先給了我。當然,豬又在叫了:那麼少,誰稀罕!這一隻豬,真是有你的!
當然,和E聊的過程當中,我也了解到大陸有太多的這一類型的訓練中心都把成立一個中心想的太簡單!以至於,大部分的中心都成立幾個月後掙扎著要不要繼續下去。過去一年,我曾想到要把我經歷兩個中心的成立和管理,十年來的心得整理成一套教材,去為想從事這一行業的人,或是做這一行業還在掙扎的人做一個專業的訓練,而且是收費的。我把這一個想法告知了E,要他放輕鬆的想一想我的建議,同時,回台灣後,我也會把這樣的專業訓練大綱整理出來,寄給他。如果他覺得有機會,這也許是我可以貢獻給大陸這一個訓練產業的人的一項我的專業。
總結,其實,我做得很簡單,做好當下能做的事,有看法、直接有技巧的溝通。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的豬的特性和做到管理它的責任。一隻豬,不論說甚麼、做甚麼,都是根據過去發生在自身的經驗而學到用這一些做法、想法來保護自己不重蹈過去失敗的覆轍而已。它沒錯。但是它也限制了自己當新的機會來的時候,還是用過去的能量面對未來,當然也阻擋了新的可能。
今天這一個過程的紀錄和分享是因為每一個人都可能面臨一樣自己的過去阻擋自己的未來這樣的無意識自動化模式。我自己也一樣。我對自我成長的期許是:目標清楚、腦袋清犛、內在清心、障礙清除。生命中很難得會有對的人出現,支持你做對的事。因為這一些難得都是來自自己以上四個狀況難得同時出現。但是,我相信,這四個狀況都是可以藉由自我成長的要求而隨時呈現面前的。
我正以我自己的生命經歷做例子去看到這樣的發生。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在生命裡從小的事件裡學習自我,去完成實踐大我的生命價值。
明天將要到香港一天,挺期待的!
2月21日:每一個當下做決定
今天早上五點多就起床了(正確的說是昨天,因為昨晚十點多時,已經體力不支,讓我開始體驗到將來到中國做訓練會面臨的每天寫部落格的挑戰),然後就開始了忙碌的整整一天。
早上出門時,發現有點遲了,但是車又要加油,怎麼辦呢?我的猶豫老天聽到了,他回應我的方式很有智慧了。首先,我同一條上北二高的路走了那麼多年,而且是假日清晨,沒甚麼車,但是,我卻碰到了的每一個紅綠燈都是紅燈,而且都是剛轉的紅燈,所以都要等很久。於是,沒有抗拒,我利用這一些等待,規劃我每一個紅燈後的下一步。終於,我突然憑直覺走不加油了,也意外看見了一條上北二高的捷徑。結果一轉彎,又是一個紅燈,但是同時發現了一座加油站就在我右前方。看看錶,離我飛機起飛的時間剩下一個半小時。三十秒的紅燈,我發覺沒車子在加油,於是,綠燈亮了的時候,我沒用腦子去計算,直接開到加油站。
後來,上了北二高,車子不多,還挺好開的。這也是我的車維修好後第一次上高速公路,很過癮的。但是,我也同時要趕路,飆一下車是一石二鳥的做法,我也在心裡祈禱著,讓我順利到機場。結果,剛好用了三十分鐘的時間把車開到了機場外圍的停車場。
很順利的,五分鐘後,我人到了機場。但是,一進到機場,媽媽咪啊,裡面有沒有一萬個人啊?!到處都是人!才想起來,今天是年假的最後一天,應該是很多來自中國的旅客要回家了吧。
這一次到香港的機票,我用的是里程數兌換的免費機票,加上這一次對我而言是個很特別的飛行,所以,即使是只飛到香港,我訂的是商務艙。但是,今早連國泰商務艙前面的隊伍也排得很長很長。看看手錶,離飛機起飛上不到半小時了,可是我行李卻還沒Check-In!有意思的是,我也不慌也不忙。
一直到我上了飛機,坐了下來,我看到了一早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順著當下走。因為,看起來時間是很趕(原因是早上出門前泡了咖啡,這是第一件當下要做的事),但是車子真的必須加油,所以即使是一開始決定不要,但是當加油站出現在我面前,我還是去加了。後來機場排隊的隊伍很長(那時離飛機起飛剩下不到半小時),但是還是乖乖的排,然後還是去換了人民幣。出關的時候發現樓下那一大堆排隊劃位的人原來都是因為怕人多,都是提早來的,所以,進候機室沒花多少時間。一連串的過程,我從來沒擔心過任何事,只是順著當下能做甚麼、要做什麼就去做。這樣的一個順著心走的早晨,要不是因為我現在坐在這裡回想,把它記錄下來,這樣的一天通常很容易就被輕易的遺忘了。
人生是不是也這樣?活在每一個當下,做該做的、做必須做的,不擔心接下來,也不會有drama,就像船在海面上順風航行,船過水無痕,但已經向前走了好一段路了!
這一次的旅程,因為很久沒到深圳了,由香港坐車到深圳,憑的是直覺。問機場服務人員搭上了一部五人休旅車到皇崗,也因為一個早上的正面能量,很順利的在中午到了目的地。這一路,我碰到了台灣人、香港人和大陸人,感覺彼此沒甚麼不同。到了朋友家,中間聊天的時候,我告訴他:這一趟路,雖然人到了深圳,感覺和到了台中沒甚麼不同。
朋友E家才剛搬進去,很新,也見到了他已經結婚七年但是我未曾謀面的太太和兩歲的兒子。第一次見到她們感覺很親切。尤其見到名字裡有一個字和我名字一樣的兒子,有一個很特別的體驗。怎麼覺得他和我小時候的樣子挺像的!我把這一切聯想到,我之前提到的,這是我未來的一個新的家庭。
E的房子很大,比起台北,房價算是便宜。它的設計很漂亮,但是就像E說的,我也觀察到的,就是,裝潢的施工品質很不理想。中間我們也聊到了這幾年E在中國做訓練、生活在這裡對中國人的體驗和分享。沒錯,這當中,我們可以因為這樣的認識,而對中國人有很多的看法,但是,我也看到了一個可以藉由訓練貢獻給中國人的機會,從品質這一個角度去支持他們可能的提升。當然,我也看到了台灣人的優勢,就是對品質的肯要求。
這了解的過程,我也和E提到,香港人優於台灣和中國的地方是他們對“法”的尊重和遵守。這也許是英國人殖民留給香港最大的貢獻。也許有一天,這三地的人能彼此貢獻彼此的長處給對方,讓未來的大中國能真正的強大,即使這需要很醒覺、很有承諾和好一段時間才能看見。
這一天,當然我的豬不時的會跑出來,帶著它的有色眼鏡比較這、比較那;批評這、批評那。但是,我也漸漸的可以管理它了。一年多的修養生息,這一次真的是實際操作的機會。
早上出門時,發現有點遲了,但是車又要加油,怎麼辦呢?我的猶豫老天聽到了,他回應我的方式很有智慧了。首先,我同一條上北二高的路走了那麼多年,而且是假日清晨,沒甚麼車,但是,我卻碰到了的每一個紅綠燈都是紅燈,而且都是剛轉的紅燈,所以都要等很久。於是,沒有抗拒,我利用這一些等待,規劃我每一個紅燈後的下一步。終於,我突然憑直覺走不加油了,也意外看見了一條上北二高的捷徑。結果一轉彎,又是一個紅燈,但是同時發現了一座加油站就在我右前方。看看錶,離我飛機起飛的時間剩下一個半小時。三十秒的紅燈,我發覺沒車子在加油,於是,綠燈亮了的時候,我沒用腦子去計算,直接開到加油站。
後來,上了北二高,車子不多,還挺好開的。這也是我的車維修好後第一次上高速公路,很過癮的。但是,我也同時要趕路,飆一下車是一石二鳥的做法,我也在心裡祈禱著,讓我順利到機場。結果,剛好用了三十分鐘的時間把車開到了機場外圍的停車場。
很順利的,五分鐘後,我人到了機場。但是,一進到機場,媽媽咪啊,裡面有沒有一萬個人啊?!到處都是人!才想起來,今天是年假的最後一天,應該是很多來自中國的旅客要回家了吧。
這一次到香港的機票,我用的是里程數兌換的免費機票,加上這一次對我而言是個很特別的飛行,所以,即使是只飛到香港,我訂的是商務艙。但是,今早連國泰商務艙前面的隊伍也排得很長很長。看看手錶,離飛機起飛上不到半小時了,可是我行李卻還沒Check-In!有意思的是,我也不慌也不忙。
一直到我上了飛機,坐了下來,我看到了一早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順著當下走。因為,看起來時間是很趕(原因是早上出門前泡了咖啡,這是第一件當下要做的事),但是車子真的必須加油,所以即使是一開始決定不要,但是當加油站出現在我面前,我還是去加了。後來機場排隊的隊伍很長(那時離飛機起飛剩下不到半小時),但是還是乖乖的排,然後還是去換了人民幣。出關的時候發現樓下那一大堆排隊劃位的人原來都是因為怕人多,都是提早來的,所以,進候機室沒花多少時間。一連串的過程,我從來沒擔心過任何事,只是順著當下能做甚麼、要做什麼就去做。這樣的一個順著心走的早晨,要不是因為我現在坐在這裡回想,把它記錄下來,這樣的一天通常很容易就被輕易的遺忘了。
人生是不是也這樣?活在每一個當下,做該做的、做必須做的,不擔心接下來,也不會有drama,就像船在海面上順風航行,船過水無痕,但已經向前走了好一段路了!
這一次的旅程,因為很久沒到深圳了,由香港坐車到深圳,憑的是直覺。問機場服務人員搭上了一部五人休旅車到皇崗,也因為一個早上的正面能量,很順利的在中午到了目的地。這一路,我碰到了台灣人、香港人和大陸人,感覺彼此沒甚麼不同。到了朋友家,中間聊天的時候,我告訴他:這一趟路,雖然人到了深圳,感覺和到了台中沒甚麼不同。
朋友E家才剛搬進去,很新,也見到了他已經結婚七年但是我未曾謀面的太太和兩歲的兒子。第一次見到她們感覺很親切。尤其見到名字裡有一個字和我名字一樣的兒子,有一個很特別的體驗。怎麼覺得他和我小時候的樣子挺像的!我把這一切聯想到,我之前提到的,這是我未來的一個新的家庭。
E的房子很大,比起台北,房價算是便宜。它的設計很漂亮,但是就像E說的,我也觀察到的,就是,裝潢的施工品質很不理想。中間我們也聊到了這幾年E在中國做訓練、生活在這裡對中國人的體驗和分享。沒錯,這當中,我們可以因為這樣的認識,而對中國人有很多的看法,但是,我也看到了一個可以藉由訓練貢獻給中國人的機會,從品質這一個角度去支持他們可能的提升。當然,我也看到了台灣人的優勢,就是對品質的肯要求。
這了解的過程,我也和E提到,香港人優於台灣和中國的地方是他們對“法”的尊重和遵守。這也許是英國人殖民留給香港最大的貢獻。也許有一天,這三地的人能彼此貢獻彼此的長處給對方,讓未來的大中國能真正的強大,即使這需要很醒覺、很有承諾和好一段時間才能看見。
這一天,當然我的豬不時的會跑出來,帶著它的有色眼鏡比較這、比較那;批評這、批評那。但是,我也漸漸的可以管理它了。一年多的修養生息,這一次真的是實際操作的機會。
2/20/2010
2月20日:鯉魚與鯊魚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以下這一些看人的流傳講法:
嘴唇薄的人薄情
三白眼的人多心機
颧骨高的人命苦
十個矮子九個怪
十個禿子九個富
人中長的人長壽
眉毛粗的人脾氣壞
眼睛大的人感情豐富
瘦子心胸狹小
胖子粗線條
這以上是從小到大學到的看人的一些“成見”。今天看電視的時候因為一直注意到英國歌手Robbie Williams羅比威廉斯的薄嘴唇,突然看見我從小到大被洗腦的關於看人的“常識”。說也奇怪,過去當我相信這一些“先人的智慧”的時候,碰到以上描述的人的特徵,好像發現這些講法也不是空穴來風。
事實上,因為這一些說法,我也曾經在意自己的外貌有沒有被說的不好的。今天,我也發現,當我把這些說法套在看人的時候,變成先入為主的觀點,我忘了以下的可能:
嘴唇薄的人也有豐富的感情
三白眼的人也有純真、也會堅守誠信
颧骨高的人有毅力、重承諾
十個矮子九個都很靈活、聰明、適應力強
十個禿子九個都有像孩子天真的一面
人中長的人也懂得天有不測風雲、懂得珍惜生命
眉毛粗的人熱情、敏感
眼睛大的人也可以冷靜的看待事情
瘦子也懂得無私奉獻
胖子也可以心思細膩、體貼
所以,當大多數人都偏向於相信一些說法的時候,這一些說法如果當事人也相信,很快,這一些說法就會變成真理,社會的一面倒看法扼殺的是其他特質展現的可能性。再仔細看一看大眾的這一些說法,我們體驗到的似乎大多都是負面的標籤。我另外列出的可能性,不是特意的,但是發現都比較具有正面的能量。
當然,我們對人的看法裡,並不是都是負面的,但是仔細分析,發現這一些所謂不是負面的看法,居然大都和一個人的“命好”是有關的:額頭高聰明、耳朵大好命、耳垂長有福氣….等等。再想想,這樣的說法普遍流傳,和中國幾千年來,大部分的人都過著不好的日子有關。
現在二十一世紀了,台灣大部分的人生活已經比起過去三十年富裕,中國大陸今天可能是五千年來最富裕的時候。我曾經和朋友分享,即使是現代的台灣貧民,當他坐上公車,就已經比康熙皇帝當年好命了。這是一種正面的思維,沒有挖苦貧民的意思。所以,我們現在是不是可以開始來檢視我們那一些流傳已久的講法:不管是關於看人的、教人做人處事的原則的,好命歹命的追求避開說….等等。也許如果我們開始這麼做,我們的未來就可以擺脫過去太多的負面能量,從而有個充滿正面能量的社會。
我們如果可以開始這樣做,立即可以體驗、受惠到正面能量的將是七歲以下以及剛出生的孩子。
其實台灣人的善良、不愛與人爭的特性很像這一星期實習醫生裡回述小鋼炮醫生貝里(Dr. Bailey)在她還是一位實習醫師的時候,因為家裡的教養要她成為不要與人爭,凡事讓一點的鯉魚;但是偏偏帶她的主治醫師,是個個性很強,會欺壓下屬,沒什麼醫德的鯊魚。這一條鯉魚,在一次關鍵的機會,沒管後果,為病人站了出來,被院長看到了她的潛力,以至於有後來的小鋼炮貝里醫師。
這一集讓我鼓掌叫好的還有之前酗酒的院長,經過了一陣子的治療,想要重返他的院長位子。但是,這個機會已經不見了。新的院長,也是舊院長的好友,給他回來的機會成為一名主治醫生,但是這樣原來的上司就變成了舊下屬的下屬,這一集還沒給答案。但是,由於這位舊院長之前走的時候並沒有一個給他尊嚴的道別做法,於是新院長趁他這次回來,剛好院裡又有一場集合所有醫生的案例講座,於是邀請這一位舊院長利用這一個機會去完成他之前沒完成的事。
這一場戲,真是經典。故事是這一位舊院長從分享他1982年剛批上白袍的一個案例分享開始,然後帶到最後他重新說出當年他成為一名醫師的誓詞作為結束。每一個偉大的使命背後都有一份讓人可以在飄蕩、脫軌的時候還能轉回來堅守初衷立場不變的承諾,而這一份承諾裡頭才真正蘊藏了成功的精神。
台灣是鯉魚,但是它可以不怕鯊魚,只要有一份清楚的承諾在後面。只是,台灣還存在這一個世界上,對我們自己、對其他國家而言,那一份我們可以清楚往前、足以抵抗鯊魚的意義是什麼,好像不見了!
台灣過去因為對抗共產主義、致力於實行民主,即使當年的我們體質薄弱,但是,多少在現實的國際社會還得到其他人某種程度的支持和尊重。後來,我們致力於經濟的發展,勤奮、肯拼,又獲得了更多的青睞和掌聲。
此一時,彼一時。在我們真正落實了所謂的民主之後,中國的經濟大躍進,吸引了國際的目光。我們並沒有被容許有太久的時間去修正我們現行的變形民主,就被我們自己的經濟停滯搞的台灣在國際上的價值日漸衰微。我們如果找不到今天和未來至少十年台灣存在對這一個世界的價值,台灣是不值得擁有現在的變相民主和被扭曲的自由的。這一點,中國和美國都很清楚。
但我不失望、但也不期望。台灣未來的一切要靠更多人的醒覺才有扭轉未來命運的機會。這一個機會,不會天上掉下來,需要鯉魚們先看到這一口池塘已經生氯,再來願意離開。關鍵就在這裡:當鯉魚看到生氯的池塘要離開時,是逃難式的。但是,考驗在於,這時是不是有人帶領先停下來,不驚慌,先決定要去的方向,這樣,離開的鯉魚就能朝著這個方向,找到可以面對鯊魚的勇氣和意義。
天佑台灣!
嘴唇薄的人薄情
三白眼的人多心機
颧骨高的人命苦
十個矮子九個怪
十個禿子九個富
人中長的人長壽
眉毛粗的人脾氣壞
眼睛大的人感情豐富
瘦子心胸狹小
胖子粗線條
這以上是從小到大學到的看人的一些“成見”。今天看電視的時候因為一直注意到英國歌手Robbie Williams羅比威廉斯的薄嘴唇,突然看見我從小到大被洗腦的關於看人的“常識”。說也奇怪,過去當我相信這一些“先人的智慧”的時候,碰到以上描述的人的特徵,好像發現這些講法也不是空穴來風。
事實上,因為這一些說法,我也曾經在意自己的外貌有沒有被說的不好的。今天,我也發現,當我把這些說法套在看人的時候,變成先入為主的觀點,我忘了以下的可能:
嘴唇薄的人也有豐富的感情
三白眼的人也有純真、也會堅守誠信
颧骨高的人有毅力、重承諾
十個矮子九個都很靈活、聰明、適應力強
十個禿子九個都有像孩子天真的一面
人中長的人也懂得天有不測風雲、懂得珍惜生命
眉毛粗的人熱情、敏感
眼睛大的人也可以冷靜的看待事情
瘦子也懂得無私奉獻
胖子也可以心思細膩、體貼
所以,當大多數人都偏向於相信一些說法的時候,這一些說法如果當事人也相信,很快,這一些說法就會變成真理,社會的一面倒看法扼殺的是其他特質展現的可能性。再仔細看一看大眾的這一些說法,我們體驗到的似乎大多都是負面的標籤。我另外列出的可能性,不是特意的,但是發現都比較具有正面的能量。
當然,我們對人的看法裡,並不是都是負面的,但是仔細分析,發現這一些所謂不是負面的看法,居然大都和一個人的“命好”是有關的:額頭高聰明、耳朵大好命、耳垂長有福氣….等等。再想想,這樣的說法普遍流傳,和中國幾千年來,大部分的人都過著不好的日子有關。
現在二十一世紀了,台灣大部分的人生活已經比起過去三十年富裕,中國大陸今天可能是五千年來最富裕的時候。我曾經和朋友分享,即使是現代的台灣貧民,當他坐上公車,就已經比康熙皇帝當年好命了。這是一種正面的思維,沒有挖苦貧民的意思。所以,我們現在是不是可以開始來檢視我們那一些流傳已久的講法:不管是關於看人的、教人做人處事的原則的,好命歹命的追求避開說….等等。也許如果我們開始這麼做,我們的未來就可以擺脫過去太多的負面能量,從而有個充滿正面能量的社會。
我們如果可以開始這樣做,立即可以體驗、受惠到正面能量的將是七歲以下以及剛出生的孩子。
其實台灣人的善良、不愛與人爭的特性很像這一星期實習醫生裡回述小鋼炮醫生貝里(Dr. Bailey)在她還是一位實習醫師的時候,因為家裡的教養要她成為不要與人爭,凡事讓一點的鯉魚;但是偏偏帶她的主治醫師,是個個性很強,會欺壓下屬,沒什麼醫德的鯊魚。這一條鯉魚,在一次關鍵的機會,沒管後果,為病人站了出來,被院長看到了她的潛力,以至於有後來的小鋼炮貝里醫師。
這一集讓我鼓掌叫好的還有之前酗酒的院長,經過了一陣子的治療,想要重返他的院長位子。但是,這個機會已經不見了。新的院長,也是舊院長的好友,給他回來的機會成為一名主治醫生,但是這樣原來的上司就變成了舊下屬的下屬,這一集還沒給答案。但是,由於這位舊院長之前走的時候並沒有一個給他尊嚴的道別做法,於是新院長趁他這次回來,剛好院裡又有一場集合所有醫生的案例講座,於是邀請這一位舊院長利用這一個機會去完成他之前沒完成的事。
這一場戲,真是經典。故事是這一位舊院長從分享他1982年剛批上白袍的一個案例分享開始,然後帶到最後他重新說出當年他成為一名醫師的誓詞作為結束。每一個偉大的使命背後都有一份讓人可以在飄蕩、脫軌的時候還能轉回來堅守初衷立場不變的承諾,而這一份承諾裡頭才真正蘊藏了成功的精神。
台灣是鯉魚,但是它可以不怕鯊魚,只要有一份清楚的承諾在後面。只是,台灣還存在這一個世界上,對我們自己、對其他國家而言,那一份我們可以清楚往前、足以抵抗鯊魚的意義是什麼,好像不見了!
台灣過去因為對抗共產主義、致力於實行民主,即使當年的我們體質薄弱,但是,多少在現實的國際社會還得到其他人某種程度的支持和尊重。後來,我們致力於經濟的發展,勤奮、肯拼,又獲得了更多的青睞和掌聲。
此一時,彼一時。在我們真正落實了所謂的民主之後,中國的經濟大躍進,吸引了國際的目光。我們並沒有被容許有太久的時間去修正我們現行的變形民主,就被我們自己的經濟停滯搞的台灣在國際上的價值日漸衰微。我們如果找不到今天和未來至少十年台灣存在對這一個世界的價值,台灣是不值得擁有現在的變相民主和被扭曲的自由的。這一點,中國和美國都很清楚。
但我不失望、但也不期望。台灣未來的一切要靠更多人的醒覺才有扭轉未來命運的機會。這一個機會,不會天上掉下來,需要鯉魚們先看到這一口池塘已經生氯,再來願意離開。關鍵就在這裡:當鯉魚看到生氯的池塘要離開時,是逃難式的。但是,考驗在於,這時是不是有人帶領先停下來,不驚慌,先決定要去的方向,這樣,離開的鯉魚就能朝著這個方向,找到可以面對鯊魚的勇氣和意義。
天佑台灣!
2/19/2010
2月19日:傻淚水silly tears,這是一定要的啦!
昨天的悶今天找到答案了!
因為祖母的衰老越來越嚴重、大小便失禁、記憶力變差,但是她拗的特質不變,不承認失禁、不讓人替她穿尿布或貼用孕婦衛生棉,家裡的女傭必須整天陪著她。所以,今年過年後算是替爸媽分憂,洗衣服、家裡打掃自己要動手做了。
後天要出門去深圳,所以今天雖然還是又濕又冷,趕忙的把衣服洗了。洗完後做了兩件事,這兩件事做完,答案就找到了。
第一件事是泡咖啡。第二件事是看電影和電視。電影看的是阿凡達Avatar,電視看的是極端改造住家篇Extreme Makeover Home Edition。
其實阿凡達一開始上映,在宏碁上班的三姐就幫我留了一張票去看。但是之前在電影院看過的預告片讓我完全沒有慾望想看。因為它的宣傳是強調這是一部花了大錢在動畫上的大製作電影。對於電腦做出來的東西,我實在沒興趣。後來,除了還是讓我沒興趣的媒體持續報導它的賣座多好之外的消息,我看到了有人討論劇情裡的一句話:I see you (我看見你了)。是這一句話我很有體驗的話讓我想看一看阿凡達是部什麼樣的電影。當然,為了不讓我白花時間,我先做了一些研究。我知道劇情是關於人類到一個外星球和當地納美人之間發生的故事。知道這一些資訊,其實對我的判斷一點幫助都沒有。最後,還是決定看了再說。
這一部電影的劇情是有它的公式。這次地球人變為外星人去入侵另一個星球。很容易讓人想到兩三百年前美國人在美國大陸欺凌印地安人的歷史。當中,公式來了,有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壞蛋主謀、無知的凶狠殺手。有用良知主導的無懼英雄、簡單的草根人物、和在關鍵時刻扭轉故事的地下英雌。當然,還有個性特立獨行、讓人喜愛的女主角。
前兩個小時,我只被動畫的豐富呈現吸引。在第一次男女主角講出:I See You的時候,我沒什麼感覺。是電影的最後半小時,當地球人摧毀了納美人的最重要的東西時,我想到了Michael Jackson的The Earth Song拍的音樂錄影帶當時帶給我的震撼,我開始心中的一股難過席捲而來,眼淚開始不停的流。到了電影最後,女主角和男主角相遇,是那一個做了正確的無懼選擇讓他們本體在一起的那一剎那,我體驗到了導演兼編劇的James Cameron為什麼要耗資這多的人力、金錢和時間在這一部電影上。這麼簡單但是重要的訊息,必須用最商業的手法,才能傳達給最多的人。當然,這一句:我看見你了!他最後藉由男女主角的相遇傳達出來的意義是那麼深、那麼遠、那麼簡單,同時對人類的因為貪婪而彼此睜眼殘殺、荼害地球這一個母親也最出了最嚴厲的指控。
之前看了金球獎的頒獎,對這一部電影能得到那麼多大獎不能理解的我,看完之後可以懂了。這是一部二十一世紀的與狼共舞Dances With Wolves。只是,狼這一部片描繪的只是美國人對印地安人的侵略關係。阿凡達則是巧妙的用地球人與納美人的故事,讓每一個物質導向的、可能因貪婪而喪失了良知的人都能對號入座,期許能被喚醒。我不知道多少的觀眾發現這其中的教育意味,但是,我要向James Cameron喝采的是,他做到了用最商業的手法讓最多人能去看見他想要傳達的重要訊息。我也要對這一位導演說:I See You, James!
後來看的電視節目Extreme Makeover Home Edition極端改造住家篇,我一個月之前曾提到過ㄧ集的內容及觀看後的分享。這一集上星期天才播出的主角是一對黑人夫妻The Tripps,他們把自己的家提供給社區的孩子下課後有個正面的環境可以繼續學習和成長。
多年前我在美國費城唸碩士。記得有一個星期天買了一份Philadelphia Enquirer費城詢問報的星期天版Sunday Paper。裡頭有一則對該城市占了60%人口的黑人做了特別報導。至今令我難忘,當時看了讓我咋舌的統計數字是:80%的黑人成年人做過牢,50%的黑人小孩父親正在服刑。70%的黑人小孩看到自己的未來是在牢裡。這樣的情形在美國某些地方應該沒什麼大的改變。這一集故事的地點華盛頓特區的某一個社區也是這樣,這是讓這一對受過大學教育的夫婦會做這一件事的背景。
節目過了一半,其中一位主持人發現在同樣的華盛頓特區,離這一對夫妻不遠的另一個社區有一位老人Thomas,他一生貢獻自己辦了一所名為Fishing School釣魚的學校(其實它不是真的學校,有點像是我們這裡的安親班,只是它是免費的),做的也是這樣的一件事。這位老人,學校取名釣魚,是因為一個大家都知道的理論:給孩子魚吃,不如教他們釣魚。於是,主持人決定感召前來幫助夫妻一家重建家園的義務建商,七天的時間內也同時為這一位老先生重新蓋這一個學校:因為這一所學校已經很舊、設備也很糟。
七天後,這對夫妻和這位老人都有了新的更大、更好的房子去做他們一生一直在奉獻的事。就像其中一位設計師說的,我們能做的就是蓋出最棒的房子。但是,這一家人可以因為有了這一棟最棒的房子,去無後顧之憂的做他們影響孩子的偉大的事。
看這一集的時候,我一直沒辦法不讓自己想到台灣的原住民、中國的貧窮省份那一些孩子們,和那一些像這對夫妻、這位老人一樣一直在默默奉獻的人。
從阿凡達、極端改造住家篇我看到了美國人怎樣利用他們的商業系統去做出影響力最大的事。我沒有一次看極端改造住家篇這一個節目不是被感動的哭到西哩嘩啦的。感動到哭的同時,它也讓我反思、它也讓我想成為他們的一員。
反關我們台灣人、中國人,愛絕對比美國人多、比美國人大。但是,可惜我們沒有一個這麼有效的商業化娛樂系統和組織,可以有效的利用它去成就可以影響世界的這一個目的。這一個系統,如果台灣人、中國人沒有不同,我們大概永遠沒有辦法讓人愉快、感動的去影響人。加上,我們對智慧財產的習慣偷竊行為已經覺得沒什麼了不起,我們的物質化將來也許會比西方人更嚴重。
或許,我們不需要從這麼樣的底層看事情。不過,希望至少台灣某一家電視台能把極端改造這一個電視節目引進台灣,讓我們都可以體驗到這每一星期一個家庭的故事,去取代那一些韓劇,讓台灣開始有個可以充滿感動和開始思考的電視節目可以固定收看。也許,因為有這一個節目,上班族可以因此有個理由不用強迫自己加班、每個家庭有個理由可以聚在一起一起感動、每一個人有個理由……..。
我昨天為什麼悶呢?是因為這一個過年的關係。因為幾乎每一天與家人團聚、與朋友打牌,好多天沒有看好看的電視影集。當我看完了極端改造住家篇,流了一堆傻淚水silly tears,一點都不悶之後,我才找到了答案!
昨天悶悶的,但是在睡覺前聽到了這一首歌,我心裡知道,它不是意外!
推薦音樂:
I’d Wait For Life – Take That (連接YouTube)
(選自“Beautiful World”專輯)
因為祖母的衰老越來越嚴重、大小便失禁、記憶力變差,但是她拗的特質不變,不承認失禁、不讓人替她穿尿布或貼用孕婦衛生棉,家裡的女傭必須整天陪著她。所以,今年過年後算是替爸媽分憂,洗衣服、家裡打掃自己要動手做了。
後天要出門去深圳,所以今天雖然還是又濕又冷,趕忙的把衣服洗了。洗完後做了兩件事,這兩件事做完,答案就找到了。
第一件事是泡咖啡。第二件事是看電影和電視。電影看的是阿凡達Avatar,電視看的是極端改造住家篇Extreme Makeover Home Edition。
其實阿凡達一開始上映,在宏碁上班的三姐就幫我留了一張票去看。但是之前在電影院看過的預告片讓我完全沒有慾望想看。因為它的宣傳是強調這是一部花了大錢在動畫上的大製作電影。對於電腦做出來的東西,我實在沒興趣。後來,除了還是讓我沒興趣的媒體持續報導它的賣座多好之外的消息,我看到了有人討論劇情裡的一句話:I see you (我看見你了)。是這一句話我很有體驗的話讓我想看一看阿凡達是部什麼樣的電影。當然,為了不讓我白花時間,我先做了一些研究。我知道劇情是關於人類到一個外星球和當地納美人之間發生的故事。知道這一些資訊,其實對我的判斷一點幫助都沒有。最後,還是決定看了再說。
這一部電影的劇情是有它的公式。這次地球人變為外星人去入侵另一個星球。很容易讓人想到兩三百年前美國人在美國大陸欺凌印地安人的歷史。當中,公式來了,有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壞蛋主謀、無知的凶狠殺手。有用良知主導的無懼英雄、簡單的草根人物、和在關鍵時刻扭轉故事的地下英雌。當然,還有個性特立獨行、讓人喜愛的女主角。
前兩個小時,我只被動畫的豐富呈現吸引。在第一次男女主角講出:I See You的時候,我沒什麼感覺。是電影的最後半小時,當地球人摧毀了納美人的最重要的東西時,我想到了Michael Jackson的The Earth Song拍的音樂錄影帶當時帶給我的震撼,我開始心中的一股難過席捲而來,眼淚開始不停的流。到了電影最後,女主角和男主角相遇,是那一個做了正確的無懼選擇讓他們本體在一起的那一剎那,我體驗到了導演兼編劇的James Cameron為什麼要耗資這多的人力、金錢和時間在這一部電影上。這麼簡單但是重要的訊息,必須用最商業的手法,才能傳達給最多的人。當然,這一句:我看見你了!他最後藉由男女主角的相遇傳達出來的意義是那麼深、那麼遠、那麼簡單,同時對人類的因為貪婪而彼此睜眼殘殺、荼害地球這一個母親也最出了最嚴厲的指控。
之前看了金球獎的頒獎,對這一部電影能得到那麼多大獎不能理解的我,看完之後可以懂了。這是一部二十一世紀的與狼共舞Dances With Wolves。只是,狼這一部片描繪的只是美國人對印地安人的侵略關係。阿凡達則是巧妙的用地球人與納美人的故事,讓每一個物質導向的、可能因貪婪而喪失了良知的人都能對號入座,期許能被喚醒。我不知道多少的觀眾發現這其中的教育意味,但是,我要向James Cameron喝采的是,他做到了用最商業的手法讓最多人能去看見他想要傳達的重要訊息。我也要對這一位導演說:I See You, James!
後來看的電視節目Extreme Makeover Home Edition極端改造住家篇,我一個月之前曾提到過ㄧ集的內容及觀看後的分享。這一集上星期天才播出的主角是一對黑人夫妻The Tripps,他們把自己的家提供給社區的孩子下課後有個正面的環境可以繼續學習和成長。
多年前我在美國費城唸碩士。記得有一個星期天買了一份Philadelphia Enquirer費城詢問報的星期天版Sunday Paper。裡頭有一則對該城市占了60%人口的黑人做了特別報導。至今令我難忘,當時看了讓我咋舌的統計數字是:80%的黑人成年人做過牢,50%的黑人小孩父親正在服刑。70%的黑人小孩看到自己的未來是在牢裡。這樣的情形在美國某些地方應該沒什麼大的改變。這一集故事的地點華盛頓特區的某一個社區也是這樣,這是讓這一對受過大學教育的夫婦會做這一件事的背景。
節目過了一半,其中一位主持人發現在同樣的華盛頓特區,離這一對夫妻不遠的另一個社區有一位老人Thomas,他一生貢獻自己辦了一所名為Fishing School釣魚的學校(其實它不是真的學校,有點像是我們這裡的安親班,只是它是免費的),做的也是這樣的一件事。這位老人,學校取名釣魚,是因為一個大家都知道的理論:給孩子魚吃,不如教他們釣魚。於是,主持人決定感召前來幫助夫妻一家重建家園的義務建商,七天的時間內也同時為這一位老先生重新蓋這一個學校:因為這一所學校已經很舊、設備也很糟。
七天後,這對夫妻和這位老人都有了新的更大、更好的房子去做他們一生一直在奉獻的事。就像其中一位設計師說的,我們能做的就是蓋出最棒的房子。但是,這一家人可以因為有了這一棟最棒的房子,去無後顧之憂的做他們影響孩子的偉大的事。
看這一集的時候,我一直沒辦法不讓自己想到台灣的原住民、中國的貧窮省份那一些孩子們,和那一些像這對夫妻、這位老人一樣一直在默默奉獻的人。
從阿凡達、極端改造住家篇我看到了美國人怎樣利用他們的商業系統去做出影響力最大的事。我沒有一次看極端改造住家篇這一個節目不是被感動的哭到西哩嘩啦的。感動到哭的同時,它也讓我反思、它也讓我想成為他們的一員。
反關我們台灣人、中國人,愛絕對比美國人多、比美國人大。但是,可惜我們沒有一個這麼有效的商業化娛樂系統和組織,可以有效的利用它去成就可以影響世界的這一個目的。這一個系統,如果台灣人、中國人沒有不同,我們大概永遠沒有辦法讓人愉快、感動的去影響人。加上,我們對智慧財產的習慣偷竊行為已經覺得沒什麼了不起,我們的物質化將來也許會比西方人更嚴重。
或許,我們不需要從這麼樣的底層看事情。不過,希望至少台灣某一家電視台能把極端改造這一個電視節目引進台灣,讓我們都可以體驗到這每一星期一個家庭的故事,去取代那一些韓劇,讓台灣開始有個可以充滿感動和開始思考的電視節目可以固定收看。也許,因為有這一個節目,上班族可以因此有個理由不用強迫自己加班、每個家庭有個理由可以聚在一起一起感動、每一個人有個理由……..。
我昨天為什麼悶呢?是因為這一個過年的關係。因為幾乎每一天與家人團聚、與朋友打牌,好多天沒有看好看的電視影集。當我看完了極端改造住家篇,流了一堆傻淚水silly tears,一點都不悶之後,我才找到了答案!
昨天悶悶的,但是在睡覺前聽到了這一首歌,我心裡知道,它不是意外!
推薦音樂:
I’d Wait For Life – Take That (連接YouTube)
(選自“Beautiful World”專輯)
2月18日:也許腦子累了
今天坐下來已經兩個小時了,但腦袋還是空空的,沒有什麼可以分享;或是這麼說吧,腦子覺得累了。這是今年初以來第一次有這樣的現象。
不然寫寫今天一天的流程吧。
早上檢查郵件,發現Cara寄給了我她的新的個人網站。好漂亮的網站,我看了挺欣喜的。因今天沒有時間仔細瀏覽,決定明天好好的看完再回給她我的心得。Cara信上說我是她第一個告知這一個網站的朋友,這對我意義非凡。
然後我把昨天部落格寫的內容寄給了姪子、大姐和小妹。晚上小妹回了mail給我,謝謝我踏出了第一步。星期天一早我就要去深圳,還有兩天的時間,希望姪子能想懂了,找我。
下午,好朋友Geoffrey約了兩個人來家裡打牌,在幫他們在樓下停車的時候,原本已把車開走的的老爸突然又倒車回來,後車燈撞到了電線桿破了,然後,也沒說什麼又把車開走了。我覺得有些心疼。
晚上打完了牌,今天沒輸沒贏,但是打完了牌,送朋友下樓拿車,忘了帶鑰匙。但是,門已經被最後離開的其中一個人反鎖了起來。這下子只好跑到樓下爸媽那裏拿備用鑰匙。吵醒了媽很過意不去。
是不是因為今天下午爸的車燈撞破了,晚上又吵醒媽讓我懶懶的呢,也許是吧!朋友走了以後,收拾家裡,想想對麻將的熱變的好低。收麻將桌的時候突然問自己,下一次打不知道要什麼時候了。
之後,就是坐在這裡了。今天一天,沒什麼體驗。天氣很濕冷,對我來說,過年已經結束,明天決定一個人靜一靜。
不然寫寫今天一天的流程吧。
早上檢查郵件,發現Cara寄給了我她的新的個人網站。好漂亮的網站,我看了挺欣喜的。因今天沒有時間仔細瀏覽,決定明天好好的看完再回給她我的心得。Cara信上說我是她第一個告知這一個網站的朋友,這對我意義非凡。
然後我把昨天部落格寫的內容寄給了姪子、大姐和小妹。晚上小妹回了mail給我,謝謝我踏出了第一步。星期天一早我就要去深圳,還有兩天的時間,希望姪子能想懂了,找我。
下午,好朋友Geoffrey約了兩個人來家裡打牌,在幫他們在樓下停車的時候,原本已把車開走的的老爸突然又倒車回來,後車燈撞到了電線桿破了,然後,也沒說什麼又把車開走了。我覺得有些心疼。
晚上打完了牌,今天沒輸沒贏,但是打完了牌,送朋友下樓拿車,忘了帶鑰匙。但是,門已經被最後離開的其中一個人反鎖了起來。這下子只好跑到樓下爸媽那裏拿備用鑰匙。吵醒了媽很過意不去。
是不是因為今天下午爸的車燈撞破了,晚上又吵醒媽讓我懶懶的呢,也許是吧!朋友走了以後,收拾家裡,想想對麻將的熱變的好低。收麻將桌的時候突然問自己,下一次打不知道要什麼時候了。
之後,就是坐在這裡了。今天一天,沒什麼體驗。天氣很濕冷,對我來說,過年已經結束,明天決定一個人靜一靜。
2/17/2010
2月17日:地雷爆炸了!
人的一生當中,一定會有一些時刻,某一個人的行為按到你的按鈕,讓你像是被觸動的地雷,瞬間爆炸。但是,這一顆地雷,今天讓我看到怎樣的順著它讓它爆,同時也能夠有所領悟。
今天這個人就是我的大姪子。事件很簡單,中午三姐請我們全家二十個人在陽明山上吃飯。大姊的兩個孩子和小妹搭我的車。所有人都及時出門了,但是大姪子才洗好澡、準備穿衣服。我在樓下等得不耐煩(此時地雷已被啟動)發現,大姪子有他的問題,已經讓他自己不開心了很久,今天看來,拖拖拉拉,我想他應該是不想參加今天的聚會,也不想和他媽說實話。加上,再等他下去會讓其他人(特別是爸媽)等。所以,地雷爆了,這次,我沒像過去一樣邊生氣邊等,然後等到了他上車再訓他一頓。這一次,我直接走人,要他真想參加的話坐計程車上山。當然,這一個挑戰對他是嚴厲了一些。但是,我這一次不讓這一個晚輩這樣用迂迴的方式對待任何的家人,包括我在內。
車開了以後,打了個電話給大姊,對她心平氣和的說,我沒載大姪子。當然,那時,我的內心對大姪子他這樣的呈現非常不以為然,即使我換了一個做法,把他當作一個負責任的成年人對待他,心裡還是很不爽。
車開到陽明山,心裡也平靜了下來,這時就可以仔細想一想,我的地雷為什麼爆炸。原來,這個大姪子現在的呈現,好像全世界都欠他的,和我高中大學時幾乎一模一樣。我那時的焦點在我爸爸的身上,覺得他老是找我麻煩。現在的大姪子,人生的最大不滿也是在他老爸身上:那一位在他丈人眼裡事業失敗、婚姻失敗、也沒盡到扶養三個孩子責任的男人,讓我的大姪子沒有一個完整的家。這也姪子身上背負了來自他父親的失敗,來自他的外祖父母三不五時會不經意的將他們對他父親的不滿,說出來倒在他身上。這樣的壓力、和想實踐親手把家人連結起來卻做不到的失敗,讓我這一位敏感的大姪子,當他和家人在一起的時候,像是一隻不說話生悶氣的刺蝟,自己不開心,其他人也對他更多看法。
我心裡是懂這個大姪子的。因為,這一隻刺蝟我也當了好多年。所以,我也陸續用了一些方法想和他連結,讓他說一說心裡的話。但是,他總是讓我吃閉門羹。這一點,過去我能體諒。但是,當他今天用消極的拖拉方式,表達這樣的不滿,這一次我選擇不去滿足他這樣的做法後面一直不直接溝通的訊息:你們都欠我!
另外,我這次已經決定讓他這樣的狀態自然的去發展。我想等到他真的想面對他自己問題的時候,也許他會發現其實家人都在期待他改變、期待他開心的生活,也有一些家人一直想在他身邊支持他做這樣的改變,這些人至少包括了我、大姊和小妹。如果,他一直不面對這個對他人生影響最大的問題,任何人的雞婆,都會掉入他玩的這一個表面消極,內心積極憎恨的遊戲。
晚上吃飯的時候,全家人除了四姐,所有人都在家裡聚在一起。我看見了大姪子,心裡想既然他會在家,應該可以有機會讓他聊一聊今天中午的事,或是他自己,或其他人都好,只要他願意聊。於是,我主動叫他吃飯。但是他的反應是當作沒看到。這一刻,我心裡當然有一股衝動想當著全家人面前訓他一頓。但是,我選擇事後再讓大姐知道吧。同時,我發現,大姪子的感召力很強,他匆匆的夾完菜回到他房間一個人自己吃飯,這過程,全家十多人,沒有一個人和他有互動。這一個姪子心裡生病了,但是要治好很簡單。他必須願意不同才有可能。
當然,對大姪子的關心我不會間斷,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大姊。我必須承認,大姊在我生命中的順位大過這個姪子。我也知道,大姐對他也下了一些功夫,但是,我也明白,大姐不是姪子的問題所在,現在大姐越對他關心,只是越成為他情緒上的出口。大姪子,希望你看的到,因為你對父親的失望,他一年和你在一起的時間可能不到一星期,但是你把其他不和他在一起的所有日子裡,將那一些對他的不滿丟在其他還關心你的人身上。這樣付出最大代價的只是你的人際關係和不開心的能量。這樣的生活我也經歷了很多年,其實,那些年,我在過的日子只是在證明我不值得被愛。相對的,我也不願意去接受其他人的愛。這樣的代價,其實是因為我從來沒去接受我父親是一個甚麼樣的人,和我們沒有我想要的關係,和我是誰一點關係都沒有。
其實今天是一個很棒的事件。因為,姪子的這一些動作按到了我的按鈕,讓我知道它的原因何在、意義何在。我也許是全家人當中唯一和他有相同經歷的人。我走過來的路程,應該可以讓姪子付出代價的時間更短一點,恢復更快一些。所以,在收到姪子想要不同的意願之前,我把今天的過程記錄了下來,把這一篇文章也寄給他和大姐,當作一封信。剩下來,就等姪子自己的決定和選擇了!
有一首描寫父子之間的歌叫“Father And Son”,是Cat Stevens在60年代寫的歌。除了他之外,Boyzone也翻唱過。但是我最有感覺的版本是鄉村音樂的傳奇人物Johnny Cash在他過世前灌錄和Fiona Apple合唱的版本。Johnny Cash原本在美國歌壇的地位已經很備受尊崇,但是在他人生六十多歲加入非主流唱片公司American後,一連錄製的五張美國人American系列作品,讓他的地位在七十多歲過世時達到最高潮。甚至他和太太June Carter Cash的故事在他過世後被拍成了一部成功的商業片Walk The Line。
其實每一個父親都希望自己的兒子有個好的家庭,傳承自己的姓,讓家族延續。這一個傳續已久的價值觀,簡單,但是不一定能夠實現。父親,通常代表著的也是個不敏感、粗線條、以自己為中心的人。這對一個感覺細膩的兒子會是一個很大的痛苦。但是,不妨用另一個角度看;只要這一個父親願意放下對兒子期許的重擔,而兒子願意去接受這一個父親就算是花了一輩子的努力也不見得能找到兒子的心門門口,彼此放過彼此,也許自由天堂的門就跟著打開。至少,這麼多年來,父子關係一直僵持的我和老爸,似乎最近已經拿到這一扇門的鑰匙,放過彼此,反而更貼近。
推薦音樂:
Father And Son – Johnny Cash with Fiona Apple (連接YouTube)
(選自“Unearthed”專輯)
今天這個人就是我的大姪子。事件很簡單,中午三姐請我們全家二十個人在陽明山上吃飯。大姊的兩個孩子和小妹搭我的車。所有人都及時出門了,但是大姪子才洗好澡、準備穿衣服。我在樓下等得不耐煩(此時地雷已被啟動)發現,大姪子有他的問題,已經讓他自己不開心了很久,今天看來,拖拖拉拉,我想他應該是不想參加今天的聚會,也不想和他媽說實話。加上,再等他下去會讓其他人(特別是爸媽)等。所以,地雷爆了,這次,我沒像過去一樣邊生氣邊等,然後等到了他上車再訓他一頓。這一次,我直接走人,要他真想參加的話坐計程車上山。當然,這一個挑戰對他是嚴厲了一些。但是,我這一次不讓這一個晚輩這樣用迂迴的方式對待任何的家人,包括我在內。
車開了以後,打了個電話給大姊,對她心平氣和的說,我沒載大姪子。當然,那時,我的內心對大姪子他這樣的呈現非常不以為然,即使我換了一個做法,把他當作一個負責任的成年人對待他,心裡還是很不爽。
車開到陽明山,心裡也平靜了下來,這時就可以仔細想一想,我的地雷為什麼爆炸。原來,這個大姪子現在的呈現,好像全世界都欠他的,和我高中大學時幾乎一模一樣。我那時的焦點在我爸爸的身上,覺得他老是找我麻煩。現在的大姪子,人生的最大不滿也是在他老爸身上:那一位在他丈人眼裡事業失敗、婚姻失敗、也沒盡到扶養三個孩子責任的男人,讓我的大姪子沒有一個完整的家。這也姪子身上背負了來自他父親的失敗,來自他的外祖父母三不五時會不經意的將他們對他父親的不滿,說出來倒在他身上。這樣的壓力、和想實踐親手把家人連結起來卻做不到的失敗,讓我這一位敏感的大姪子,當他和家人在一起的時候,像是一隻不說話生悶氣的刺蝟,自己不開心,其他人也對他更多看法。
我心裡是懂這個大姪子的。因為,這一隻刺蝟我也當了好多年。所以,我也陸續用了一些方法想和他連結,讓他說一說心裡的話。但是,他總是讓我吃閉門羹。這一點,過去我能體諒。但是,當他今天用消極的拖拉方式,表達這樣的不滿,這一次我選擇不去滿足他這樣的做法後面一直不直接溝通的訊息:你們都欠我!
另外,我這次已經決定讓他這樣的狀態自然的去發展。我想等到他真的想面對他自己問題的時候,也許他會發現其實家人都在期待他改變、期待他開心的生活,也有一些家人一直想在他身邊支持他做這樣的改變,這些人至少包括了我、大姊和小妹。如果,他一直不面對這個對他人生影響最大的問題,任何人的雞婆,都會掉入他玩的這一個表面消極,內心積極憎恨的遊戲。
晚上吃飯的時候,全家人除了四姐,所有人都在家裡聚在一起。我看見了大姪子,心裡想既然他會在家,應該可以有機會讓他聊一聊今天中午的事,或是他自己,或其他人都好,只要他願意聊。於是,我主動叫他吃飯。但是他的反應是當作沒看到。這一刻,我心裡當然有一股衝動想當著全家人面前訓他一頓。但是,我選擇事後再讓大姐知道吧。同時,我發現,大姪子的感召力很強,他匆匆的夾完菜回到他房間一個人自己吃飯,這過程,全家十多人,沒有一個人和他有互動。這一個姪子心裡生病了,但是要治好很簡單。他必須願意不同才有可能。
當然,對大姪子的關心我不會間斷,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大姊。我必須承認,大姊在我生命中的順位大過這個姪子。我也知道,大姐對他也下了一些功夫,但是,我也明白,大姐不是姪子的問題所在,現在大姐越對他關心,只是越成為他情緒上的出口。大姪子,希望你看的到,因為你對父親的失望,他一年和你在一起的時間可能不到一星期,但是你把其他不和他在一起的所有日子裡,將那一些對他的不滿丟在其他還關心你的人身上。這樣付出最大代價的只是你的人際關係和不開心的能量。這樣的生活我也經歷了很多年,其實,那些年,我在過的日子只是在證明我不值得被愛。相對的,我也不願意去接受其他人的愛。這樣的代價,其實是因為我從來沒去接受我父親是一個甚麼樣的人,和我們沒有我想要的關係,和我是誰一點關係都沒有。
其實今天是一個很棒的事件。因為,姪子的這一些動作按到了我的按鈕,讓我知道它的原因何在、意義何在。我也許是全家人當中唯一和他有相同經歷的人。我走過來的路程,應該可以讓姪子付出代價的時間更短一點,恢復更快一些。所以,在收到姪子想要不同的意願之前,我把今天的過程記錄了下來,把這一篇文章也寄給他和大姐,當作一封信。剩下來,就等姪子自己的決定和選擇了!
有一首描寫父子之間的歌叫“Father And Son”,是Cat Stevens在60年代寫的歌。除了他之外,Boyzone也翻唱過。但是我最有感覺的版本是鄉村音樂的傳奇人物Johnny Cash在他過世前灌錄和Fiona Apple合唱的版本。Johnny Cash原本在美國歌壇的地位已經很備受尊崇,但是在他人生六十多歲加入非主流唱片公司American後,一連錄製的五張美國人American系列作品,讓他的地位在七十多歲過世時達到最高潮。甚至他和太太June Carter Cash的故事在他過世後被拍成了一部成功的商業片Walk The Line。
其實每一個父親都希望自己的兒子有個好的家庭,傳承自己的姓,讓家族延續。這一個傳續已久的價值觀,簡單,但是不一定能夠實現。父親,通常代表著的也是個不敏感、粗線條、以自己為中心的人。這對一個感覺細膩的兒子會是一個很大的痛苦。但是,不妨用另一個角度看;只要這一個父親願意放下對兒子期許的重擔,而兒子願意去接受這一個父親就算是花了一輩子的努力也不見得能找到兒子的心門門口,彼此放過彼此,也許自由天堂的門就跟著打開。至少,這麼多年來,父子關係一直僵持的我和老爸,似乎最近已經拿到這一扇門的鑰匙,放過彼此,反而更貼近。
推薦音樂:
Father And Son – Johnny Cash with Fiona Apple (連接YouTube)
(選自“Unearthed”專輯)
2月16日:意外的驚喜
過年前兩天,在博客來網站看到了一本書:管好小聲音。當下決定一定要買來看一看。哪有那麼巧!我這一年多來一直在想要寫的書,就有人把它出版了。當下訂了這一本書,心態上是有點酸葡萄,但是也急於想知道,我一直找不到頭緒整理出來成為一本書的理論,別人到底是怎麼寫出來,怎麼辦到的。
書在大年初一當天早上收到了。順便稱讚一下台灣人的精神,快遞連大過年的都沒有停止工作,繼續為企業和消費者服務,真了不起。書收到了幾天,一直到今天初三才有機會讀一下。讀這一本書的機緣也很巧妙。在寫部落格之前,我在安裝一個印表機軟體,可是一直有問題,也搞了很久、等了很久。原本就想寫和這一本書的關係,可是那時候還沒開始讀它。後來,因為必須要等,於是,把書拿起來讀。這一讀,我完全丟掉了心裡的酸葡萄。
在買這一本書的時候,我把自己和作者擺在同一個水平的位置,看了二十頁左右開始吧,我的心態一百八十度轉彎,我完全投入在它的內容裡。天啊,它簡直完全用邏輯系統把我過去一年多的經歷和心得,完完全全的用簡單的文字替我整理出來。更棒的是,我開始在我的腦裡組織我自己。簡單的說,它已經開始讓我和我的“豬”關係變的簡單,也讓我看到我可以更有效率的管理我的“豬”。這一本書,如果是我寫的,我的書名本來就想訂為“別讓你的豬吃定你”,和作者訂的標題“管好小聲音The Little Voice”,真的是同出一轍。哈哈,太有趣了。我說的豬和他說的小聲音都是我們做成長訓練用的比喻。
我還沒讀完這一本書,沒辦法再多提什麼。但是,有另一個時間上的巧合正在發生。今天確定要在星期天的一早到深圳和我的未來導師夥伴見面,談談我們未來的合作。現在,我決定會在和他見面前把這一本書讀完。這一本書,我有直覺它會支持到我如何把我這一年多來為自己的不同所做的努力,化為行動,往自己的未來想要的方向邁進。
讀這一本書沒讀到多少(目前只看到第四十五頁),可是已經可以體驗到作者的真誠。也許是因為我和他的經歷相似,也都走在這一條成長訓練的路上,對他的人的體驗會更敏感些,對它的文字內容,吸收的也相對比較快。真的有一種感覺,這一本書在這一個時間點接觸到,它簡直是為我量身訂做的。我好像漸漸的讓自己的能量和宇宙接軌。
我正讀到的,剛好可以幫我排除心裡仍有的負面的聲音,這些聲音我也正想能有效率的去處理好,所以,今天在此停筆。真的是有意思的晚上!
今天也去了一趟誠品,意外驚喜的看到我很喜歡的德國團體Boney M.七零年代末出的三張專輯重新出版,當然給它們買下來加入我的collection裡。其中,特別是1976年的這一張專輯”Take The Heat Off Of Me”裡的Sunny這一首歌,帶給我很獨特美好的國中回憶。這一首歌,是我國一時我們家老爸買的第一套音響,第一次播放,從附贈的黑膠唱盤放出來的第一首歌。那個回憶很甜、很興奮。還記得那是一種我終於可以開始擁有我所愛的東西、可以開始藉由擁有唱片去累積我愛的音樂,再也不用苦等它們從收音機裡播出來。那是一種自由,對未來充滿期待的喜悅。
某個程度上來說,今晚是有時光倒流的濃濃體驗!
推薦音樂:
Sunny – Boney M. (連接YouTube)
(選自“Take The Heat Off Of Me”專輯)
書在大年初一當天早上收到了。順便稱讚一下台灣人的精神,快遞連大過年的都沒有停止工作,繼續為企業和消費者服務,真了不起。書收到了幾天,一直到今天初三才有機會讀一下。讀這一本書的機緣也很巧妙。在寫部落格之前,我在安裝一個印表機軟體,可是一直有問題,也搞了很久、等了很久。原本就想寫和這一本書的關係,可是那時候還沒開始讀它。後來,因為必須要等,於是,把書拿起來讀。這一讀,我完全丟掉了心裡的酸葡萄。
在買這一本書的時候,我把自己和作者擺在同一個水平的位置,看了二十頁左右開始吧,我的心態一百八十度轉彎,我完全投入在它的內容裡。天啊,它簡直完全用邏輯系統把我過去一年多的經歷和心得,完完全全的用簡單的文字替我整理出來。更棒的是,我開始在我的腦裡組織我自己。簡單的說,它已經開始讓我和我的“豬”關係變的簡單,也讓我看到我可以更有效率的管理我的“豬”。這一本書,如果是我寫的,我的書名本來就想訂為“別讓你的豬吃定你”,和作者訂的標題“管好小聲音The Little Voice”,真的是同出一轍。哈哈,太有趣了。我說的豬和他說的小聲音都是我們做成長訓練用的比喻。
我還沒讀完這一本書,沒辦法再多提什麼。但是,有另一個時間上的巧合正在發生。今天確定要在星期天的一早到深圳和我的未來導師夥伴見面,談談我們未來的合作。現在,我決定會在和他見面前把這一本書讀完。這一本書,我有直覺它會支持到我如何把我這一年多來為自己的不同所做的努力,化為行動,往自己的未來想要的方向邁進。
讀這一本書沒讀到多少(目前只看到第四十五頁),可是已經可以體驗到作者的真誠。也許是因為我和他的經歷相似,也都走在這一條成長訓練的路上,對他的人的體驗會更敏感些,對它的文字內容,吸收的也相對比較快。真的有一種感覺,這一本書在這一個時間點接觸到,它簡直是為我量身訂做的。我好像漸漸的讓自己的能量和宇宙接軌。
我正讀到的,剛好可以幫我排除心裡仍有的負面的聲音,這些聲音我也正想能有效率的去處理好,所以,今天在此停筆。真的是有意思的晚上!
今天也去了一趟誠品,意外驚喜的看到我很喜歡的德國團體Boney M.七零年代末出的三張專輯重新出版,當然給它們買下來加入我的collection裡。其中,特別是1976年的這一張專輯”Take The Heat Off Of Me”裡的Sunny這一首歌,帶給我很獨特美好的國中回憶。這一首歌,是我國一時我們家老爸買的第一套音響,第一次播放,從附贈的黑膠唱盤放出來的第一首歌。那個回憶很甜、很興奮。還記得那是一種我終於可以開始擁有我所愛的東西、可以開始藉由擁有唱片去累積我愛的音樂,再也不用苦等它們從收音機裡播出來。那是一種自由,對未來充滿期待的喜悅。
某個程度上來說,今晚是有時光倒流的濃濃體驗!
推薦音樂:
Sunny – Boney M. (連接YouTube)
(選自“Take The Heat Off Of Me”專輯)
2/16/2010
2月15日:話說開就開心的family
這一句話是剛剛才上線的小妹在她的MSN messenger上留的一句話。這句話可以用來完美的詮釋大年初二的今天家裡發生的事。
原來老媽怪怪的幾天了。今天幾個姐姐們回娘家,中午在外頭餐廳吃飯,然後回家準備看我前一陣子從大家那裏蒐集來的三百多張老照片,把它弄成了電腦檔案,準備用電視播放。
平常時,老媽都會跟著大夥兒起鬨,但是,今天,她卻說要先睡午覺。我們幾個兄弟姐妹還是先把這個照片播放看完了,讓媽先去好好的睡覺。過程中,我們彼此互相回憶、互相糗對方,好不熱鬧。同時,我也為大家泡咖啡、泡茶。看完了後,老爸、老弟和兩位姊夫上桌打牌。同時,我們剩下的姊弟妹六個就聊到了老媽的不對勁。這時,才聽小妹說,因為老媽最近覺得大姐看到她臉都臭臭的,所以不開心。當然,這話,媽也沒對大姐說。就和過去一樣,老媽把這事放在心裡,感覺顯現在臉上。
當然,我們又看見了一個機會支持老媽了。於是,我們決定除了我之外,其他女士們去找在樓下不上來的老媽。一個小時後,四姊起來叫大家準備吃晚飯。我問她處理的如何了。四姊簡單的說了:OK了!我知道警報解除了。
我沒去問細節和過程,只知道就如我對老媽的了解,讓她把話說出來就沒事了。聽他們後來稍微的用開玩笑的方式描述,大姐聽媽說完了之後,給老媽擁抱了一下。聽到是這樣,我想一切都完美了。
這兩天對於四十多歲,處在人生這一點的我和姊弟們,面對六七十將近七八十歲的父母親和今年九十七歲的祖母,有個很深的體驗。和爸媽應對,要把他們當成teenager,因為他們高興就很好,不爽了會搞叛逆。至於祖母呢,對她則要像和對待baby嬰兒一樣的有耐心。所有對父母的期望,要像養育一個孩子長大的反方向對待,當他們年紀越大,所有的期望跟著變更低。
記得看過作家吳若權、王文華提到他們的父母,總是體驗到一種莫名的悲情和難受。我很慶幸,就像老爸在除夕夜說的,我們真的很幸福。當然,老爸除夕夜也用一些象徵性的話讓我們知道,他們不會再為我們操心,就像我們兄弟姐妹已經運做了近半年想看到的結果,這是真正的福氣。但是,這個結果不是白白的自然發生,它是來自一個想法、一個意念之後,進而成為我們兄弟姐妹的共同願景,在不同的時機點、不同的事件發生時,把握機會,集體扮演不同角色,讓它發生。重要的事,不管發生的是什麼事,都沒有人有錯。一個家庭,開心不高興都會有,但是,沒有人有錯。
就像小妹寫的,我們是一個話說開就開心的家庭。這過程,我們沒有讓戲劇化的情況發生,我們做的只是在當下把握機會,讓應該說出來的話被說出。今年有了一個很棒的開始。
今天從下午到剛剛家人的離開,我也是忙了一整天。這樣的無條件付出讓對我重要的人開心,讓我心滿滿的坐在這裡寫下了這一天。當然,我的豬還是很忙的。牠不習慣我今天這樣,對已經發生的好事開始有點牢騷。我懂,因為這些小時候渴望沒看到的東西,即使今天創造者是我,多年前已經決心成為一位受詛咒的受害者的這一隻豬,根本不管現實是怎麼一回事,牠習慣性的對好事不爽,今晚我得再好好練習忽略牠這些負面的對話。
今天老爸打牌時,我特地挑了夏川里美的音樂。我從小自有記憶以來,每一天都是在老爸強力大聲播放的日本演歌音樂中醒來。那是我小時候的鬧鐘,也是老爸獨特的讓我們起床的方法。雖然這樣的耳濡目染,對我學習日文的能力一點都沒幫助到。但也許,我身上真的流著來自老爸影響我愛音樂如癡的血液。
推薦音樂:
再見了~謝謝你 – 夏川里美 (連接YouTube)
(選自“夏川里美 亞洲之風精選集”專輯)
原來老媽怪怪的幾天了。今天幾個姐姐們回娘家,中午在外頭餐廳吃飯,然後回家準備看我前一陣子從大家那裏蒐集來的三百多張老照片,把它弄成了電腦檔案,準備用電視播放。
平常時,老媽都會跟著大夥兒起鬨,但是,今天,她卻說要先睡午覺。我們幾個兄弟姐妹還是先把這個照片播放看完了,讓媽先去好好的睡覺。過程中,我們彼此互相回憶、互相糗對方,好不熱鬧。同時,我也為大家泡咖啡、泡茶。看完了後,老爸、老弟和兩位姊夫上桌打牌。同時,我們剩下的姊弟妹六個就聊到了老媽的不對勁。這時,才聽小妹說,因為老媽最近覺得大姐看到她臉都臭臭的,所以不開心。當然,這話,媽也沒對大姐說。就和過去一樣,老媽把這事放在心裡,感覺顯現在臉上。
當然,我們又看見了一個機會支持老媽了。於是,我們決定除了我之外,其他女士們去找在樓下不上來的老媽。一個小時後,四姊起來叫大家準備吃晚飯。我問她處理的如何了。四姊簡單的說了:OK了!我知道警報解除了。
我沒去問細節和過程,只知道就如我對老媽的了解,讓她把話說出來就沒事了。聽他們後來稍微的用開玩笑的方式描述,大姐聽媽說完了之後,給老媽擁抱了一下。聽到是這樣,我想一切都完美了。
這兩天對於四十多歲,處在人生這一點的我和姊弟們,面對六七十將近七八十歲的父母親和今年九十七歲的祖母,有個很深的體驗。和爸媽應對,要把他們當成teenager,因為他們高興就很好,不爽了會搞叛逆。至於祖母呢,對她則要像和對待baby嬰兒一樣的有耐心。所有對父母的期望,要像養育一個孩子長大的反方向對待,當他們年紀越大,所有的期望跟著變更低。
記得看過作家吳若權、王文華提到他們的父母,總是體驗到一種莫名的悲情和難受。我很慶幸,就像老爸在除夕夜說的,我們真的很幸福。當然,老爸除夕夜也用一些象徵性的話讓我們知道,他們不會再為我們操心,就像我們兄弟姐妹已經運做了近半年想看到的結果,這是真正的福氣。但是,這個結果不是白白的自然發生,它是來自一個想法、一個意念之後,進而成為我們兄弟姐妹的共同願景,在不同的時機點、不同的事件發生時,把握機會,集體扮演不同角色,讓它發生。重要的事,不管發生的是什麼事,都沒有人有錯。一個家庭,開心不高興都會有,但是,沒有人有錯。
就像小妹寫的,我們是一個話說開就開心的家庭。這過程,我們沒有讓戲劇化的情況發生,我們做的只是在當下把握機會,讓應該說出來的話被說出。今年有了一個很棒的開始。
今天從下午到剛剛家人的離開,我也是忙了一整天。這樣的無條件付出讓對我重要的人開心,讓我心滿滿的坐在這裡寫下了這一天。當然,我的豬還是很忙的。牠不習慣我今天這樣,對已經發生的好事開始有點牢騷。我懂,因為這些小時候渴望沒看到的東西,即使今天創造者是我,多年前已經決心成為一位受詛咒的受害者的這一隻豬,根本不管現實是怎麼一回事,牠習慣性的對好事不爽,今晚我得再好好練習忽略牠這些負面的對話。
今天老爸打牌時,我特地挑了夏川里美的音樂。我從小自有記憶以來,每一天都是在老爸強力大聲播放的日本演歌音樂中醒來。那是我小時候的鬧鐘,也是老爸獨特的讓我們起床的方法。雖然這樣的耳濡目染,對我學習日文的能力一點都沒幫助到。但也許,我身上真的流著來自老爸影響我愛音樂如癡的血液。
推薦音樂:
再見了~謝謝你 – 夏川里美 (連接YouTube)
(選自“夏川里美 亞洲之風精選集”專輯)
2/15/2010
2月14日:從打麻將學不到的事
每年過年大概都會打上三場麻將。一場是除夕夜吃完年夜飯後和老爸、老弟和姊夫或小妹摸個幾圈。再來就是初一的重頭戲,和好朋友打的見花見字的比較刺激的麻將。
其實仔細想想,麻將打了二十多年,真的事輸得多,贏的少。去年麻將打了大概五、六次,全都沒贏過。年初曾提到輸了一場麻將的事。那一次,我還是沒學到麻將怎麼打才會贏。但是,那一天讓我醒覺到一件事,表面上我是個非常在乎輸贏的人,實際上,在我的潛意識裡,我根本不想贏。我和贏這一件事有著很奇怪的關係。比起贏這一件事,我更在乎人們喜不喜歡我,我的呈現是不是可以讓人喜歡。
過年前,朋友約了初一的今天打牌。今天過程,真的很有趣,對我而言,牌打了十二小時,我從頭醒覺到尾。我似乎從這高低起伏,輸贏迭起的過程中,真真切切的去了解了我和贏的關係是怎麼一回事。
一開始,我發現我對今天的打牌沒有什麼對別的期待。重要的事,我沒有怎樣特別去set up今天的牌桌。過去,我總是在朋友來之前,把它弄到最好,因為我不是期待人們的稱讚,而是不要他人的評論。這一點醒覺看見,我是有些驚訝的。
牌一開打,我當然是想贏的。簡單記錄,這十二小時的過程是,一開始小贏,打了四個小時後,輸到籌碼快光了,然後一路掙扎要讓自己先沒有輸,這個掙扎的過程又過了六小時。這六小時我也有最多的看見。最後兩小時,我開始真的平靜,心裡對於每一局的牌都只有一個信念:我相信一切“牌”都有它的安排,即使牌站起來,腦子就會主動的分析、決定哪支牌該留、哪支牌該丟。但是,我決定和我的豬做一個約定,不要去想,順著排再當下決定。
這一次,我的豬很有默契的躺在那裡,自己吵的時候,會自己喊停。最後四圈牌我打的很舒服,最後是贏了。
打牌是教不到我什麼事的。是我運用了這個機會去深一層的了解我和輸贏的真正關係。當我願意臣服於自己的焦點是:寧可輸,也不要人不喜歡。當這一點清楚的時候,自我矛盾、對其他人的贏的不舒服,都會清清楚楚的在內心交戰。今天我能做到了的一點就是,我開始做什麼、說什麼、想什麼都要從對自己誠實開始。這樣過程經過了十二個小時,我總算開始有點懂得這是怎麼一回事。
贏和要不要他人喜歡其實是兩回事。四十多年來,我把它們搞混了。過去二十多年的成年人生活沒搞懂的,今天從新開始。
打完牌後,iPod剛好傳來一首我把它歸類是那一種聽了會想飛的歌。這類的歌開車在高速公路上一個人聽是個很棒的享受!
推薦音樂:
Shattered – O.A.R. (連接YouTube)
(選自“All Sides”專輯)
其實仔細想想,麻將打了二十多年,真的事輸得多,贏的少。去年麻將打了大概五、六次,全都沒贏過。年初曾提到輸了一場麻將的事。那一次,我還是沒學到麻將怎麼打才會贏。但是,那一天讓我醒覺到一件事,表面上我是個非常在乎輸贏的人,實際上,在我的潛意識裡,我根本不想贏。我和贏這一件事有著很奇怪的關係。比起贏這一件事,我更在乎人們喜不喜歡我,我的呈現是不是可以讓人喜歡。
過年前,朋友約了初一的今天打牌。今天過程,真的很有趣,對我而言,牌打了十二小時,我從頭醒覺到尾。我似乎從這高低起伏,輸贏迭起的過程中,真真切切的去了解了我和贏的關係是怎麼一回事。
一開始,我發現我對今天的打牌沒有什麼對別的期待。重要的事,我沒有怎樣特別去set up今天的牌桌。過去,我總是在朋友來之前,把它弄到最好,因為我不是期待人們的稱讚,而是不要他人的評論。這一點醒覺看見,我是有些驚訝的。
牌一開打,我當然是想贏的。簡單記錄,這十二小時的過程是,一開始小贏,打了四個小時後,輸到籌碼快光了,然後一路掙扎要讓自己先沒有輸,這個掙扎的過程又過了六小時。這六小時我也有最多的看見。最後兩小時,我開始真的平靜,心裡對於每一局的牌都只有一個信念:我相信一切“牌”都有它的安排,即使牌站起來,腦子就會主動的分析、決定哪支牌該留、哪支牌該丟。但是,我決定和我的豬做一個約定,不要去想,順著排再當下決定。
這一次,我的豬很有默契的躺在那裡,自己吵的時候,會自己喊停。最後四圈牌我打的很舒服,最後是贏了。
打牌是教不到我什麼事的。是我運用了這個機會去深一層的了解我和輸贏的真正關係。當我願意臣服於自己的焦點是:寧可輸,也不要人不喜歡。當這一點清楚的時候,自我矛盾、對其他人的贏的不舒服,都會清清楚楚的在內心交戰。今天我能做到了的一點就是,我開始做什麼、說什麼、想什麼都要從對自己誠實開始。這樣過程經過了十二個小時,我總算開始有點懂得這是怎麼一回事。
贏和要不要他人喜歡其實是兩回事。四十多年來,我把它們搞混了。過去二十多年的成年人生活沒搞懂的,今天從新開始。
打完牌後,iPod剛好傳來一首我把它歸類是那一種聽了會想飛的歌。這類的歌開車在高速公路上一個人聽是個很棒的享受!
推薦音樂:
Shattered – O.A.R. (連接YouTube)
(選自“All Sides”專輯)
2/13/2010
2月13日:我的顏色
一部棒的電視劇具備的條件是它的劇情,首先讓你能當下完全的能投入、感受,但又不著痕跡的讓你想到自己的過去;同時,這也是最難得的,就是讓你也看到你的未來圖像,一個你心裡渴望的、開始相信可以不同的、值得的未來。
美國的電視劇每年有三大節日,所有的影集一定會跟著它們去創作當集的內容,依照時間順序,分別是情人節(Valentine’s Fay)、感恩節(Thanksgiving)和聖誕節加新年(Christmas & New Year)。
這星期天就是情人節,在我這星期看了的電視劇裡,唯一讓我感受到完全符合棒的電視劇就是標題為 “情人節慘案Valentine’s Day Massacre”的實習醫生Grey’s Anatomy。
標題為慘案,是描述情人節這一天晚上,西雅圖一個有名的餐廳突然倒塌,用餐的客人幾乎都受傷送到醫院。這集的劇情自然是以描繪感情為主軸,而且它幾乎能涵蓋了所有的感情面向。
從放在心中十多年的暗戀;感情為人帶來改變;勇敢的接受新的墜入情網機會;原本兩個好朋友,因為誠實溝通出過去曾經互相愛慕、卻錯過而造成尷尬,但掙扎這重拾過去的好友關係;在夫妻關係中怎樣保有彼此的原色,選擇面對注定的改變但是卻不犧牲;失戀後渴望改變但是還能仰頭向前;一個想藉由女兒的懷孕想重頭扮演好父親角色的單身男子是怎樣的由興奮的期待轉為失望。這一個將近小時的影集,每一段的角色和腳本,被發揮得淋漓盡致。難怪這一部影集播了六年,還是每一集的播出都讓人滿心期待。
當然的,在看的時候,我每一刻都完全的投入劇情。我跟著每一位角色的對白開心、感動、難過、後悔、失望。這其中有三個互動的角色,讓我看到了我自己在親蜜關係裡是怎樣的呈現我自己,還有如何的要對方在這一段關係裡跟著我呈現。
這三個角色應該都是五、六十歲的人了。他們是一對結婚十五年的夫妻,和餐廳的服務生。在這一對夫妻結婚前,這位太太每星期都至少要來到這一家餐廳一次。那時候,這位服務生都會介紹她新的菜,而她每一次來都會點他推薦的菜。在這位服務生的眼裡,她是一個有冒險精神的人,不會妥協於平凡。後來,他出現了。他也在這個餐廳向她求婚,服務生目睹了這一切,但是從來沒讓她知道他對她的感覺。結婚後,這一對夫妻還是固定每星期一到兩次來到這一家餐廳。服務生還是同一個人。在服務生眼中,這位太太變了,他們每一次都點一樣的東西,而且漸漸的彼此的話也越來越少。服務生覺得是這一位先生改變了太太,改變了她的顏色。
餐廳在情人節意外倒塌,三個人都受傷被送到醫院。先生傷勢嚴重,被送進了開刀房。服務生買通醫生讓他和那一位太太待在同一間病房。無意中,服務生對醫生訴說他對她十多年來沒說的心裡話,還有觀察到她的變化,都被她聽到了。
但是,最後,走的是這一位因為腦部突然出血的服務生。在劇中,這位太太告訴醫生,她沒有被她的先生改變了她,她先生知道她愛的是什麼,有改變是她的選擇。而且她必須每一天都做這樣的選擇。因為這是一段她做了選擇了婚姻。
過去我在我的親密關係裡頭,扮演的都是一個主導關係要走到哪裡的人。是不是這樣,我讓我愛的人改變了他原來的顏色?而他是不是也選擇讓這樣的事發生,而不是出於被迫,我不知道。一段關係,每一天都面臨選擇。一段關係裡,應該沒有所謂的被迫。當兩個人都清楚做了選擇,取與捨,後面藏著的才是這一段關係真正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前天開始,樓下弟弟家的網路連線出了問題。由於我們家有四層樓都共用我申請的網路門號。弟弟這幾天忙著要修好這一個問題。同時,因為只有我這一層樓的接收還穩定,姪子、姪女甚至小妹都會到我這裡來上網。一時間,我的客廳變的很熱鬧。我笑說,我家已經變成了網咖。突然間,我的空間多了很多人,我發現,我已經很久沒有和人這樣的共處在我自己私密的空間了。這個體驗我是很開心的。但是,這一次,我讓他們在這一個空間做他們自己的事,我也不同,因為,我讓我自己做我自己的事,而不去管我能為他們做什麼。過去,我會讓自己去為他們做一些事,做那一些我認為對他們好的事,比如準備吃的、喝的。這一點小事,我看到了我自以為體貼,但是後面是一種控制的心態。這個過程中,其實,我忘了服務我自己。
過去的親密關係我也是這樣。這麼說吧,我展現我的顏色是藉由讓別人身上出現我要的顏色來感到滿足。現在,也許是多懂了一些,我的顏色和其他人是沒有關係的。
今天也是除夕。我期望將過去一年新的醒覺、學習用在虎虎生威的一年。所有的不同,從我展現我自己的顏色開始。
關於兩人關係的歌,最能打動我的是那一些描述一對老人經歷多年,卻能看著彼此的眼睛,仍然看到愛的影子。Ben Folds有一首“The Luckiest”,十年聽下來,仍是我的最愛。送給全天下因為擁有彼此而不會孤單的伴侶們,或是在人生路上仍然相信愛的可能,而在勇敢追求的人!
推薦音樂:
The Luckiest – Ben Folds (連接YouTube)
(選自“Rockin’ The Suburbs”專輯)
美國的電視劇每年有三大節日,所有的影集一定會跟著它們去創作當集的內容,依照時間順序,分別是情人節(Valentine’s Fay)、感恩節(Thanksgiving)和聖誕節加新年(Christmas & New Year)。
這星期天就是情人節,在我這星期看了的電視劇裡,唯一讓我感受到完全符合棒的電視劇就是標題為 “情人節慘案Valentine’s Day Massacre”的實習醫生Grey’s Anatomy。
標題為慘案,是描述情人節這一天晚上,西雅圖一個有名的餐廳突然倒塌,用餐的客人幾乎都受傷送到醫院。這集的劇情自然是以描繪感情為主軸,而且它幾乎能涵蓋了所有的感情面向。
從放在心中十多年的暗戀;感情為人帶來改變;勇敢的接受新的墜入情網機會;原本兩個好朋友,因為誠實溝通出過去曾經互相愛慕、卻錯過而造成尷尬,但掙扎這重拾過去的好友關係;在夫妻關係中怎樣保有彼此的原色,選擇面對注定的改變但是卻不犧牲;失戀後渴望改變但是還能仰頭向前;一個想藉由女兒的懷孕想重頭扮演好父親角色的單身男子是怎樣的由興奮的期待轉為失望。這一個將近小時的影集,每一段的角色和腳本,被發揮得淋漓盡致。難怪這一部影集播了六年,還是每一集的播出都讓人滿心期待。
當然的,在看的時候,我每一刻都完全的投入劇情。我跟著每一位角色的對白開心、感動、難過、後悔、失望。這其中有三個互動的角色,讓我看到了我自己在親蜜關係裡是怎樣的呈現我自己,還有如何的要對方在這一段關係裡跟著我呈現。
這三個角色應該都是五、六十歲的人了。他們是一對結婚十五年的夫妻,和餐廳的服務生。在這一對夫妻結婚前,這位太太每星期都至少要來到這一家餐廳一次。那時候,這位服務生都會介紹她新的菜,而她每一次來都會點他推薦的菜。在這位服務生的眼裡,她是一個有冒險精神的人,不會妥協於平凡。後來,他出現了。他也在這個餐廳向她求婚,服務生目睹了這一切,但是從來沒讓她知道他對她的感覺。結婚後,這一對夫妻還是固定每星期一到兩次來到這一家餐廳。服務生還是同一個人。在服務生眼中,這位太太變了,他們每一次都點一樣的東西,而且漸漸的彼此的話也越來越少。服務生覺得是這一位先生改變了太太,改變了她的顏色。
餐廳在情人節意外倒塌,三個人都受傷被送到醫院。先生傷勢嚴重,被送進了開刀房。服務生買通醫生讓他和那一位太太待在同一間病房。無意中,服務生對醫生訴說他對她十多年來沒說的心裡話,還有觀察到她的變化,都被她聽到了。
但是,最後,走的是這一位因為腦部突然出血的服務生。在劇中,這位太太告訴醫生,她沒有被她的先生改變了她,她先生知道她愛的是什麼,有改變是她的選擇。而且她必須每一天都做這樣的選擇。因為這是一段她做了選擇了婚姻。
過去我在我的親密關係裡頭,扮演的都是一個主導關係要走到哪裡的人。是不是這樣,我讓我愛的人改變了他原來的顏色?而他是不是也選擇讓這樣的事發生,而不是出於被迫,我不知道。一段關係,每一天都面臨選擇。一段關係裡,應該沒有所謂的被迫。當兩個人都清楚做了選擇,取與捨,後面藏著的才是這一段關係真正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前天開始,樓下弟弟家的網路連線出了問題。由於我們家有四層樓都共用我申請的網路門號。弟弟這幾天忙著要修好這一個問題。同時,因為只有我這一層樓的接收還穩定,姪子、姪女甚至小妹都會到我這裡來上網。一時間,我的客廳變的很熱鬧。我笑說,我家已經變成了網咖。突然間,我的空間多了很多人,我發現,我已經很久沒有和人這樣的共處在我自己私密的空間了。這個體驗我是很開心的。但是,這一次,我讓他們在這一個空間做他們自己的事,我也不同,因為,我讓我自己做我自己的事,而不去管我能為他們做什麼。過去,我會讓自己去為他們做一些事,做那一些我認為對他們好的事,比如準備吃的、喝的。這一點小事,我看到了我自以為體貼,但是後面是一種控制的心態。這個過程中,其實,我忘了服務我自己。
過去的親密關係我也是這樣。這麼說吧,我展現我的顏色是藉由讓別人身上出現我要的顏色來感到滿足。現在,也許是多懂了一些,我的顏色和其他人是沒有關係的。
今天也是除夕。我期望將過去一年新的醒覺、學習用在虎虎生威的一年。所有的不同,從我展現我自己的顏色開始。
關於兩人關係的歌,最能打動我的是那一些描述一對老人經歷多年,卻能看著彼此的眼睛,仍然看到愛的影子。Ben Folds有一首“The Luckiest”,十年聽下來,仍是我的最愛。送給全天下因為擁有彼此而不會孤單的伴侶們,或是在人生路上仍然相信愛的可能,而在勇敢追求的人!
推薦音樂:
The Luckiest – Ben Folds (連接YouTube)
(選自“Rockin’ The Suburbs”專輯)
2/12/2010
2月12日:真的要先罵一罵
明天就是牛年的尾巴。新的一年就要開始。我們中國老祖先留下來的黃曆,這個智慧,它很準確的反映大自然的運行。人的能量運轉,你會發現和黃歷的相關很密切。生活起居想要依照天體的運行,黃曆是一個很有效的參考。
那這個和罵人有什麼關係呢?我心裡有一個聲音,很有關係!而且應該把今天看到的事件拿出來說一說。算是,對舊的告別,對新年的期望。
昨天天氣開始變了。台灣是島國,我們的生活應該已經習慣了受天氣劇烈變化的影響。昨天,台灣的空中交通嚴重地受到變天的影響。電視報導一位要返回金門過年的男子,對這一個天氣導致的他的不便,對著鏡頭大罵:金門縣政府不知道在幹什麼!
看到這一則新聞,我以他也是一個台灣人為恥。我最近體驗到,當人生活不如意時指責他人的錯成為第一個自動化反應,慢慢的要變成台灣人的特質了。這背後的原因是因為,選舉的結果。這十幾年下來,一直在強調人民最大,導致一切意外的發生,政黨的兩方已經學會一件事,誰在野,就可以拿這一件事當籌碼,用攻擊執政的人的手段,去寄望取得下一次當權的機會。討好人民的同時,老百姓也變成籌碼。這種讓對方輸,才可以讓自己的贏的心態,成為台灣的普遍價值觀。同時,它也寵壞台灣人,讓台灣人可以像這一位金門同胞,自己要的東西得不到,罵政府就對了。
讓我們跳開自己是台灣人來看。這種天災其實正在全世界發生。華盛頓的大雪讓很多想離開首府回家的民眾,一困就是好多天,沒聽到、看到這樣的人在罵人。這是一個民主國家的狀況。極權國家中國,目前六個省也正逢過年前的天災。當然,那裡也沒有這樣的報導。我們不敢說這些地方的人都這麼的有素養。但起碼,沒看到媒體對這樣的人和事覺得有報導的價值。所以,該罵的,還有媒體。但是,也該誇獎這一個媒體,如果這一個報導會讓台灣人開始反思的話。也許,我們應該可以做的是,從重新思考台灣的選舉這一件事的意義開始。同時,還有一件事可以做。
台灣的這一個現象,傳送給所有華人關於台灣人的訊息是負面的,也是讓他們可以更加鄙視我們的證據。我想我們正在創造一個榜樣給全世界,台灣的路行不通、台灣人不值得學習。有了這樣的新聞,如果全世界看到了,你踏出了台灣的門,你會成為這一個金門人的分身,你可以想像的到外面的人會怎麼看你。你可以認為這個人和你沒關係,可以你卻要為漠視他的行為,在有機會離開這一塊土地時,在異鄉體驗到忽視要付出的代價。
所以,臺灣人如果是這樣的呈現,該罵。另一個問題是,在討好文化氾濫的今天的台灣,誰會開始導正我們的價值觀,這事情它是急迫的、重要的。政府會做嗎?在野黨會做嗎?媒體會做嗎?
另一則新聞,是一位大學生被警察捉到,正在上載霹靂布袋戲的連續劇讓人免費下載。被捉後,霹靂台要求這個大學生賠償他們新台幣兩億元的損失。這一個孩子為什麼會每天花這麼多時間這麼做呢?看了報導的另一個數字,大概有譜了。這個大學生的這一個讓人免費下載的網站,很紅,有二十多萬的閱覽人次。這種虛擬出來的受歡迎的假象,讓這一個孩子花了多少生命的時間做這一件他可能根本壓根沒想到的侵害了他人權益的事。他不自知的犧牲他人的利益,而去獲得一個虛有的歡迎,是不是代表台灣的孩子現有的價值觀呢?
我曾寫過,我對台灣人最大的憂心是下一代沒有“擁有音樂要付費”的觀念。過去,台灣人因為我們的音樂創意蓬勃,在華人世界有著受尊敬的地位。另外我們當時經歷的是我們社會的蓬勃、充滿生氣和希望。這一點優勢和現象,已經是日暮西山了。台灣人有喜歡快速成功、沒耐心的特質,過去加上台灣人的肯拼、有韌性,讓我們可以以身為一個台灣人為榮。現在,要擔憂的是,前面的特質還在,後面的特質在削弱。網路對台灣人最大的創傷會是我們對智慧的尊重越來越薄弱。我們變的短視、冷漠、笑貧不笑娼。我們的焦點開始集中在有錢人怎樣過生活。
台灣人,我們要讓自己驕傲的、為榮的還有什麼?如果你也開始擔心,恭喜你,還來得及,要開始當壞人,該罵的就罵。如果你認命了,是一個cynical的人,
消極的認為台灣就這樣了,也沒關係,請你留意自己是不是感覺已經麻痺就好。
罵的差不多了。可是,還有一個人該罵,那ㄧ個人就是我。你不喜歡罵這一個字,我對它有不同的看法。
當我願意因為我的世界裡出現了讓我罵的人,而告訴我自己也應該被罵,能量一瞬間就可能可以產生正面的轉換。事實是,這些現象的發生是一次又一次的機會讓我自我反省。和我生長在這同一塊土地的人出現了該被罵的狀態,它是提醒我,我也有這樣的特質。這個坐不到飛機返鄉的人,他把挫折發洩在最容易責怪,而且不敢反抗他的縣政府上,讓我想我自己也一定是這樣,要他不同,我必須從自己的改變做起。
那一個笨到無以覆加,將他人的智慧財產,放在自己的網站大方的去和陌生人分享的大學生,是否也提醒我,心裡對其他人的努力仍然不夠尊重。是不是這也想讓我看見,我討好別人,要人喜歡我已經沒有該煞車的界線。他是不是反映著我花了一堆生命的時間,要越多的人喜歡我越好,數字,變成了讓我盲目追逐的榮耀。
是的,我願意這樣去看待身邊發生的事都和我有關。身邊,已經沒有實體的界線來定義它了。因為科技,我的世界和這個地球上的每一個人已經是既遙遠,又近在眼前的距離。我眼睛看的到的,就是我的身邊。還有,如果有足夠的人數願意像我這樣看待世界,我相信,能量就可以開始改變這一個世界。
所以,讓我們靜下來想一下。是的,有些人、有些事是真的讓我們不開心、不高興、想罵。這些都是真的,而我們也應該讓自己經歷這一些情緒和行為。但是,這一些情緒和行為都有停止的時候。我們其實還能做的事,是這一些情緒和行為結束的時候,把它當一面鏡子,讓這一些在其他人生命中發生了事和人,教我們,我們還有自我進步、成長的空間和機會。
所以,能罵人、願意罵人原來是好的,原來它是我們可以開始不同的徵兆(sign)。罵完了、罵爽了,自我改變就有機會因為箭頭一百八十度轉向開始了。看到這個,是不是覺得人生的不舒服都變得有意義了呢?我是這麼的認為。
聽一首舒服的歌吧!Stephanie Says!能罵人,又能自醒,活的真好!
推薦音樂:
Stephanie Says – Lady & Bird (連接YouTube)
(選自“Lady & Bird”專輯)
那這個和罵人有什麼關係呢?我心裡有一個聲音,很有關係!而且應該把今天看到的事件拿出來說一說。算是,對舊的告別,對新年的期望。
昨天天氣開始變了。台灣是島國,我們的生活應該已經習慣了受天氣劇烈變化的影響。昨天,台灣的空中交通嚴重地受到變天的影響。電視報導一位要返回金門過年的男子,對這一個天氣導致的他的不便,對著鏡頭大罵:金門縣政府不知道在幹什麼!
看到這一則新聞,我以他也是一個台灣人為恥。我最近體驗到,當人生活不如意時指責他人的錯成為第一個自動化反應,慢慢的要變成台灣人的特質了。這背後的原因是因為,選舉的結果。這十幾年下來,一直在強調人民最大,導致一切意外的發生,政黨的兩方已經學會一件事,誰在野,就可以拿這一件事當籌碼,用攻擊執政的人的手段,去寄望取得下一次當權的機會。討好人民的同時,老百姓也變成籌碼。這種讓對方輸,才可以讓自己的贏的心態,成為台灣的普遍價值觀。同時,它也寵壞台灣人,讓台灣人可以像這一位金門同胞,自己要的東西得不到,罵政府就對了。
讓我們跳開自己是台灣人來看。這種天災其實正在全世界發生。華盛頓的大雪讓很多想離開首府回家的民眾,一困就是好多天,沒聽到、看到這樣的人在罵人。這是一個民主國家的狀況。極權國家中國,目前六個省也正逢過年前的天災。當然,那裡也沒有這樣的報導。我們不敢說這些地方的人都這麼的有素養。但起碼,沒看到媒體對這樣的人和事覺得有報導的價值。所以,該罵的,還有媒體。但是,也該誇獎這一個媒體,如果這一個報導會讓台灣人開始反思的話。也許,我們應該可以做的是,從重新思考台灣的選舉這一件事的意義開始。同時,還有一件事可以做。
台灣的這一個現象,傳送給所有華人關於台灣人的訊息是負面的,也是讓他們可以更加鄙視我們的證據。我想我們正在創造一個榜樣給全世界,台灣的路行不通、台灣人不值得學習。有了這樣的新聞,如果全世界看到了,你踏出了台灣的門,你會成為這一個金門人的分身,你可以想像的到外面的人會怎麼看你。你可以認為這個人和你沒關係,可以你卻要為漠視他的行為,在有機會離開這一塊土地時,在異鄉體驗到忽視要付出的代價。
所以,臺灣人如果是這樣的呈現,該罵。另一個問題是,在討好文化氾濫的今天的台灣,誰會開始導正我們的價值觀,這事情它是急迫的、重要的。政府會做嗎?在野黨會做嗎?媒體會做嗎?
另一則新聞,是一位大學生被警察捉到,正在上載霹靂布袋戲的連續劇讓人免費下載。被捉後,霹靂台要求這個大學生賠償他們新台幣兩億元的損失。這一個孩子為什麼會每天花這麼多時間這麼做呢?看了報導的另一個數字,大概有譜了。這個大學生的這一個讓人免費下載的網站,很紅,有二十多萬的閱覽人次。這種虛擬出來的受歡迎的假象,讓這一個孩子花了多少生命的時間做這一件他可能根本壓根沒想到的侵害了他人權益的事。他不自知的犧牲他人的利益,而去獲得一個虛有的歡迎,是不是代表台灣的孩子現有的價值觀呢?
我曾寫過,我對台灣人最大的憂心是下一代沒有“擁有音樂要付費”的觀念。過去,台灣人因為我們的音樂創意蓬勃,在華人世界有著受尊敬的地位。另外我們當時經歷的是我們社會的蓬勃、充滿生氣和希望。這一點優勢和現象,已經是日暮西山了。台灣人有喜歡快速成功、沒耐心的特質,過去加上台灣人的肯拼、有韌性,讓我們可以以身為一個台灣人為榮。現在,要擔憂的是,前面的特質還在,後面的特質在削弱。網路對台灣人最大的創傷會是我們對智慧的尊重越來越薄弱。我們變的短視、冷漠、笑貧不笑娼。我們的焦點開始集中在有錢人怎樣過生活。
台灣人,我們要讓自己驕傲的、為榮的還有什麼?如果你也開始擔心,恭喜你,還來得及,要開始當壞人,該罵的就罵。如果你認命了,是一個cynical的人,
消極的認為台灣就這樣了,也沒關係,請你留意自己是不是感覺已經麻痺就好。
罵的差不多了。可是,還有一個人該罵,那ㄧ個人就是我。你不喜歡罵這一個字,我對它有不同的看法。
當我願意因為我的世界裡出現了讓我罵的人,而告訴我自己也應該被罵,能量一瞬間就可能可以產生正面的轉換。事實是,這些現象的發生是一次又一次的機會讓我自我反省。和我生長在這同一塊土地的人出現了該被罵的狀態,它是提醒我,我也有這樣的特質。這個坐不到飛機返鄉的人,他把挫折發洩在最容易責怪,而且不敢反抗他的縣政府上,讓我想我自己也一定是這樣,要他不同,我必須從自己的改變做起。
那一個笨到無以覆加,將他人的智慧財產,放在自己的網站大方的去和陌生人分享的大學生,是否也提醒我,心裡對其他人的努力仍然不夠尊重。是不是這也想讓我看見,我討好別人,要人喜歡我已經沒有該煞車的界線。他是不是反映著我花了一堆生命的時間,要越多的人喜歡我越好,數字,變成了讓我盲目追逐的榮耀。
是的,我願意這樣去看待身邊發生的事都和我有關。身邊,已經沒有實體的界線來定義它了。因為科技,我的世界和這個地球上的每一個人已經是既遙遠,又近在眼前的距離。我眼睛看的到的,就是我的身邊。還有,如果有足夠的人數願意像我這樣看待世界,我相信,能量就可以開始改變這一個世界。
所以,讓我們靜下來想一下。是的,有些人、有些事是真的讓我們不開心、不高興、想罵。這些都是真的,而我們也應該讓自己經歷這一些情緒和行為。但是,這一些情緒和行為都有停止的時候。我們其實還能做的事,是這一些情緒和行為結束的時候,把它當一面鏡子,讓這一些在其他人生命中發生了事和人,教我們,我們還有自我進步、成長的空間和機會。
所以,能罵人、願意罵人原來是好的,原來它是我們可以開始不同的徵兆(sign)。罵完了、罵爽了,自我改變就有機會因為箭頭一百八十度轉向開始了。看到這個,是不是覺得人生的不舒服都變得有意義了呢?我是這麼的認為。
聽一首舒服的歌吧!Stephanie Says!能罵人,又能自醒,活的真好!
推薦音樂:
Stephanie Says – Lady & Bird (連接YouTube)
(選自“Lady & Bird”專輯)
2/11/2010
2月11日:我的部落格與蔡國強
我每一天都放一篇文章在部落格,這個簡單的承諾和動作,讓我看到了自己和自己,以及自己和他人的關係。我也看到了我人生的每一天。我每一天都是在過我自己想要的人生嗎?很難。就像我的部落格文章一樣,每一天都寫,都po,這個動作我每一天都是為我自己而做的嗎?當然不是。我部落格的文章為何而寫,它絲毫不差的反映出我每一天為什麼而過。
既然,我把文章放在部落格,而不是私密的日記簿,目的很清楚:我想要分享,因為部落格可能會有人來訪。而來訪的人,每一個人的目的也都不一樣。通常,來的人要嘛是意外,要嘛是新鮮。但是,很少有人會把每一天的焦點放在這一個不屬於自己的部落格身上。一旦造訪者的意外沒獲得滿足、帶著新鮮感來的人新鮮感不再了,甚或是,來訪的人要你知道他關心你,一旦他獲知你知道他來訪過了,這一些造訪就可能不再重複。如果,部落格是為了讓他人的欣賞而存在,它的靈魂一定會失落。人生也是這樣。
每一天,我都有機會接觸到人,他們對我的意義如何,是不是在乎我,常常和我在不在意他們有關係。或者說,我怎樣呈現、怎樣表達、怎樣思考,都和我在不在意他們對我的看法有關。
最近開始,我重新思考、安排的人生的優先順序。我的第一順位是,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所以發現,身邊的人存在的意義和我這一個清不清楚成反比。當我不清楚的過每一天,就自然會掉落到過去討好的洞裡,我失去的是我的靈魂。
我看著自己部落格的網頁還沒有什麼感覺。可是,當我看到將這一些所有文字儲存的word檔,才發現已經超過一百頁了。我這一生還從來沒能在短短的一個多月累積這麼多的文字給自己。這一個多月,我漸漸習慣了為自己而活的人生。
過去,我為了獲得掌聲而活,所以,它變成了一個我和自己追逐、競爭、比較的遊戲。那裡頭有輸有贏。這一次,部落格為自己做,多少字數不是問題,對我而言,我必須看待每一天都重要,每一天為自己用文字留下一些東西。為自己的生命做紀錄,原來是這麼的一回事。
由於,一開始我的定調就很清楚的告訴自己,這是一個不管有沒有人看,我都要持續做的事,所以,我已經把自己grounding的很好,讓我不受外在因素影響。無名的網站,會有閱覽的人數記錄,這對我的ego的確是一個挑戰。但是,這些數字也幫助我讓我每一天都重新建立和它的關係,或者說去建立一個最終和它可以一點都沒有的關係。
有時候,我也會偶而跳出去自己的部落格,去看看無名小子其他人在做什麼。結果,看到的是過去的我,每一天的盛裝,期待有人的青睞,更期待,我是人氣最旺的那一個。看看那一些年輕人張貼的照片,看的出來,那是一個一個極度渴望、用心塑造出來想要別人看見的樣子。弔詭的是,這麼多人每一個精心弄上去的照片,一路看下來,卻都變成了同一個樣子。
這一個一個部落格的背後,都有著一份被了解、被打分數後還能被接受的渴望。這個盡頭在哪裡呢?我希望,每一個部落格的主人都能看見,自己經營部落格的出發點和自己怎樣的過每一天其實是一模一樣。要從他人身上得到的滿足,越大的回應,饑渴感越大。
網路其實是讓人更透明,你可以隨時分享你在做什麼、聽什麼、想什麼。但是,說真的,who cares?但是,只要自己在乎,這一份透明是為了自己的自在,沒有訪客的園地,其實一樣是一塊肥沃的稻田。當然,只要是人,一塊沒人會踏上的肥沃土地,主人還是會失落的。這份失落,渴望的可以是質,也可以是量。它是先後的問題。
還記得我有一天曾瞥見到部落格的閱覽人數是10的時候,之後兩天,我開始把注意力放在這一個數字上。然後,我發現,心態開始受到影響。和我當天的生活狀態相同。但是,這個醒覺,我自己很快的就把自己修正回來。最近開始,我只要po上的文章,我也不再去讀它。漸漸的,我的樂趣在寫作的過程上。這樣的體驗,挺是自在的。當然,我唯一在意有沒有看我每一篇文章的人,是我的好朋友,Christine。因為,她答應我要看著我支持我讓今年的承諾實現。
這一個體驗,也漸漸的在我的生活上發生。我在意的人,我會開始做一些事,讓他們開始學著去欣賞人彼此的優點。因為我的這一個念頭,這個情況在我家裡漸漸的發生。我的家人,是我目前生活上唯一在意的人。接下來,我會讓這一個現象在我的工作上發生。這會是一個挑戰,但是,因為我們都是從事這方面訓練工作的人,這樣做,它的意義很大。
在我們的生活中,彼此的互動,很容易看的到要創造一個“在我的眼中你的一切都是好的”是多大的一個挑戰。昨天,我和朋友出門去看蔡國強的展覽。見面的時候,我的朋友發現我的頭髮沒再染了,問我。我告訴她,我現在很喜歡原來的樣子。接下來,她說的話,就把我們的世界分開了。她說:為什麼不染呢?有白頭髮看起來比較老。當然,我客氣的回她:我不想看起來年輕了。
我的朋友沒問題,我也沒問題。這個對話,就像我們平常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一樣,甲說了一件事,乙很無心的把自己的觀點表達給甲,完全不會去留意這一個表達其實給甲一個訊息:我不認同。當我們靜下來聽這一個對話,可以省思的是,乙的觀點對甲重要嗎?仔細想一想,當然不重要。問題是,甲需要乙的觀點嗎?如果甲沒主動提這一個對話主題,當然不需要。
這一個關係,最常出現的是在我們和家人的對話裡。因為,我們都被教育,只要長輩說你的不好,一定是為你好。這一點其實沒問題。但是,當我們的文化,變成支持長輩說什麼都對的時候,說不好的就會成為長輩看見晚輩唯一會說的話。這樣的薰陶,當晚輩變成長輩就會開始將這一種東西,傳承複製在自己和他人的關係上。
其實,有一個動作比說正面的話更有力量,那就是完全接受一個人。當你的家人、朋友決定做一件事,要關心他,可以做的是去了解他做這一件的原因,如果愛這一個人,去尊重他、相信他、表達對他完全的支持。要提供看法、見解,學會先得到他的同意。如果他不需要,保持沉默。因為即使你再有看法,硬要說出來,一定會創造出負面的能量給對方,而且只是在證明你的價值而已。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值得去做決定、去行動、去為結果負責。然後,從中學到經驗和經歷。
過去,我是一個雞婆的人。我會常常主動給人回應我的看見。當然,某一方面,我只是在著急我自己的好觀點白白浪費,這後面當然是在滿足我自己覺得自己很棒的ego。
古人說:道不同,不相為謀。當我的人生有了這一個清楚的目標,我會一路在我的世界裡去創造一個彼此尊重、彼此支持的世界。如果我的朋友和我一樣,她也有這樣的決心,我們那一天的簡單對話,會是一個很棒的機會來交流。但是,那一天,我們的世界開始有著明顯的不同。過去的我,會積極的和她溝通,現在,我會接受那一天就這樣。哪一天,我們的路要是能走在一起,每一件小事都會是我們彼此成長很好的過程。
我對我的部落格的期望很簡單。期望藉由她去吸引和我對人生有一樣正面渴望,同時也願意在生活上落實的人成為靈魂夥伴。當然,也冀望我自己經由這一天又一天的紀錄可以找出一套模式,為後來的人,在能量學習這一條路上,找到ㄧ個有效的調整方式,讓人可以在生命這一條路上,不論高低,都可以創造一個更大、更有價值的人生。
昨天看蔡國強的展覽,有一個很深的心得就是,他走出了一條三十年前沒人看好的路。三十年後,他成為了這一個領域的大師。我也從參觀這一個展覽看到,如果我沒能去參觀,我對蔡國強的印象永遠會停留在“放煙火的藝術家”這一個狹隘的認知上。
蔡國強的作品對我大的影響是讓我認識裝置藝術的震撼,而非僅是他使用火藥作畫,這一個被媒體過度強調的“特技”。他的“射虎”我看到了對人類控制地球、藉由科技過度侵犯大地之母的懦弱行為的控訴。“狼撞牆”我體驗到人盲從、和人彼此間對大的距離是那一道無形的牆。“海峽巨石”深深觸動我那一種人為制度分裂兩岸的無奈和隱藏的希望。“日本大船”廢墟船上,堆滿來自泉州的碎觀音像,讓我心碎的無以覆加。這一次,我體驗到了蔡國強的匠氣和悲天憫人的一顆心。
是的,部落格我會持續的為自己而寫。人生,我也會持續的為自己的理想而過。在我有限的能力,我願意持續的為無限未來,寬廣的人群,圓自己的夢。
去年美國一部讓人喜出望外的音樂電視劇“Glee”完滿的播完了第一季。它是一部讓一群在真實世界不被看好、被貼標籤為阿貓阿狗級的高中生,因為對音樂的熱愛,追求生命的光和熱的感人電視劇。它在劇中出現的第一首歌,鼓勵著有夢的人,永遠不要停止相信。
推薦音樂:
Don’t Stop Believing – Glee Cast (連接YouTube)
(選自“Glee The Music Volume 1”專輯)
既然,我把文章放在部落格,而不是私密的日記簿,目的很清楚:我想要分享,因為部落格可能會有人來訪。而來訪的人,每一個人的目的也都不一樣。通常,來的人要嘛是意外,要嘛是新鮮。但是,很少有人會把每一天的焦點放在這一個不屬於自己的部落格身上。一旦造訪者的意外沒獲得滿足、帶著新鮮感來的人新鮮感不再了,甚或是,來訪的人要你知道他關心你,一旦他獲知你知道他來訪過了,這一些造訪就可能不再重複。如果,部落格是為了讓他人的欣賞而存在,它的靈魂一定會失落。人生也是這樣。
每一天,我都有機會接觸到人,他們對我的意義如何,是不是在乎我,常常和我在不在意他們有關係。或者說,我怎樣呈現、怎樣表達、怎樣思考,都和我在不在意他們對我的看法有關。
最近開始,我重新思考、安排的人生的優先順序。我的第一順位是,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所以發現,身邊的人存在的意義和我這一個清不清楚成反比。當我不清楚的過每一天,就自然會掉落到過去討好的洞裡,我失去的是我的靈魂。
我看著自己部落格的網頁還沒有什麼感覺。可是,當我看到將這一些所有文字儲存的word檔,才發現已經超過一百頁了。我這一生還從來沒能在短短的一個多月累積這麼多的文字給自己。這一個多月,我漸漸習慣了為自己而活的人生。
過去,我為了獲得掌聲而活,所以,它變成了一個我和自己追逐、競爭、比較的遊戲。那裡頭有輸有贏。這一次,部落格為自己做,多少字數不是問題,對我而言,我必須看待每一天都重要,每一天為自己用文字留下一些東西。為自己的生命做紀錄,原來是這麼的一回事。
由於,一開始我的定調就很清楚的告訴自己,這是一個不管有沒有人看,我都要持續做的事,所以,我已經把自己grounding的很好,讓我不受外在因素影響。無名的網站,會有閱覽的人數記錄,這對我的ego的確是一個挑戰。但是,這些數字也幫助我讓我每一天都重新建立和它的關係,或者說去建立一個最終和它可以一點都沒有的關係。
有時候,我也會偶而跳出去自己的部落格,去看看無名小子其他人在做什麼。結果,看到的是過去的我,每一天的盛裝,期待有人的青睞,更期待,我是人氣最旺的那一個。看看那一些年輕人張貼的照片,看的出來,那是一個一個極度渴望、用心塑造出來想要別人看見的樣子。弔詭的是,這麼多人每一個精心弄上去的照片,一路看下來,卻都變成了同一個樣子。
這一個一個部落格的背後,都有著一份被了解、被打分數後還能被接受的渴望。這個盡頭在哪裡呢?我希望,每一個部落格的主人都能看見,自己經營部落格的出發點和自己怎樣的過每一天其實是一模一樣。要從他人身上得到的滿足,越大的回應,饑渴感越大。
網路其實是讓人更透明,你可以隨時分享你在做什麼、聽什麼、想什麼。但是,說真的,who cares?但是,只要自己在乎,這一份透明是為了自己的自在,沒有訪客的園地,其實一樣是一塊肥沃的稻田。當然,只要是人,一塊沒人會踏上的肥沃土地,主人還是會失落的。這份失落,渴望的可以是質,也可以是量。它是先後的問題。
還記得我有一天曾瞥見到部落格的閱覽人數是10的時候,之後兩天,我開始把注意力放在這一個數字上。然後,我發現,心態開始受到影響。和我當天的生活狀態相同。但是,這個醒覺,我自己很快的就把自己修正回來。最近開始,我只要po上的文章,我也不再去讀它。漸漸的,我的樂趣在寫作的過程上。這樣的體驗,挺是自在的。當然,我唯一在意有沒有看我每一篇文章的人,是我的好朋友,Christine。因為,她答應我要看著我支持我讓今年的承諾實現。
這一個體驗,也漸漸的在我的生活上發生。我在意的人,我會開始做一些事,讓他們開始學著去欣賞人彼此的優點。因為我的這一個念頭,這個情況在我家裡漸漸的發生。我的家人,是我目前生活上唯一在意的人。接下來,我會讓這一個現象在我的工作上發生。這會是一個挑戰,但是,因為我們都是從事這方面訓練工作的人,這樣做,它的意義很大。
在我們的生活中,彼此的互動,很容易看的到要創造一個“在我的眼中你的一切都是好的”是多大的一個挑戰。昨天,我和朋友出門去看蔡國強的展覽。見面的時候,我的朋友發現我的頭髮沒再染了,問我。我告訴她,我現在很喜歡原來的樣子。接下來,她說的話,就把我們的世界分開了。她說:為什麼不染呢?有白頭髮看起來比較老。當然,我客氣的回她:我不想看起來年輕了。
我的朋友沒問題,我也沒問題。這個對話,就像我們平常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一樣,甲說了一件事,乙很無心的把自己的觀點表達給甲,完全不會去留意這一個表達其實給甲一個訊息:我不認同。當我們靜下來聽這一個對話,可以省思的是,乙的觀點對甲重要嗎?仔細想一想,當然不重要。問題是,甲需要乙的觀點嗎?如果甲沒主動提這一個對話主題,當然不需要。
這一個關係,最常出現的是在我們和家人的對話裡。因為,我們都被教育,只要長輩說你的不好,一定是為你好。這一點其實沒問題。但是,當我們的文化,變成支持長輩說什麼都對的時候,說不好的就會成為長輩看見晚輩唯一會說的話。這樣的薰陶,當晚輩變成長輩就會開始將這一種東西,傳承複製在自己和他人的關係上。
其實,有一個動作比說正面的話更有力量,那就是完全接受一個人。當你的家人、朋友決定做一件事,要關心他,可以做的是去了解他做這一件的原因,如果愛這一個人,去尊重他、相信他、表達對他完全的支持。要提供看法、見解,學會先得到他的同意。如果他不需要,保持沉默。因為即使你再有看法,硬要說出來,一定會創造出負面的能量給對方,而且只是在證明你的價值而已。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值得去做決定、去行動、去為結果負責。然後,從中學到經驗和經歷。
過去,我是一個雞婆的人。我會常常主動給人回應我的看見。當然,某一方面,我只是在著急我自己的好觀點白白浪費,這後面當然是在滿足我自己覺得自己很棒的ego。
古人說:道不同,不相為謀。當我的人生有了這一個清楚的目標,我會一路在我的世界裡去創造一個彼此尊重、彼此支持的世界。如果我的朋友和我一樣,她也有這樣的決心,我們那一天的簡單對話,會是一個很棒的機會來交流。但是,那一天,我們的世界開始有著明顯的不同。過去的我,會積極的和她溝通,現在,我會接受那一天就這樣。哪一天,我們的路要是能走在一起,每一件小事都會是我們彼此成長很好的過程。
我對我的部落格的期望很簡單。期望藉由她去吸引和我對人生有一樣正面渴望,同時也願意在生活上落實的人成為靈魂夥伴。當然,也冀望我自己經由這一天又一天的紀錄可以找出一套模式,為後來的人,在能量學習這一條路上,找到ㄧ個有效的調整方式,讓人可以在生命這一條路上,不論高低,都可以創造一個更大、更有價值的人生。
昨天看蔡國強的展覽,有一個很深的心得就是,他走出了一條三十年前沒人看好的路。三十年後,他成為了這一個領域的大師。我也從參觀這一個展覽看到,如果我沒能去參觀,我對蔡國強的印象永遠會停留在“放煙火的藝術家”這一個狹隘的認知上。
蔡國強的作品對我大的影響是讓我認識裝置藝術的震撼,而非僅是他使用火藥作畫,這一個被媒體過度強調的“特技”。他的“射虎”我看到了對人類控制地球、藉由科技過度侵犯大地之母的懦弱行為的控訴。“狼撞牆”我體驗到人盲從、和人彼此間對大的距離是那一道無形的牆。“海峽巨石”深深觸動我那一種人為制度分裂兩岸的無奈和隱藏的希望。“日本大船”廢墟船上,堆滿來自泉州的碎觀音像,讓我心碎的無以覆加。這一次,我體驗到了蔡國強的匠氣和悲天憫人的一顆心。
是的,部落格我會持續的為自己而寫。人生,我也會持續的為自己的理想而過。在我有限的能力,我願意持續的為無限未來,寬廣的人群,圓自己的夢。
去年美國一部讓人喜出望外的音樂電視劇“Glee”完滿的播完了第一季。它是一部讓一群在真實世界不被看好、被貼標籤為阿貓阿狗級的高中生,因為對音樂的熱愛,追求生命的光和熱的感人電視劇。它在劇中出現的第一首歌,鼓勵著有夢的人,永遠不要停止相信。
推薦音樂:
Don’t Stop Believing – Glee Cast (連接YouTube)
(選自“Glee The Music Volume 1”專輯)
2/10/2010
2月10日:Honey, I’m full of shits!
這一星期把一部只有六集的影集在三天之內看完。三天看六集聽起來沒什麼了不起,因為一部好看的電視劇,過去我三天可以看三十集。但是,如果一部電視劇讓你抗拒看下去,但你又不甘心想把它看完,三天,算是很快了。
這一部電視劇叫做“Sinchornicity”(中國大陸把它翻譯為“罪戀曲”),英國的。它的故事其實算是挺可愛的:對二十幾歲的人來說可會這樣覺得的電視喜劇。但我覺得這部電視劇很扯。
它的故事是圍繞在三個人身上:Nathan, Jase和Fi (簡稱N、J、F好了)。N情不自禁愛上了他最好的朋友J的女朋友F。一天晚上,N和F發生了性關係。但是,同一天晚上,J在外面和另外一個男人(Mani,簡稱M)也搞在一起。這一件事,J後來誠實的告訴了好友N。但是,為了保護F不受到傷害,N開始對F說謊,同時為了不讓事情複雜,N也沒讓J知道他和他的女友上了床。
我說扯的是關於N怎樣替J對F說謊,不讓她知道J的事(後來J愛上M,可是同時又覺得愛F,於是他開始過著兩面的生活)。故事從這一點出發,讓我對故事的發展開始沒什麼興趣,因為我不會讓這樣的事發生。但是,Nathan開始扯謊,加上一連串的事件發生,我開始感興趣的是,這故事到底能扯到什麼程度?還有,我想藉由這一齣劇多了解這樣的人。
簡單的說,Nathan這一個主角,所有他的和Fi以及Jase的溝通都是full of shits!(一堆狗屎)。厲害的是,這一堆屎六集下來,一集比一集扯!看節目的人對於三個角色的真相當然很清楚,這是編劇的目的,但是,你不得不佩服,一個簡單的事,劇情可以把它搞的這麼複雜。這是一部讓我看了想停、又不想放棄的戲。最後,我對這一個full of shits的Nathan投降了!雖然知道這是一部戲,但是,我佩服、我佩服,我給它打敗了,因為我把它看完了。
在看這一部電視劇的過程,我不舒服的其實是Nathan這一個爛好人,為了保護他所愛的人不受傷,所開始撒下的漫天的謊。這一部戲,它是一部經典,一部描述以自己的想法為世界中心,掩蓋事實,以為謊話比較不會傷人的爛好人的世界經典。這過程中,當然,看戲的我看到每一個人都掙扎、都痛苦。但是,Nathan這樣錯了嗎? 我告訴你,編劇很賤,最後一集他給你兩個結局,讓你知道,編劇他沒有偏見。這是一齣喜劇,我到第六集,也就是最後一集才發現,我一集也沒笑過。Ha Ha,最好笑的應該是我笑不出來吧!
這個Nathan讓我想到一個朋友,他也是full of shits,而且和這個劇裡的情節幾乎一樣,他也會在他的關係裡說謊。我呢,我也常常是另外一種full of shits。這一些屎其實都是來自大腦的運作。說白了,就是把自己的世界當作宇宙的中心,硬要他人去按照自己的軌道運行。越覺得自己滿腹經綸、對事情越有看法的人,這樣的屎越多。這樣的人,常常會創造一種幻覺給自己:以為所有的狀況都在自己的掌握裡。
其實我這麼說不是不尊敬的意思。因為,它是人活著不可或缺的動力。大自然界裡,糞是很好的產生動力的燃料。身為一個人,要懂得怎麼去把這一堆屎化為動力。看,我剛剛又拉了一坨了!
有時把自己從生活中跳開,看看自己的行為模式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每每在這樣的跳開過程,看清楚自己的樣子,看把眼光移到他人身上的時候,看到真相的機會很大很大。
兩個人爭執、吵架,如果要停止這樣的情況,很簡單的一個方法,就是:誰先跳開這一個情境,然後能從容的說:Honey, I’m full of shits!這一個人就是這段關係裡的主人。人啊,能在任何情境下,把別人認為自己的缺點、過錯,自己包容的說出來,這也許就是西方幽默的力量!
推薦音樂:
Love The Loveless - Eels (連接YouTube)
(選自“Shootenanny!”專輯)
這一部電視劇叫做“Sinchornicity”(中國大陸把它翻譯為“罪戀曲”),英國的。它的故事其實算是挺可愛的:對二十幾歲的人來說可會這樣覺得的電視喜劇。但我覺得這部電視劇很扯。
它的故事是圍繞在三個人身上:Nathan, Jase和Fi (簡稱N、J、F好了)。N情不自禁愛上了他最好的朋友J的女朋友F。一天晚上,N和F發生了性關係。但是,同一天晚上,J在外面和另外一個男人(Mani,簡稱M)也搞在一起。這一件事,J後來誠實的告訴了好友N。但是,為了保護F不受到傷害,N開始對F說謊,同時為了不讓事情複雜,N也沒讓J知道他和他的女友上了床。
我說扯的是關於N怎樣替J對F說謊,不讓她知道J的事(後來J愛上M,可是同時又覺得愛F,於是他開始過著兩面的生活)。故事從這一點出發,讓我對故事的發展開始沒什麼興趣,因為我不會讓這樣的事發生。但是,Nathan開始扯謊,加上一連串的事件發生,我開始感興趣的是,這故事到底能扯到什麼程度?還有,我想藉由這一齣劇多了解這樣的人。
簡單的說,Nathan這一個主角,所有他的和Fi以及Jase的溝通都是full of shits!(一堆狗屎)。厲害的是,這一堆屎六集下來,一集比一集扯!看節目的人對於三個角色的真相當然很清楚,這是編劇的目的,但是,你不得不佩服,一個簡單的事,劇情可以把它搞的這麼複雜。這是一部讓我看了想停、又不想放棄的戲。最後,我對這一個full of shits的Nathan投降了!雖然知道這是一部戲,但是,我佩服、我佩服,我給它打敗了,因為我把它看完了。
在看這一部電視劇的過程,我不舒服的其實是Nathan這一個爛好人,為了保護他所愛的人不受傷,所開始撒下的漫天的謊。這一部戲,它是一部經典,一部描述以自己的想法為世界中心,掩蓋事實,以為謊話比較不會傷人的爛好人的世界經典。這過程中,當然,看戲的我看到每一個人都掙扎、都痛苦。但是,Nathan這樣錯了嗎? 我告訴你,編劇很賤,最後一集他給你兩個結局,讓你知道,編劇他沒有偏見。這是一齣喜劇,我到第六集,也就是最後一集才發現,我一集也沒笑過。Ha Ha,最好笑的應該是我笑不出來吧!
這個Nathan讓我想到一個朋友,他也是full of shits,而且和這個劇裡的情節幾乎一樣,他也會在他的關係裡說謊。我呢,我也常常是另外一種full of shits。這一些屎其實都是來自大腦的運作。說白了,就是把自己的世界當作宇宙的中心,硬要他人去按照自己的軌道運行。越覺得自己滿腹經綸、對事情越有看法的人,這樣的屎越多。這樣的人,常常會創造一種幻覺給自己:以為所有的狀況都在自己的掌握裡。
其實我這麼說不是不尊敬的意思。因為,它是人活著不可或缺的動力。大自然界裡,糞是很好的產生動力的燃料。身為一個人,要懂得怎麼去把這一堆屎化為動力。看,我剛剛又拉了一坨了!
有時把自己從生活中跳開,看看自己的行為模式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每每在這樣的跳開過程,看清楚自己的樣子,看把眼光移到他人身上的時候,看到真相的機會很大很大。
兩個人爭執、吵架,如果要停止這樣的情況,很簡單的一個方法,就是:誰先跳開這一個情境,然後能從容的說:Honey, I’m full of shits!這一個人就是這段關係裡的主人。人啊,能在任何情境下,把別人認為自己的缺點、過錯,自己包容的說出來,這也許就是西方幽默的力量!
推薦音樂:
Love The Loveless - Eels (連接YouTube)
(選自“Shootenanny!”專輯)
2/09/2010
2月9日:Greatest Love Of All
我的車子徹徹底底的修好了。而這一個徹徹底底居然拖了快兩年的時間才搞定。
怎麼說拖了兩年呢?兩年前,我的車有一天開上高速公路,發現了一個問題,右前輪在高速轉動的時候,聲音很大。當時,一位學員在我的車上,他告訴我應該是輪胎的問題。好的輪胎有時也會這樣,因為這樣的問題發生在他的車上過,車子應該沒事。我那時候忙,就先聽他的。
幾個月後,車子按照時間進原廠做例行保養。我把問題告訴福斯的技師,要他特別幫我檢查一下,車子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檢查的結果是:沒問題。當時,我想,就這樣吧!只是,這將近兩年的時間,原本很享受開高速公路的我,後來變得很痛苦,因為右前輪傳來的聲音真的大。我自己一個人開車還好,因為可以把音樂開的很大聲蓋掉噪音。但是,有其他人坐我的車的時候,那噪音就搞的我很尷尬了。
這一次檢查車子,因為技師的建議換了前面的兩個輪胎。這一換,技師發現輪軸早就壞了。昨天把輪軸換了以後,OMG,像是開新車,安靜極了!那這是上一次檢查車子的技師沒檢查出來的問題嗎?我沒有這樣看。
這一件事,我把它和我的生活連在一起,發現了一件事。這一個壞掉的輪軸,不就是過去將近兩年的我嗎!在我的人出了問題,出現噪音,跑不快的時候,當時不論是找業餘的,或是找專業的都看不出問題在哪裡。於是,我對於這一個“壞掉了”只好把它當成常態,學習去忽略它。“壞了”找不出原因,不是誰的錯,是要學會包容的跟它在一起。
人生是這樣。人都有“壞掉”的時候。在“壞掉”的時候,應該耐心等待“轉好”的時候。這一次買新電腦、修車是我這一年多來做的對自己“轉好”的事。因為這樣,我發現我的能量漸漸開啟,生活開始轉好。所以,這一次拖了將近兩年的“壞掉”,終於看到問題,把它修正好了!我學到,要“轉好”,不是馬上的事,不是腦袋可以安排的來的事。時間到了,自然就會發生了。
開著修好了的車子往回家的路上,它的安靜給了我一個思考。很快的,我會把安靜的車子視為理所當然。過去,每一次的噪音都讓我懷念安靜的駕駛樂趣。那我要怎樣對待安靜的車子呢?我給了自己一個答案,既然我一定很快會把它視為理所當然,那就讓自己這樣吧!就像人生,有高有低,在高的時候,一定會得意。如果會得意就得意吧!為什麼要享受沒多久就給自己打針,讓自己回到防禦噪音的杞人憂天呢。關於得意,只要記得自己的付出,和來自宇宙的祝福。得意和忘形其實是兩碼子事。人如果真的忘形的話,是因為那不是真正的得意。
去年一整年到最近,我都沒辦法再讓自己去聽任何一首訓練課程裡頭放的音樂。今天,突然想到,好多課程用的音樂,在我還沒接觸課程以前就已經很深的對我的人生有著影響。這些音樂,卻因為過去幾年發生的事,被我遺忘掉了。
1985年,我第一次聽到了Whitney Houston的Greatest Love Of All。那一年我升大二吧。第一次聽到它,我竟然不知為什麼哭了。那幾年,我幾乎是不流眼淚的。後來,每一次,當我的人生有低潮,我都會唱這一首歌,讓我很快的重新面對我的人生。現在,回頭看,原來,寫這一首歌的人懂得我的孤寂。
在當學生的日子,腦袋其實對未來是沒有什麼偉大的影響人的目標的。只是清楚的知道,唸完大學、去當兩年兵,再出國唸書。然後,找一個外商公司好好工作,好好學習,好好發揮。賺很多錢,做一個雅痞,過一個有品質的生活。
其實,這一首歌的歌詞裡,早在我看到以前,就一直在唱出我當年心裡說不出來的掙扎和渴望。
Everybody searching for a hero 每一個人都在尋覓一個英雄
People need someone to look up to 人們需要一個可以仰望的對象
I never found anyone to fulfill my needs 我從來沒有找到一個可以滿足我需要的人
A lonely place to be 那是一個孤單的地方
So I learned to depend on me 所以我學著去靠我自己
I decided long ago, 很久以前我做了決定
never to walk in anyone's shadows 絕對不要走在任何人的影子裡
If I fail, if I succeed 如果我成功,如果我失敗
At least I live as I believe 至少我是根據我所相信的而活著
No matter what they take from me 不管人們要拿走我什麼
They can't take away my dignity 他們拿不走我的尊嚴
And if by chance, that special place 如果不小心,那一個特別的地方
That you've been dreaming of 那一個你一直嚮往的地方
Leads you to a lonely place 帶領你到了一個寂寞之境
Find your strength in love 在愛裡找到你的力量
今天,我特別再一次放了這一首歌。讓我意外的是,我沒流眼淚了,我的體驗是平靜的,過去那一個尋覓的過程彷彿已經結束;我已經從少年的一種孤寂裡走了出來。這一個孤寂,我和它共處了好多年。現在,我可以用自己的故事去支持注定要走過這一條尋覓的路的孤單靈魂們,這一條路是怎麼一回事。
Whitney Houston二十五年前的這一張她的第一張專輯,去年底重新紀念發行。去年Whitney Houston也重新復出,我曾在英國的歌唱節目裡看到她唱著她的新歌“I didn’t know my own strength我當時不知道自己的力量”。也許因為這首新歌勾起了她過去將近十年的低潮,Whitney唱到最後時,停了一下,沒辦法唱下去。即使她的嗓音真的也經不行了,知心的觀眾仍舊給了她熱情的支持掌聲。看著Whitney,再想想我這二十五年來的不同,我看到我找到了自己的聲音、自己的路。
二十五年前我就覺得我和身邊的人不一樣,常常覺得格格不入,常常覺得孤單。二十五年後,在一次聽到Whitney Houston的Greatest Love Of All,算是對這一首歌的感謝和對它曾帶給我的靈魂慰藉告別。現在,我終於可以和過去說再見,繼續往我的未來邁去,在人生中找到下一首給我的歌!
推薦音樂:
Greatest Love Of All – Whitney Houston (連接YouTube)
(選自“Whitney Houston”專輯)
怎麼說拖了兩年呢?兩年前,我的車有一天開上高速公路,發現了一個問題,右前輪在高速轉動的時候,聲音很大。當時,一位學員在我的車上,他告訴我應該是輪胎的問題。好的輪胎有時也會這樣,因為這樣的問題發生在他的車上過,車子應該沒事。我那時候忙,就先聽他的。
幾個月後,車子按照時間進原廠做例行保養。我把問題告訴福斯的技師,要他特別幫我檢查一下,車子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檢查的結果是:沒問題。當時,我想,就這樣吧!只是,這將近兩年的時間,原本很享受開高速公路的我,後來變得很痛苦,因為右前輪傳來的聲音真的大。我自己一個人開車還好,因為可以把音樂開的很大聲蓋掉噪音。但是,有其他人坐我的車的時候,那噪音就搞的我很尷尬了。
這一次檢查車子,因為技師的建議換了前面的兩個輪胎。這一換,技師發現輪軸早就壞了。昨天把輪軸換了以後,OMG,像是開新車,安靜極了!那這是上一次檢查車子的技師沒檢查出來的問題嗎?我沒有這樣看。
這一件事,我把它和我的生活連在一起,發現了一件事。這一個壞掉的輪軸,不就是過去將近兩年的我嗎!在我的人出了問題,出現噪音,跑不快的時候,當時不論是找業餘的,或是找專業的都看不出問題在哪裡。於是,我對於這一個“壞掉了”只好把它當成常態,學習去忽略它。“壞了”找不出原因,不是誰的錯,是要學會包容的跟它在一起。
人生是這樣。人都有“壞掉”的時候。在“壞掉”的時候,應該耐心等待“轉好”的時候。這一次買新電腦、修車是我這一年多來做的對自己“轉好”的事。因為這樣,我發現我的能量漸漸開啟,生活開始轉好。所以,這一次拖了將近兩年的“壞掉”,終於看到問題,把它修正好了!我學到,要“轉好”,不是馬上的事,不是腦袋可以安排的來的事。時間到了,自然就會發生了。
開著修好了的車子往回家的路上,它的安靜給了我一個思考。很快的,我會把安靜的車子視為理所當然。過去,每一次的噪音都讓我懷念安靜的駕駛樂趣。那我要怎樣對待安靜的車子呢?我給了自己一個答案,既然我一定很快會把它視為理所當然,那就讓自己這樣吧!就像人生,有高有低,在高的時候,一定會得意。如果會得意就得意吧!為什麼要享受沒多久就給自己打針,讓自己回到防禦噪音的杞人憂天呢。關於得意,只要記得自己的付出,和來自宇宙的祝福。得意和忘形其實是兩碼子事。人如果真的忘形的話,是因為那不是真正的得意。
去年一整年到最近,我都沒辦法再讓自己去聽任何一首訓練課程裡頭放的音樂。今天,突然想到,好多課程用的音樂,在我還沒接觸課程以前就已經很深的對我的人生有著影響。這些音樂,卻因為過去幾年發生的事,被我遺忘掉了。
1985年,我第一次聽到了Whitney Houston的Greatest Love Of All。那一年我升大二吧。第一次聽到它,我竟然不知為什麼哭了。那幾年,我幾乎是不流眼淚的。後來,每一次,當我的人生有低潮,我都會唱這一首歌,讓我很快的重新面對我的人生。現在,回頭看,原來,寫這一首歌的人懂得我的孤寂。
在當學生的日子,腦袋其實對未來是沒有什麼偉大的影響人的目標的。只是清楚的知道,唸完大學、去當兩年兵,再出國唸書。然後,找一個外商公司好好工作,好好學習,好好發揮。賺很多錢,做一個雅痞,過一個有品質的生活。
其實,這一首歌的歌詞裡,早在我看到以前,就一直在唱出我當年心裡說不出來的掙扎和渴望。
Everybody searching for a hero 每一個人都在尋覓一個英雄
People need someone to look up to 人們需要一個可以仰望的對象
I never found anyone to fulfill my needs 我從來沒有找到一個可以滿足我需要的人
A lonely place to be 那是一個孤單的地方
So I learned to depend on me 所以我學著去靠我自己
I decided long ago, 很久以前我做了決定
never to walk in anyone's shadows 絕對不要走在任何人的影子裡
If I fail, if I succeed 如果我成功,如果我失敗
At least I live as I believe 至少我是根據我所相信的而活著
No matter what they take from me 不管人們要拿走我什麼
They can't take away my dignity 他們拿不走我的尊嚴
And if by chance, that special place 如果不小心,那一個特別的地方
That you've been dreaming of 那一個你一直嚮往的地方
Leads you to a lonely place 帶領你到了一個寂寞之境
Find your strength in love 在愛裡找到你的力量
今天,我特別再一次放了這一首歌。讓我意外的是,我沒流眼淚了,我的體驗是平靜的,過去那一個尋覓的過程彷彿已經結束;我已經從少年的一種孤寂裡走了出來。這一個孤寂,我和它共處了好多年。現在,我可以用自己的故事去支持注定要走過這一條尋覓的路的孤單靈魂們,這一條路是怎麼一回事。
Whitney Houston二十五年前的這一張她的第一張專輯,去年底重新紀念發行。去年Whitney Houston也重新復出,我曾在英國的歌唱節目裡看到她唱著她的新歌“I didn’t know my own strength我當時不知道自己的力量”。也許因為這首新歌勾起了她過去將近十年的低潮,Whitney唱到最後時,停了一下,沒辦法唱下去。即使她的嗓音真的也經不行了,知心的觀眾仍舊給了她熱情的支持掌聲。看著Whitney,再想想我這二十五年來的不同,我看到我找到了自己的聲音、自己的路。
二十五年前我就覺得我和身邊的人不一樣,常常覺得格格不入,常常覺得孤單。二十五年後,在一次聽到Whitney Houston的Greatest Love Of All,算是對這一首歌的感謝和對它曾帶給我的靈魂慰藉告別。現在,我終於可以和過去說再見,繼續往我的未來邁去,在人生中找到下一首給我的歌!
推薦音樂:
Greatest Love Of All – Whitney Houston (連接YouTube)
(選自“Whitney Houston”專輯)
2/08/2010
2月8日:自私和決定的關係
人做決定, 一定是為自己,不然就一定是為其他人,沒有灰色地帶。但是人,一定不想知道原來是這樣,而且不管決定是為誰做,這背後都一定也有一個對自己絕對有利的理由。只是,我們常常不想看清楚。原因很簡單,這個理由一定是絕對自私的。大部分的人不想看到的是“我是一個自私的人”。人啊!真是夠豬頭了的吧!
但是,如果我們人生的每一次決定都在當下清楚為誰,利益是什麼,接受人是自私的,就能當下先體驗到要割捨的不舒服,也就自然的避開了因為不想清楚而日後必須面對的更大痛苦。可惜,這對台灣人來說,挑戰非常非常的大。
台灣人做決定的過程,因為社會的共謀教育傳承下來,要為他人的利益去做決定才是上等人。我和人互動的經驗告訴我,"自私"是台灣人最不想背負的罪名。但是,為他人著想做決定,如果違背了自己的價值,唯一的出路就是成為一位受害者,這樣才能和自己的犧牲做到平衡。這也是台灣人彼此互動會常常拿"你怎樣怎樣,讓誰如何如何了..."這樣的指控,來彼此壓抑彼此,讓個人很難顯得和其他人不同。同時,對他人的看法也變多。當然囉,這是因為自我的利益沒有被自己重視的結果嘛!
一但這樣的指控奏效,這位指控者體驗到了影響力,他嚐到了甜頭,這股勢力就會變成一座"受害村"地基,大樓接著就會蓋起來。要如何辨識出你所在的人際圈是不是一個受害村呢?去聽聽看這一群人的對話就可以知道。如果都是在談其他人的不是,不好。Bingo!歡迎光臨!
上星期播出的實習醫生(Grey's Anatomy),看到院長Richard因為酗酒的問題,被暫停職務。暫代的院長Derek和他算是好朋友,他對院長這一個職務一直都有興趣。也因為Derek的直個性,他揭發了Richard的酗酒。同時,因為Derek的能力,他因此有機會被晉升為院長。
這件事董事會對Richard的處理是,他有兩個選擇。第一個是Derek支持的,Richard必須先去勒戒所戒酒,讓自己康復了以後,也許還有機會再回來重拾院長的職位。另一個選擇,那就是退休。如果簽了退休書,Richard他可以拿到一筆錢,而且一但離開醫院之後,他的醫師執照也開始失效。當然,對當時有酗酒問題的Richard而言,第二個選擇後面還有一個看不到的好處,就是,Richard可以繼續喝酒,不用擔心它會影響工作。
這兩個選項,在Derek看來,Richard根本只有一個選項。但是,內心憤怒的Richard卻在這兩個選項中掙扎、考慮。我懂Richard在掙扎甚麼。那是一種對自己失望,生氣,同時誇大了對他人的不滿,而導致可能以做出對自己最不利的決定,來懲罰這一個還關心自己、但做了一些事讓自己生氣的人。
這個過程中,Derek是揭發Richard酗酒的人。他的動機是做對的事。但是,他同時也渴望工作生涯上有機會往上,晉升成為院長。這個渴望,很容易讓人扭曲焦點:忽略他想把事做對的這一個動機,轉而強調這是一個完全自私的動機。而且,在生活上,我們也常常故意去忽略Derek的能力。如果,Derek的能力不足,這一個揭發,會變成一個大義滅親的故事。但是,Derek的能力好,他可能成為一個所謂毀滅朋友一生的壞人。如果你是有能力的台灣Derek,你會怎麼做?我想,如果不意外的話,你不要說會願意承認想把握機會晉升了,你連揭發的事都不會做。
如果是以上的情形,我們來看一看,其實你怎麼做都是自私。不揭發,造成醫院的管理出問題,你保護了自己是好人的形象,其他人和你終究要付出代價,是自私。揭發了,可能產生其他人誤會你,如果因為這一個揭發的結果,你晉升了,你也是自私;但是,它的代價是其他人對你的看法,甚至可能不喜歡你。
它還有另一個潛在的代價、挑戰,那就是,一但你成為院長,必須面對的除了一個來自新職務的挑戰外,也許你會面對到其他員工對你這一個人的先入為主的看法的管理壓力。簡單的說,挑戰來自你做事的能力,還有面對人的看法的壓力下是不是能做好事。
分析完了這一個現象,你會知道,台灣人為什麼會選擇當一個不揭發的Derek。台灣人對把事做對,做好這件事一定有其他的附帶條件的。這是台灣和其他地方很大的差別:比如說西方強權國家、香港、甚至是現在進步中的中國大陸。難怪,台灣人喜歡攀關係,台灣人很難有一個真正利他為主的價值觀。難怪,台灣人喜歡同情弱勢。難怪,台灣人喜歡幫忙。難怪,台灣人有著濃濃的人情味。
老外和台灣人的接觸過程,通常是先體驗到濃濃的人情味,還有熱情和熱心。再來,和台灣人交往,慢慢會發現台灣人很愛付出:請吃飯,送禮物。再來,和台灣人更熟一點了,會發現和台灣人彼此的相處很會感情上的牽拖,也開始體驗到了人的自私。一旦成為親人,才發現,台灣人會期望你願意去犧牲代表重感情,要為人著想,它一點一點拿掉你的個人特質。簡單的說,和台灣人在一起,想要保有自我的程度,和你們彼此的親密關係程度呈反比。
這一個對台灣人的描述只是呈現一個現象,並沒有好壞。只是,當我聽到台灣人抱怨台灣的情況不好、政府很糟,看到的大多數是負面的時候,如果我們台灣人自己能先了解關於自己人的特質,也許就不意外,為什麼會那麼的愛抱怨和愛批評了。
台灣人的這一個特質對於三四十年前的窮困台灣來說,是影響貢獻給經濟起飛一個非常有價值的正面特質。可是,台灣已經要從發展中的新興國家,邁向已開發國家。這個特質會像一個緊箍咒,一個瓶頸。看看台灣的平均國民生產毛額十多年來都沒甚麼成長,就是因為我們並沒有看到我們的問題,然後一起去找到方向進步。
如果,台灣人都能成為一個不管你是有能力或是沒有能力但都願意舉發的Derek,而且這樣的人是台灣的中流砥柱,和我們教育給孩子們的做人做事原則。有影響力,開始向上的台灣,我們就會開始看到。
Derek在劇中也很誠實的直接告訴Richard他的確想要晉升為院長。有這一個晉升的機會不是Derek的錯,是Richard先酗酒,隱瞞他人在先。最後,來看看Richard最後做了一個甚麼樣的決定。他決定去戒酒。因為這是他為自己做的決定。他在過程中,因為氣自己,氣Derek舉發他,氣Derek成為代理院長,氣氣氣......難怪他會考慮退休,拿一筆錢,從此不再執醫。但是,他難道不知道他其實只是想繼續在酒精裡找到慰藉,而且一生成為Derek的受害者,然後永遠不用去面對自己的問題?只有,自私的回到自己,Richard才能找到那一個唯一的可以有不同未來的選項。有只有自私,Derek才能在人生當中掌握到這一次的機會。當然,如果日後Richard戒酒成功,再回到醫院是不是可以成功的復職,除了看Derek在這一段期間代理院長幹的怎樣,還有更多不可預期的未來因素。
在我們的人生當中,做這一個決定需要頭腦清楚,不怕得罪親友、鄰居,甚或陌生人。當然,你清楚了自己的選擇是自私的,也接受自己是自私的,你已經給自己打了一劑不受他人指責你自私而自責的預防針。在乎其他人的看法、想法、眼光,但是真正在面對這一些人的時間上其實是很短的,它一點價值都沒有。是這樣的想法讓人沒有了熱情和力量。自私,它是人類進步的動力。抗拒這一個特質,人的個性會被扭曲,實在可惜!
這一集實習醫師的最後,Richard把含帶戒酒條件的同意書交給了Derek,而Derek在Richard走出門口之前則對他說了一句的:I'm sorry!對不起。你不得不承認,這一齣劇的成功,在這一個最後的結尾的細節上,完完全全表露出來!
台灣人已經好一段時間沒有去共同仿效、學習一個的外來的特質來讓我們一起進步了。台灣原地踏步了這麼多年,該是往外找老師,願意誠心對外學習的時候了。台灣人過去的傷都是自己的人給自己的。如果我們張開眼睛,會看到外人沒真的傷過我們,尤其是我們這一代人。台灣要不同,該是對外打開心扉去了解外人,學習外人的時候了~
但是,如果我們人生的每一次決定都在當下清楚為誰,利益是什麼,接受人是自私的,就能當下先體驗到要割捨的不舒服,也就自然的避開了因為不想清楚而日後必須面對的更大痛苦。可惜,這對台灣人來說,挑戰非常非常的大。
台灣人做決定的過程,因為社會的共謀教育傳承下來,要為他人的利益去做決定才是上等人。我和人互動的經驗告訴我,"自私"是台灣人最不想背負的罪名。但是,為他人著想做決定,如果違背了自己的價值,唯一的出路就是成為一位受害者,這樣才能和自己的犧牲做到平衡。這也是台灣人彼此互動會常常拿"你怎樣怎樣,讓誰如何如何了..."這樣的指控,來彼此壓抑彼此,讓個人很難顯得和其他人不同。同時,對他人的看法也變多。當然囉,這是因為自我的利益沒有被自己重視的結果嘛!
一但這樣的指控奏效,這位指控者體驗到了影響力,他嚐到了甜頭,這股勢力就會變成一座"受害村"地基,大樓接著就會蓋起來。要如何辨識出你所在的人際圈是不是一個受害村呢?去聽聽看這一群人的對話就可以知道。如果都是在談其他人的不是,不好。Bingo!歡迎光臨!
上星期播出的實習醫生(Grey's Anatomy),看到院長Richard因為酗酒的問題,被暫停職務。暫代的院長Derek和他算是好朋友,他對院長這一個職務一直都有興趣。也因為Derek的直個性,他揭發了Richard的酗酒。同時,因為Derek的能力,他因此有機會被晉升為院長。
這件事董事會對Richard的處理是,他有兩個選擇。第一個是Derek支持的,Richard必須先去勒戒所戒酒,讓自己康復了以後,也許還有機會再回來重拾院長的職位。另一個選擇,那就是退休。如果簽了退休書,Richard他可以拿到一筆錢,而且一但離開醫院之後,他的醫師執照也開始失效。當然,對當時有酗酒問題的Richard而言,第二個選擇後面還有一個看不到的好處,就是,Richard可以繼續喝酒,不用擔心它會影響工作。
這兩個選項,在Derek看來,Richard根本只有一個選項。但是,內心憤怒的Richard卻在這兩個選項中掙扎、考慮。我懂Richard在掙扎甚麼。那是一種對自己失望,生氣,同時誇大了對他人的不滿,而導致可能以做出對自己最不利的決定,來懲罰這一個還關心自己、但做了一些事讓自己生氣的人。
這個過程中,Derek是揭發Richard酗酒的人。他的動機是做對的事。但是,他同時也渴望工作生涯上有機會往上,晉升成為院長。這個渴望,很容易讓人扭曲焦點:忽略他想把事做對的這一個動機,轉而強調這是一個完全自私的動機。而且,在生活上,我們也常常故意去忽略Derek的能力。如果,Derek的能力不足,這一個揭發,會變成一個大義滅親的故事。但是,Derek的能力好,他可能成為一個所謂毀滅朋友一生的壞人。如果你是有能力的台灣Derek,你會怎麼做?我想,如果不意外的話,你不要說會願意承認想把握機會晉升了,你連揭發的事都不會做。
如果是以上的情形,我們來看一看,其實你怎麼做都是自私。不揭發,造成醫院的管理出問題,你保護了自己是好人的形象,其他人和你終究要付出代價,是自私。揭發了,可能產生其他人誤會你,如果因為這一個揭發的結果,你晉升了,你也是自私;但是,它的代價是其他人對你的看法,甚至可能不喜歡你。
它還有另一個潛在的代價、挑戰,那就是,一但你成為院長,必須面對的除了一個來自新職務的挑戰外,也許你會面對到其他員工對你這一個人的先入為主的看法的管理壓力。簡單的說,挑戰來自你做事的能力,還有面對人的看法的壓力下是不是能做好事。
分析完了這一個現象,你會知道,台灣人為什麼會選擇當一個不揭發的Derek。台灣人對把事做對,做好這件事一定有其他的附帶條件的。這是台灣和其他地方很大的差別:比如說西方強權國家、香港、甚至是現在進步中的中國大陸。難怪,台灣人喜歡攀關係,台灣人很難有一個真正利他為主的價值觀。難怪,台灣人喜歡同情弱勢。難怪,台灣人喜歡幫忙。難怪,台灣人有著濃濃的人情味。
老外和台灣人的接觸過程,通常是先體驗到濃濃的人情味,還有熱情和熱心。再來,和台灣人交往,慢慢會發現台灣人很愛付出:請吃飯,送禮物。再來,和台灣人更熟一點了,會發現和台灣人彼此的相處很會感情上的牽拖,也開始體驗到了人的自私。一旦成為親人,才發現,台灣人會期望你願意去犧牲代表重感情,要為人著想,它一點一點拿掉你的個人特質。簡單的說,和台灣人在一起,想要保有自我的程度,和你們彼此的親密關係程度呈反比。
這一個對台灣人的描述只是呈現一個現象,並沒有好壞。只是,當我聽到台灣人抱怨台灣的情況不好、政府很糟,看到的大多數是負面的時候,如果我們台灣人自己能先了解關於自己人的特質,也許就不意外,為什麼會那麼的愛抱怨和愛批評了。
台灣人的這一個特質對於三四十年前的窮困台灣來說,是影響貢獻給經濟起飛一個非常有價值的正面特質。可是,台灣已經要從發展中的新興國家,邁向已開發國家。這個特質會像一個緊箍咒,一個瓶頸。看看台灣的平均國民生產毛額十多年來都沒甚麼成長,就是因為我們並沒有看到我們的問題,然後一起去找到方向進步。
如果,台灣人都能成為一個不管你是有能力或是沒有能力但都願意舉發的Derek,而且這樣的人是台灣的中流砥柱,和我們教育給孩子們的做人做事原則。有影響力,開始向上的台灣,我們就會開始看到。
Derek在劇中也很誠實的直接告訴Richard他的確想要晉升為院長。有這一個晉升的機會不是Derek的錯,是Richard先酗酒,隱瞞他人在先。最後,來看看Richard最後做了一個甚麼樣的決定。他決定去戒酒。因為這是他為自己做的決定。他在過程中,因為氣自己,氣Derek舉發他,氣Derek成為代理院長,氣氣氣......難怪他會考慮退休,拿一筆錢,從此不再執醫。但是,他難道不知道他其實只是想繼續在酒精裡找到慰藉,而且一生成為Derek的受害者,然後永遠不用去面對自己的問題?只有,自私的回到自己,Richard才能找到那一個唯一的可以有不同未來的選項。有只有自私,Derek才能在人生當中掌握到這一次的機會。當然,如果日後Richard戒酒成功,再回到醫院是不是可以成功的復職,除了看Derek在這一段期間代理院長幹的怎樣,還有更多不可預期的未來因素。
在我們的人生當中,做這一個決定需要頭腦清楚,不怕得罪親友、鄰居,甚或陌生人。當然,你清楚了自己的選擇是自私的,也接受自己是自私的,你已經給自己打了一劑不受他人指責你自私而自責的預防針。在乎其他人的看法、想法、眼光,但是真正在面對這一些人的時間上其實是很短的,它一點價值都沒有。是這樣的想法讓人沒有了熱情和力量。自私,它是人類進步的動力。抗拒這一個特質,人的個性會被扭曲,實在可惜!
這一集實習醫師的最後,Richard把含帶戒酒條件的同意書交給了Derek,而Derek在Richard走出門口之前則對他說了一句的:I'm sorry!對不起。你不得不承認,這一齣劇的成功,在這一個最後的結尾的細節上,完完全全表露出來!
台灣人已經好一段時間沒有去共同仿效、學習一個的外來的特質來讓我們一起進步了。台灣原地踏步了這麼多年,該是往外找老師,願意誠心對外學習的時候了。台灣人過去的傷都是自己的人給自己的。如果我們張開眼睛,會看到外人沒真的傷過我們,尤其是我們這一代人。台灣要不同,該是對外打開心扉去了解外人,學習外人的時候了~
2/07/2010
2月7日:Fate和Destiny
Fate和Destiny這兩個英文字,中文都翻成“命運”。對這兩個英文字,我最近有很深的體會。
Fate和Faith(信心),可以連在一起。如果你有Faith,Fate是可以改變。所以,人生的Fate,其實是過程,它和一個人的能量有關,會隨著每一當下的能量可以被改變。
Destiny這一個字指的是更大的東西,它也叫做命運,但它和Destination(目的地)有關,是一生要走的大方向。它是由一點一點的Fate累積,而成為一個人的一生。所以邏輯上來說,Destiny當然也可以被改變。
這麼比喻好了。Destiny是一本書,Fate是構成這一本書的每一個章節。我的這一個發現,應該對人類算是一個不小的貢獻。
不管是一個章節,或是一本書,背後都有一個作者。不管你喜不喜歡這一個觀點,每一個人對自己的一生都要絕對的負責。因為,要不要主動的為人生這一本書執筆,每一個人離開人世間的那一天,這一本書都會被留下來。有的人的書會成為經典,有些人留下來的則像是一疊昨天的報紙,甚至可能會是一堆飛舞在空中、或被扔在垃圾桶裡的宣傳單。
也許要在人死的時候,才能看到這一本書的全貌。活著的每一天,卻是可以有意識的去管理、創造自己的Fate。要改變每一個刻的Fate,說的簡單,做起來不容易。其中的竅門就是,改變自己的能量。
"秘密Secret"這一本暢銷書說的其實就是這一個概念。只可惜,這一本書說了很多的概念、觀點,對於實際的作法,說的只有一點。這不是作者的錯。要清楚的說出方法,很難。因為,改變能量的方法有很多種。宗教是最容易入門的方法,但是它的代價是你必須在一個已經被先人訂下的規範裡去遵守規則。它的確適合很多人,也容易吸引人的加入,因為宗教是全世界最大的一個人為組織機構。再來就是其他的趨近於宗教的靈性組織。當然,還有一種,就是靠人自己的力量,練習宇宙的自然法則,和它一致(Alignment)。
不管哪一種方法,都有一個共同的前提:相信和意願。對於你選擇的方式,你完全的相信,相信就會投入。再加上意願,呈現出來的結果,我們通常都稱它叫做“奇蹟”。其實這背後隱藏了一個還沒辦法被證實的論點:人的意志力的力量。如果清楚了這一點,殊途同歸,只要找到對自己最有效、最有體驗的方法就是開始。而人們也應該學習互相尊重不同的方法都有它的共同目的地。這一點,人的“EGO”必須去看見。過去,我們已經付出過很大的代價。
也許有一天,所謂的科學家們會證實宇宙是一個能量。每一個人都是一個迷你版的宇宙。一個人身上發生的一切,都和是否與宇宙、自己的自然狀態一致(align)相關。如果能有這樣的証明,人類的生活型態也許就會有很代的變化:包括個人的生活型態和群體的生活型態:人類遵循了幾千年的政府、宗教和家庭觀都會受到很大的衝擊。這一個改變也許可以在下一個世紀看的到,如果人類可以通過未來五十年的地球變遷的考驗的話。
也許這一個議題過於龐大。但是,我們可以回到日常的生活去創造自己的Fate。
要成為創造Fate的主人,先決條件是懂得調整自己的能量。大自然有春夏秋冬,人有七情六慾。要讓大自然運作順暢,照著軌道運行,就必須尊重地球這一位母親。要讓人的能量自然的運作,就必須包容人的一切:那就是愛。現在地球這位母親的四季亂了,只是告訴我們,我們這一個小小的地球也是這樣。要運作自己的能量,第一步就是找回對自己的一切,內在或是外顯的,那一份同理心和慈悲心。
我們也許在需要靠父母的童年時,因為父母受社會的影響,並沒有給予我們足夠的、或是適合我這一個人的愛。但是,一個成年人,都一定有足夠得力量去讓自己的這一份需要的愛完整。三十歲以前,我們在接受親人的愛。三十歲以後,我們的角色是付出的那一位。接受或是付出,對象都是“我”。對自己能做到多少,在自己和親人的互動上可以清楚的看到。
對自己懂得愛了,就可以拿到這一股扎實的力量,在人生當中創造自己的Fate。至於若要一個完滿的人生的Destiny,去找到愛人類的目標和可以一生奉獻的事。這一個順序,不要搞錯:先Fate,再Destiny。這就和寫一本書一樣,它來自一個字一個字的累積。如果Fate沒能掌握,先投入Destiny,可能會讓自己離自己越來越遠!
清楚了Fate和Destiny,應該可以擁有一個自主、自由、自在的一生。
推薦音樂:
Wuthering Heights – Kate Bush (連接YouTube)
(選自“The Whole Story”專輯)
Fate和Faith(信心),可以連在一起。如果你有Faith,Fate是可以改變。所以,人生的Fate,其實是過程,它和一個人的能量有關,會隨著每一當下的能量可以被改變。
Destiny這一個字指的是更大的東西,它也叫做命運,但它和Destination(目的地)有關,是一生要走的大方向。它是由一點一點的Fate累積,而成為一個人的一生。所以邏輯上來說,Destiny當然也可以被改變。
這麼比喻好了。Destiny是一本書,Fate是構成這一本書的每一個章節。我的這一個發現,應該對人類算是一個不小的貢獻。
不管是一個章節,或是一本書,背後都有一個作者。不管你喜不喜歡這一個觀點,每一個人對自己的一生都要絕對的負責。因為,要不要主動的為人生這一本書執筆,每一個人離開人世間的那一天,這一本書都會被留下來。有的人的書會成為經典,有些人留下來的則像是一疊昨天的報紙,甚至可能會是一堆飛舞在空中、或被扔在垃圾桶裡的宣傳單。
也許要在人死的時候,才能看到這一本書的全貌。活著的每一天,卻是可以有意識的去管理、創造自己的Fate。要改變每一個刻的Fate,說的簡單,做起來不容易。其中的竅門就是,改變自己的能量。
"秘密Secret"這一本暢銷書說的其實就是這一個概念。只可惜,這一本書說了很多的概念、觀點,對於實際的作法,說的只有一點。這不是作者的錯。要清楚的說出方法,很難。因為,改變能量的方法有很多種。宗教是最容易入門的方法,但是它的代價是你必須在一個已經被先人訂下的規範裡去遵守規則。它的確適合很多人,也容易吸引人的加入,因為宗教是全世界最大的一個人為組織機構。再來就是其他的趨近於宗教的靈性組織。當然,還有一種,就是靠人自己的力量,練習宇宙的自然法則,和它一致(Alignment)。
不管哪一種方法,都有一個共同的前提:相信和意願。對於你選擇的方式,你完全的相信,相信就會投入。再加上意願,呈現出來的結果,我們通常都稱它叫做“奇蹟”。其實這背後隱藏了一個還沒辦法被證實的論點:人的意志力的力量。如果清楚了這一點,殊途同歸,只要找到對自己最有效、最有體驗的方法就是開始。而人們也應該學習互相尊重不同的方法都有它的共同目的地。這一點,人的“EGO”必須去看見。過去,我們已經付出過很大的代價。
也許有一天,所謂的科學家們會證實宇宙是一個能量。每一個人都是一個迷你版的宇宙。一個人身上發生的一切,都和是否與宇宙、自己的自然狀態一致(align)相關。如果能有這樣的証明,人類的生活型態也許就會有很代的變化:包括個人的生活型態和群體的生活型態:人類遵循了幾千年的政府、宗教和家庭觀都會受到很大的衝擊。這一個改變也許可以在下一個世紀看的到,如果人類可以通過未來五十年的地球變遷的考驗的話。
也許這一個議題過於龐大。但是,我們可以回到日常的生活去創造自己的Fate。
要成為創造Fate的主人,先決條件是懂得調整自己的能量。大自然有春夏秋冬,人有七情六慾。要讓大自然運作順暢,照著軌道運行,就必須尊重地球這一位母親。要讓人的能量自然的運作,就必須包容人的一切:那就是愛。現在地球這位母親的四季亂了,只是告訴我們,我們這一個小小的地球也是這樣。要運作自己的能量,第一步就是找回對自己的一切,內在或是外顯的,那一份同理心和慈悲心。
我們也許在需要靠父母的童年時,因為父母受社會的影響,並沒有給予我們足夠的、或是適合我這一個人的愛。但是,一個成年人,都一定有足夠得力量去讓自己的這一份需要的愛完整。三十歲以前,我們在接受親人的愛。三十歲以後,我們的角色是付出的那一位。接受或是付出,對象都是“我”。對自己能做到多少,在自己和親人的互動上可以清楚的看到。
對自己懂得愛了,就可以拿到這一股扎實的力量,在人生當中創造自己的Fate。至於若要一個完滿的人生的Destiny,去找到愛人類的目標和可以一生奉獻的事。這一個順序,不要搞錯:先Fate,再Destiny。這就和寫一本書一樣,它來自一個字一個字的累積。如果Fate沒能掌握,先投入Destiny,可能會讓自己離自己越來越遠!
清楚了Fate和Destiny,應該可以擁有一個自主、自由、自在的一生。
推薦音樂:
Wuthering Heights – Kate Bush (連接YouTube)
(選自“The Whole Story”專輯)
2/06/2010
2月6日:Take Care, Love!
人生可以不同,我應該可以說,我漸漸的找了這一扇門的鑰匙。首先,有效的理解腦袋、接受腦袋、再來好好的運用腦袋。
有效的理解腦袋是明白腦袋是一個個人的記憶庫,就像一部個人電腦。接受腦袋是接受它的天職是保護主人,藉由接收外來的訊息,判別訊息,為主人當下的最大利益做出回應。一個人在這個階段是最容易變得自動化,讓腦袋變成豬,然後過著一成不變的生活。
要讓自己的人生不同,找到病毒(每一個當下最大的自身利益和不開心的衝突)、更新程式是第一步。要腦袋中立的判讀資訊,這需要下工夫。再來就可以好好運用它來協助自己。
這個運用腦袋的功夫叫做區分。
今天已經開始在為自己的未來區分方向。這一個區分的心得來自看電視。看英國的電視劇是最近幾年才開始的事。過去三十多年,因為學的是美式英文,所以,對英國的興趣缺缺。惟獨在音樂上,高中開始因為美軍社區電台ICRT每週六晚上都會播出一個英國流行排行榜的節目叫Rock Of London,而開始瘋狂的愛上英國流行音樂。
幾年前第一次接觸英國的電視劇,是因為一部叫“巴比倫飯店Hotel Babylon” 的影集開始。第一次看英國的現代電視劇,我驚訝的發現,怎麼英國也有好看的人。這個發現其實並不讓人驚訝。看看,能在好萊塢成名的英國明星、演員不都是以演技取勝的嗎!你要我一下子講出我覺得美或是帥的英國明星,我的腦袋還真的說不出來半個人。
這一個發現,當然也引導了我開始願意接觸英國的電視劇(我是外貌協會的主席)。看了五年有了吧,今天看出一個和美國電視劇的區分,也多少貢獻給了我決定未來的方向。
英國的好的劇大多數都是來英國廣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簡稱BBC)的出品。台灣人對BBC的印象應該都停留在它是和國家地理頻道(National Geography)、探索頻道(Discovery)一樣的知識性為主的電視台。事實上,BBC是個多樣性的電台,而且這麼多年來,它每一年都會推出好幾部膾炙人口的好看、又讓人驚喜的電視影集。
一樣是電視影集,英國人做出來的都帶有濃厚的創作使命。感受的到的是,英國人對戲劇創造能對英國人造成影響這一個使命很重視。當然,它的人民水準夠高,能達到讓人耳目一新的新電視影集,通常口碑就能帶動收視率。同時,它也是一個品質的國家。一部電視影集,少則兩集,多則八集就會做為一個系列的結束(英國人稱series,通常是一年一個系列)。讓我驚訝的是,這樣高要求的環境下,欣賞英國的影集是體驗不到這背後的沉重壓力的。這一個現象,也反應在英國的音樂現象上。
美國人呢?它的節目是娛樂、商業取向。很大眾化、工業化。所以它的東西比起英國的電視影集就生活化的多。它的量通常也比較多。美國和英國成為一個系列不同的是,它們稱它叫做一季(season)。通常,一年只有一季的節目,集數要看狀況。通常已經有固定收視觀眾的節目回從一季八集到二十四集不等。
如果要做比較,基於好看性而言,大體來說,美國是凌駕於英國電視劇之上的。上星期我看到了一篇英國媒體Daily Mail的文章對這一個現象在檢討。這一篇評論的主要焦點放在分析出節目的創作到核准、製作、播出的整個過程,英國已經開始流於官僚化,而美國的工業化則讓它比英國的電視製作更具彈性。
我的未來,基本上會在不同的領域裡走不同的方向。我持續做的訓練,針對較個人,會像是英國電視劇,具使命感。另一方面,將Cara的書出版則會是走美國電視劇的商業路線。當然,不論英國或是美國的電視劇,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就是提供生活上的娛樂。對我而言,不論做訓練或是做出版,目的都在支持人的生命可以有所不同。
經歷了這一個多月,今天看一個電視節目的時候,發現自己有一個很顯著的不同正在發生。美國Bravo電視台,最近有一個很好看的實境秀節目叫“Launch My Line(我要我的服裝品牌)”。這是一個比賽的節目,冠軍會在全國各地擁有自己的服裝品牌上架。這對想從流行服飾的人是絕佳的成功機會。
十個參賽的人,首先必須決定自己服裝品牌的走向,然後每一集根據主持人給的條件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出一件衣服展出。最後一集,剩下三個參賽者角逐冠軍。這時候他們每一個人都已經有了十件作品。
以前,在看這一個節目的時候,這個情形下,我會開始做電視外的裁判,先去看哪兩個人比較差,剩下的一位就是我選的冠軍,再拿來和電視裁判選的冠軍做比較。今天,我對這三個人從頭欣賞到尾,因為三個人都各具特色,我一個冠軍都沒選。看完了節目,發現,這樣的體驗很不一樣,也許這是幾天前可以承認自己是一個輸家loser,它開始帶給我對人可以有不同的欣賞眼光了吧!
附帶提的是,當我開始欣賞英國的電視劇時有一個發現,那就是英國人有一個對人稱呼的口頭禪,我挺喜歡的。美國人動不動會叫人honey, sweetheart, darling;英國人則會說“love“。這種說法對任何一個英國人我想都已經不會有感覺了,但是,我依然記得第一次聽到的時候那一個反應:好窩心啊!
我很開心對英國開始產生的濃厚興趣,如果我只認識美國,而沒了解英國,我的人生樂趣會像是一條單行道。而對這兩個國家的了解,我相信對於我的未來一定會有很重要的影響。Take Care, Love!
對英國音樂的初戀,我現在都忘不了,那是開始於高二的一個星期六的晚上,從ICRT聽到了當週英國的排行冠軍:Kate Bush的Running Up That Hill這一首歌。那一個晚上,徹底的改變、擴大、重新塑造了我對音樂的品味。二十年後,英國樂團Placebo 的重新翻唱版本,也是一個絕品!
推薦音樂:
Running Up That Hill – Kate Bush (連接YouTube)
(選自“Hounds Of Love”專輯)
有效的理解腦袋是明白腦袋是一個個人的記憶庫,就像一部個人電腦。接受腦袋是接受它的天職是保護主人,藉由接收外來的訊息,判別訊息,為主人當下的最大利益做出回應。一個人在這個階段是最容易變得自動化,讓腦袋變成豬,然後過著一成不變的生活。
要讓自己的人生不同,找到病毒(每一個當下最大的自身利益和不開心的衝突)、更新程式是第一步。要腦袋中立的判讀資訊,這需要下工夫。再來就可以好好運用它來協助自己。
這個運用腦袋的功夫叫做區分。
今天已經開始在為自己的未來區分方向。這一個區分的心得來自看電視。看英國的電視劇是最近幾年才開始的事。過去三十多年,因為學的是美式英文,所以,對英國的興趣缺缺。惟獨在音樂上,高中開始因為美軍社區電台ICRT每週六晚上都會播出一個英國流行排行榜的節目叫Rock Of London,而開始瘋狂的愛上英國流行音樂。
幾年前第一次接觸英國的電視劇,是因為一部叫“巴比倫飯店Hotel Babylon” 的影集開始。第一次看英國的現代電視劇,我驚訝的發現,怎麼英國也有好看的人。這個發現其實並不讓人驚訝。看看,能在好萊塢成名的英國明星、演員不都是以演技取勝的嗎!你要我一下子講出我覺得美或是帥的英國明星,我的腦袋還真的說不出來半個人。
這一個發現,當然也引導了我開始願意接觸英國的電視劇(我是外貌協會的主席)。看了五年有了吧,今天看出一個和美國電視劇的區分,也多少貢獻給了我決定未來的方向。
英國的好的劇大多數都是來英國廣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簡稱BBC)的出品。台灣人對BBC的印象應該都停留在它是和國家地理頻道(National Geography)、探索頻道(Discovery)一樣的知識性為主的電視台。事實上,BBC是個多樣性的電台,而且這麼多年來,它每一年都會推出好幾部膾炙人口的好看、又讓人驚喜的電視影集。
一樣是電視影集,英國人做出來的都帶有濃厚的創作使命。感受的到的是,英國人對戲劇創造能對英國人造成影響這一個使命很重視。當然,它的人民水準夠高,能達到讓人耳目一新的新電視影集,通常口碑就能帶動收視率。同時,它也是一個品質的國家。一部電視影集,少則兩集,多則八集就會做為一個系列的結束(英國人稱series,通常是一年一個系列)。讓我驚訝的是,這樣高要求的環境下,欣賞英國的影集是體驗不到這背後的沉重壓力的。這一個現象,也反應在英國的音樂現象上。
美國人呢?它的節目是娛樂、商業取向。很大眾化、工業化。所以它的東西比起英國的電視影集就生活化的多。它的量通常也比較多。美國和英國成為一個系列不同的是,它們稱它叫做一季(season)。通常,一年只有一季的節目,集數要看狀況。通常已經有固定收視觀眾的節目回從一季八集到二十四集不等。
如果要做比較,基於好看性而言,大體來說,美國是凌駕於英國電視劇之上的。上星期我看到了一篇英國媒體Daily Mail的文章對這一個現象在檢討。這一篇評論的主要焦點放在分析出節目的創作到核准、製作、播出的整個過程,英國已經開始流於官僚化,而美國的工業化則讓它比英國的電視製作更具彈性。
我的未來,基本上會在不同的領域裡走不同的方向。我持續做的訓練,針對較個人,會像是英國電視劇,具使命感。另一方面,將Cara的書出版則會是走美國電視劇的商業路線。當然,不論英國或是美國的電視劇,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就是提供生活上的娛樂。對我而言,不論做訓練或是做出版,目的都在支持人的生命可以有所不同。
經歷了這一個多月,今天看一個電視節目的時候,發現自己有一個很顯著的不同正在發生。美國Bravo電視台,最近有一個很好看的實境秀節目叫“Launch My Line(我要我的服裝品牌)”。這是一個比賽的節目,冠軍會在全國各地擁有自己的服裝品牌上架。這對想從流行服飾的人是絕佳的成功機會。
十個參賽的人,首先必須決定自己服裝品牌的走向,然後每一集根據主持人給的條件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出一件衣服展出。最後一集,剩下三個參賽者角逐冠軍。這時候他們每一個人都已經有了十件作品。
以前,在看這一個節目的時候,這個情形下,我會開始做電視外的裁判,先去看哪兩個人比較差,剩下的一位就是我選的冠軍,再拿來和電視裁判選的冠軍做比較。今天,我對這三個人從頭欣賞到尾,因為三個人都各具特色,我一個冠軍都沒選。看完了節目,發現,這樣的體驗很不一樣,也許這是幾天前可以承認自己是一個輸家loser,它開始帶給我對人可以有不同的欣賞眼光了吧!
附帶提的是,當我開始欣賞英國的電視劇時有一個發現,那就是英國人有一個對人稱呼的口頭禪,我挺喜歡的。美國人動不動會叫人honey, sweetheart, darling;英國人則會說“love“。這種說法對任何一個英國人我想都已經不會有感覺了,但是,我依然記得第一次聽到的時候那一個反應:好窩心啊!
我很開心對英國開始產生的濃厚興趣,如果我只認識美國,而沒了解英國,我的人生樂趣會像是一條單行道。而對這兩個國家的了解,我相信對於我的未來一定會有很重要的影響。Take Care, Love!
對英國音樂的初戀,我現在都忘不了,那是開始於高二的一個星期六的晚上,從ICRT聽到了當週英國的排行冠軍:Kate Bush的Running Up That Hill這一首歌。那一個晚上,徹底的改變、擴大、重新塑造了我對音樂的品味。二十年後,英國樂團Placebo 的重新翻唱版本,也是一個絕品!
推薦音樂:
Running Up That Hill – Kate Bush (連接YouTube)
(選自“Hounds Of Love”專輯)
2/05/2010
2月5日:走在一條新的路上
剛剛接到電話,確定三月起要在中國開始做訓練了。宇宙給了我這一份特別的答覆,我也問自己是不是已經做好了準備,答案是肯定的。
這一份工作,我將加入一個新的家庭。一個我認識多年的講師,之前,我們是工作上的朋友,後來,因為專業上的原因,我結束了聘僱他在我的訓練中心擔任講師。我很高興,之前,我就事論事的原則,並沒有影響我們的關係。今天,他成立了一個公司,我將成為他的一名講師,角色互換,我很興奮,也有點緊張。
其實,這一通電話來的時間很巧,就在我坐在電腦前,為了今天的紀錄,腦袋正在整理的時候。這一通電話也回答了我自己整天在思考的問題。
過去一個月來,我的紀錄都是關於內在的經歷。而且,內容一直源源不絕。今天,我看到了股市跌了三百多點、降幅高達百分之四。電視裡對這一個結果的分析都是傾向解讀昨天關於歐盟的希臘、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國家負債可能引發歐洲的經濟危機。但是,我的解讀,它是來自台灣人的內心恐慌,還有對未來的無力感導致。今天跌了這麼多,我雖然還有股票受到影響,但是我的內心非常平靜。
然後,我發現,關於內在好像已經沒有再多的東西、新的東西可以記錄了。我的渴望轉向了外在,這一份渴望,也許是導致今天晚上的這一通電話,讓我準備好人生新的一章。我的焦點開始由內看轉到外觀。
昨天晚上,一件很小的事,也讓我看到了我的人生路徑。就在我要睡覺前,突然一則MSN的留言跑進來。它是來自我八年前曾經帶的一個團隊的學員留的。她是一位基督徒,年齡比我小一歲。這麼多年來,她不管你喜不喜歡,會寄出很多關於基督的文章。和她接觸,你收得到,她想要你成為基督徒。我對宗教沒有特別的看法和信奉的熱情,但是,對於這樣的教徒,我通常是保持距離。
昨天,她留的一段話,大概是,耶穌愛你,不要去聽邪惡的聲音,還註明這是引自聖經的某一章節。我看了,有點納悶,因為我昨天的確是記錄了我自己的這一部分對自己說的話,讓我看到邪惡的特質。我在想,難道,她也在看我的部落格?可是,這次的新的紀錄,我並沒有公告出去啊?如果她真的看到了,她也沒有錯啊!但是不管怎樣,突然的這一句話是讓我心裡有點莫名的被侵犯的感覺。
即使如此,她留的這一句話,倒是幫我找到了一個答案。那一個聲音永遠會在,重要的是我選擇做一個什麼樣的人。依據這一句話,我確定了一件事:我現在可以去聽到它,但是已經不會讓它影響我了,因為,我昨天和它正面的面對,是不舒服,但是,我也把我的力量拿了回來。這一點,對於再度出發,去做訓練,是一個很正面的體驗。
我心裡是做了一個決定。從現在起,我選擇的人,對我的意義是幫我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和過去不同的是,以前,我被動的讓這一些事情發生,導致,我的很多能量起起伏伏,看到自己不好的多於好的,但是這一段過程也的確給了我很多關於人的學習。這一次,我主動,焦點都在未來我要成就的事上。我慢慢的回到了剛做第一份工作時的那一種邊貢獻所能,邊學習的狀態。
我一直很想為中國做一點事。雖然我常體驗到我的前世曾經有一世是在清朝時的中國,而且很心碎的離開那一世。後來一世,我則是在三零年代到了美國的東部。這一次有機會到中國,有一種熟悉但是又完全陌生的體驗。這種說不上來的感覺,很像是要回到一個曾經愛過,但是卻又完全不認識了的地方。
2004年我第一次到中國的昆明。到現在,我還很清楚的記得這一段畫面:那時,坐在從香港飛往昆明的飛機上,順手拿了中國南方航空公司的機上雜誌,翻到了裡頭介紹紫禁城的文章。看著紫禁城,我心裡突然跑出了一個聲音:我要回家!
也許,從今天開始,我的人生航程正轉向一個新的跑道。至於目的地是哪裡?我不知道,我也不會去猜。 After all, I have always been a great passenger on my own ride, for better or for worse!
昨天看第52屆葛萊美獎(Grammy’s)頒獎典禮,看到了它和去年底的美國音樂獎(AMA American Music Awards),本質的不一樣。美國音樂獎頒獎,我看到最後有點沒耐心,因為,它在節目有限的時間裡塞進了最多的表演。每一個表演都在打歌。而葛萊美真的是音樂人的榮譽,裡面的節目安排,看到了生生不息的創意,和薪火相傳。
Lady Gaga和Elton John的表演讓我心裡感動、開心、驚喜;P!nk的表演是我看過任何的個人solo表演裡頭的最美、最有創意、最讓我尊敬的一次。當然,最讓我對美國音樂界尊敬的是他們怎樣的在這樣的場合去表達對那一些已經不再活躍、不再引導流行,但是對於美國音樂有著影響的老前輩。新流行甜心Taylor Swift和Stevie Nicks合唱Rhianna、 Maxwell和Roberta Flack的Where is the love? 去年大紅的鄉村新樂團Zac Brown Band和傳奇人物Leon Russell的合作。你如果真的愛美國流行音樂,你會被這一些安排深深的感動。
葛萊美獎節目到後面有一則紀念去年過世的藝人的短片。我驚訝的發現,好多好多我高中大學時接觸到的藝人都走了。我心裡一方面驚訝,一方面在看著他們的照片時,謝謝他們曾經因為他們的音樂帶給我的成長仍有被懂的感覺。
我心裡對音樂市場有一個最大的期望是所有人能夠尊重這一些藝人,願意花錢去買音樂。同時,另一個心願是華人能開始推出一個下載付費的機制去尊重這一些音樂人。因為網路,華人的新一代,每一個人都在“擁有音樂是不用錢的”這個觀念裡長大。這對可以深深影響一個文化的音樂這一項藝術而言,它已被判了死刑。
Stevie Nicks是我除了Agnetha之外,應該是第二愛的聲音了吧!Enchanted是不管我什麼時候聽,都會讓我開心的歌。二十年了,到現在還是!
推薦音樂:
Enchanted – Stevie Nicks (連接YouTube)
(選自“The Wild Heart”專輯)
這一份工作,我將加入一個新的家庭。一個我認識多年的講師,之前,我們是工作上的朋友,後來,因為專業上的原因,我結束了聘僱他在我的訓練中心擔任講師。我很高興,之前,我就事論事的原則,並沒有影響我們的關係。今天,他成立了一個公司,我將成為他的一名講師,角色互換,我很興奮,也有點緊張。
其實,這一通電話來的時間很巧,就在我坐在電腦前,為了今天的紀錄,腦袋正在整理的時候。這一通電話也回答了我自己整天在思考的問題。
過去一個月來,我的紀錄都是關於內在的經歷。而且,內容一直源源不絕。今天,我看到了股市跌了三百多點、降幅高達百分之四。電視裡對這一個結果的分析都是傾向解讀昨天關於歐盟的希臘、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國家負債可能引發歐洲的經濟危機。但是,我的解讀,它是來自台灣人的內心恐慌,還有對未來的無力感導致。今天跌了這麼多,我雖然還有股票受到影響,但是我的內心非常平靜。
然後,我發現,關於內在好像已經沒有再多的東西、新的東西可以記錄了。我的渴望轉向了外在,這一份渴望,也許是導致今天晚上的這一通電話,讓我準備好人生新的一章。我的焦點開始由內看轉到外觀。
昨天晚上,一件很小的事,也讓我看到了我的人生路徑。就在我要睡覺前,突然一則MSN的留言跑進來。它是來自我八年前曾經帶的一個團隊的學員留的。她是一位基督徒,年齡比我小一歲。這麼多年來,她不管你喜不喜歡,會寄出很多關於基督的文章。和她接觸,你收得到,她想要你成為基督徒。我對宗教沒有特別的看法和信奉的熱情,但是,對於這樣的教徒,我通常是保持距離。
昨天,她留的一段話,大概是,耶穌愛你,不要去聽邪惡的聲音,還註明這是引自聖經的某一章節。我看了,有點納悶,因為我昨天的確是記錄了我自己的這一部分對自己說的話,讓我看到邪惡的特質。我在想,難道,她也在看我的部落格?可是,這次的新的紀錄,我並沒有公告出去啊?如果她真的看到了,她也沒有錯啊!但是不管怎樣,突然的這一句話是讓我心裡有點莫名的被侵犯的感覺。
即使如此,她留的這一句話,倒是幫我找到了一個答案。那一個聲音永遠會在,重要的是我選擇做一個什麼樣的人。依據這一句話,我確定了一件事:我現在可以去聽到它,但是已經不會讓它影響我了,因為,我昨天和它正面的面對,是不舒服,但是,我也把我的力量拿了回來。這一點,對於再度出發,去做訓練,是一個很正面的體驗。
我心裡是做了一個決定。從現在起,我選擇的人,對我的意義是幫我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和過去不同的是,以前,我被動的讓這一些事情發生,導致,我的很多能量起起伏伏,看到自己不好的多於好的,但是這一段過程也的確給了我很多關於人的學習。這一次,我主動,焦點都在未來我要成就的事上。我慢慢的回到了剛做第一份工作時的那一種邊貢獻所能,邊學習的狀態。
我一直很想為中國做一點事。雖然我常體驗到我的前世曾經有一世是在清朝時的中國,而且很心碎的離開那一世。後來一世,我則是在三零年代到了美國的東部。這一次有機會到中國,有一種熟悉但是又完全陌生的體驗。這種說不上來的感覺,很像是要回到一個曾經愛過,但是卻又完全不認識了的地方。
2004年我第一次到中國的昆明。到現在,我還很清楚的記得這一段畫面:那時,坐在從香港飛往昆明的飛機上,順手拿了中國南方航空公司的機上雜誌,翻到了裡頭介紹紫禁城的文章。看著紫禁城,我心裡突然跑出了一個聲音:我要回家!
也許,從今天開始,我的人生航程正轉向一個新的跑道。至於目的地是哪裡?我不知道,我也不會去猜。 After all, I have always been a great passenger on my own ride, for better or for worse!
昨天看第52屆葛萊美獎(Grammy’s)頒獎典禮,看到了它和去年底的美國音樂獎(AMA American Music Awards),本質的不一樣。美國音樂獎頒獎,我看到最後有點沒耐心,因為,它在節目有限的時間裡塞進了最多的表演。每一個表演都在打歌。而葛萊美真的是音樂人的榮譽,裡面的節目安排,看到了生生不息的創意,和薪火相傳。
Lady Gaga和Elton John的表演讓我心裡感動、開心、驚喜;P!nk的表演是我看過任何的個人solo表演裡頭的最美、最有創意、最讓我尊敬的一次。當然,最讓我對美國音樂界尊敬的是他們怎樣的在這樣的場合去表達對那一些已經不再活躍、不再引導流行,但是對於美國音樂有著影響的老前輩。新流行甜心Taylor Swift和Stevie Nicks合唱Rhianna、 Maxwell和Roberta Flack的Where is the love? 去年大紅的鄉村新樂團Zac Brown Band和傳奇人物Leon Russell的合作。你如果真的愛美國流行音樂,你會被這一些安排深深的感動。
葛萊美獎節目到後面有一則紀念去年過世的藝人的短片。我驚訝的發現,好多好多我高中大學時接觸到的藝人都走了。我心裡一方面驚訝,一方面在看著他們的照片時,謝謝他們曾經因為他們的音樂帶給我的成長仍有被懂的感覺。
我心裡對音樂市場有一個最大的期望是所有人能夠尊重這一些藝人,願意花錢去買音樂。同時,另一個心願是華人能開始推出一個下載付費的機制去尊重這一些音樂人。因為網路,華人的新一代,每一個人都在“擁有音樂是不用錢的”這個觀念裡長大。這對可以深深影響一個文化的音樂這一項藝術而言,它已被判了死刑。
Stevie Nicks是我除了Agnetha之外,應該是第二愛的聲音了吧!Enchanted是不管我什麼時候聽,都會讓我開心的歌。二十年了,到現在還是!
推薦音樂:
Enchanted – Stevie Nicks (連接YouTube)
(選自“The Wild Heart”專輯)
2/04/2010
2月4日:我自己,你很遠嗎?
今天是個tough day。這一條醒覺的路,偶而會走到像今天這樣,很心碎、很黑、很難受。因為年初給了自己這一個許諾,所以,即使是平常碰到這樣的一天,都會選擇不說、不做的我,在離今天結束還有好一段時間,就坐在這裡整理,掙扎要怎麼紀錄。
我心裡知道,今天會這樣的發生,是來自前幾天開始的看見。如果用雲霄飛車比喻,今天是快速下降到了漆黑的洞裡。這一個洞,我一直選擇不去碰觸,那是很多年就挖的洞。
每一個心裡的過程都是從一個事件引發的。今天的起因是這樣:託旅行社辦台胞證的同時我發現護照今年底就要到期了,於是,請他們一起辦。辦護照需要照片,而我有一包影印用相紙從Costco買來到現在也好一段時間了,於是這一次決定自己拍,自己印。當然,另外,也是為了省錢,還有,我從來沒有滿意相館拍的照片。
今天早上,快遞來拿照片。也許他是基於之前的經驗,快遞先看了照片,然後告訴我,背景不是白的(它是白的,只是不是很白的白),所以,我請快遞等我十分鐘,重新調整後印給他。可是,我的印表機不幫忙,弄不出來好的照片,於是,我請他拿那兩張印好的大頭照先試著申請看看吧。我心裡想,如果真的辦不出來,就以後再說吧。
我的印表機在我需要它的時候不幫忙。這一種心情,開啟了我現在要重述的一天。
心裡一開始出來了一個聲音:You are horrible!對於這種聲音,我已經可以和它互動了,於是,我對這一個聲音回應:It’s OK, I know you’ve been hurt!通常,這樣之後,第一個聲音就會安靜下來。但是,今天,它沒有,它說了另一句話:你是個糟糕的小孩,媽是你害死的!
當時在廚房煮著咖啡的我,望向窗外,看到了小五的我吧!一天晚上,我單獨和已經得腎臟病一年多的媽媽睡在舊房子的閣樓裡。半夜,媽突然醒來,咳的很厲害,模糊的印象中,似乎也吐了一點血。當時的我應該是呆住了。畫面就看不到接下去的了。再來,另一幕是我看到媽在醫院裡吐了好多血。對於媽過世前大約三四年我和她在一起的記憶就這樣,沒有其他的了。在看到的一幕,是我頭受傷驚訝看到她回家裡,然後,就是,媽半夜過世在老家,姐姐們從大門衝進來的哭聲。
我對我自己的這個清楚控訴的聲音,不是第一次。但是,這一次,我沒忽略它。看著窗外,隨著心理浮現的過去的畫面,這一次,我把這一個聲音仔仔細細的聽了進來。是嗎?媽是我害死的嗎?這一個指控我的聲音是來自差不多媽過世時後的我。只是,這個指控的聲音很冷漠,它是來自一個心完完全全關閉的冷漠孩子。他是我嗎?我以前會在當下,用我學到的方法去擁抱這個過去的我。這一次,我沒辦法,因為,這一個當下的我,也同樣的審判自己:你是一個遭透了的人,連印表機都背叛你了!
當時,像是杵在黑暗裡,我沒做什麼。就這樣處在那裡。
一下子,我忽然覺得自己爬不出來了。我看到的都是要命的缺點:忌妒心、批評心、邪惡、心裡的深深的恨。我是個遭透了的人!這是一個翻不了身的詛咒,它跟著我好緊。那一刻,也很脆弱。我趕緊坐在客廳,拿起忘了的已經泡好的咖啡無意識的喝著。回神之後,我打開電視,希望看著葛萊美獎的頒獎可以將我的焦點帶開。
現在坐在這裡,我讓下午的這一個指控繼續跟著我。我的腦袋告訴我,這是一個禮物,雖然還打不開,可是,我終於願意和它在一起。心仍然悶悶的。我的人生似乎從媽過世一直卡到今天。看著葛萊美獎頒獎的時候,莫名奇妙的眼淚常常會留著。是的,音樂,是音樂幫我度過了好多年。印象中,最後一次真的好快樂的時候,是和祖母叔叔嬸嬸住在一起,一天的下午,倒躺在老家的沙發上,一首歌一首歌一直唱著,一直唱著。即使,那時候媽還沒過世,我已經開始用音樂來掩蓋我寂寞,覺得被遺棄的心。
今天晚上,不知道為什麼,我心裡冒出了“I’ve never been to me”的旋律,於是在我iPod的七零年代的選單裡找到了它。就像這一首歌裡的幾句,我到過天堂,但是我沒找到我自己。我自己,你很遠嗎?
推薦音樂:
I’ve Never Been To Me - Charlene (連接YouTube)
(選自“I’ve Never Been To Me”專輯)
訂閱:
文章 (Atom)